- 相关推荐
高考提前,难在何处?
2001-11-09 卢军
近来关于明年高考是否将提前到六月进行的消息可谓甚嚣尘上。先是9月26日《江南时报》报道,明年包括江苏在内的实行高考“3+X”试点省份可望提前进行高考,时间定在6月份。(其实更早的“小道消息”在暑假就悄悄流传且版本不一)10月27日的《北京青年报》引用教育部权威人士的“透露”,高考提前1个月进行已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同。但此事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对高中教学计划影响较大,若明年实施,各方面应对起来太仓促。因此,教育部倾向于2003年实施这项改革。 10月30日《新华日报》的一则短消息则使这一沸沸扬扬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2003年高考提前至6月。
对于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来说,“黑色七月”一定会令其永生难忘。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灾害性天气也是重要因素。因为7月全国多数地区进入高温或雨季,笔者至今难忘1988年参加高考时的酷热,考场里摆放冰块当时就算最好的降温措施了。这些年灾害性气候有增无减,虽然各地在考场防暑降温、防洪防涝等方面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考场之间存在不平衡,造成了许多新的矛盾,对考生的不利影响根本无法消除,甚至影响到高考成绩的公平。所以,当“明年高考有可能提前”的新闻在校园传播时,无论是高三学生、家长,还是一线教师、学校,无不为之激动,为之欢呼,为之释然……可到头来得知这个本来就姗姗来迟的举措还要再“酝酿”一年才能出笼,他们的沮丧可想而知!
我对有关人士所说的“此事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对高中教学计划影响较大,若明年实施,各方面应对起来太仓促”一直表示怀疑。事实上,正如9月26日的《江南时报》报道的那样:“经过教育部门的深入调查,6月份考试对于广大高三毕业生来说时间也并不算仓促,因为6月初绝大部分高三毕业班已经完成了总复习,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放假在家复习。”
实际的教育现实则是,几乎所有的学校至少会提前半年结束新课,相当多的学校甚至会提前一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学生只是翻来复去地在题海中“炒冷饭”,通过一轮轮(据“权威”说法是三到四轮)大容量、超强度、高密度、低水平重复的“狂轰滥炸”来获取应试技巧(这本身就不正常)。青年学生特有的激情、敏锐、创造、灵感等最宝贵品质被这种漫长、毫无趣味和新鲜感的“复习”破坏殆尽,对本应充满创造魅力的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教师和家长等“陪练”“陪读”也不堪其苦。其实,他们对高考将要提前进行的消息欢欣鼓舞,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用这么长时间专门进行指向单一的应试复习、模拟训练的苦、累、乏味和不得人心。我想,不要说高考提前到六月,就是提前到五月,也未必会影响高中教学。我不清楚决策部门到底做过怎样的调查,所谓“各方面应对起来太仓促”中的“各方面”是指哪些“方面”。
鲁迅讲在中国动一动桌子就要付出流血的代价,可见任何一项改革之难。笔者并不否认提前高考涉及面广,可能会给有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为这样一个由自然条件和教育现实决定,学生、家长、教师一致欢迎的举措
【高考提前,难在何处?】相关文章:
高考提前离校申请书(精选20篇)11-18
农村教学,难!难!难!(网友来稿)09-22
焦虑不安目标固着:心理高考提前爆发09-30
高考提前进行 高中政治课程调整09-16
王羲之终老何处?09-11
高考生自白:高三不是人过的日子情绪难自控10-27
《行路难》说课稿09-29
《蜀道难》教案10-05
《行路难》说课稿05-21
《蜀道难》的说课稿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