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时间:2024-10-24 10:27: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甘毅

  “以前我没有见过大地真正的形象。大地的模样像是一个怀里抱着孩子的女人--生物偎依在她宽阔的怀抱。” 

                --智利米斯特拉尔《大地的形象》 

  1、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大美何在?原始的泥土和先民。关雎之声从渺远的河洲飘来。风吹过泱泱的河水,阳光跨过原野,先民们在山坡伐植,河边洗菜,声讨硕鼠,吟哦蒹葭,等得牛羊下来,君子不回犬地是青青世界,到处是风的语言和泥土的馨香。悠悠苍天之下,先民们在古老的、丰隆的土地上真淳地劳动,采摘野菜,收获庄稼,歌唱爱情,怒恨战乱,向往和平的领土。动、静、有、无皆诗意,先民生态如此也。 

  “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人是什么?” 

  我常常庸人自扰地思索这些教人头痛的哲学命题,象西晋的嵇康,每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想得“人比黄花瘦”,才知道答案在未来的上帝那里。 于是,我放纵思想在大地上驰骋。沉沉的天籁四起,我的目光跨越城市和墓群,街市上车来车往,影影绰绰。旷野上小草在默想,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而近,洒落在沉默的大路上如白色的小花。田野里丰盛的庄稼,草原上涌动的牛羊。--人归何处?翻开千年沉积的落叶,啊,土地!。那使人类饱暖的,无论遭受多少灾难,我知道,她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泪水模糊、在诗歌传说中寻找的土地啊! 

  我常自忖度: 

  土地是什么?是龙的血肉,是云、水、阳光糅和的诗篇,是粮食,是战争,是天下苍生所有的欢乐和悲愁,是人的起点和归宿。 

  人是什么?是大地上的鱼,是恋旧林的鸟,是向日葵,是太阳花,是归根的落叶,是沙漠中的仙人掌,是农夫,是杨克、哈姆雷特、阿甘,是万物的灵长和上地的管家。 

  诗是什么?是一种大欢乐,一种大悲哀,是一只伸出的手,一副药方,一座教堂。一次出逃、一种回归、一个巨大的悬在空中的疑问,一场与死亡终生的较量,是一把油纸伞、一方崭新的大地和天空、一种瞬间的永恒……诗让我们兼有人和神的双重胸怀和属性,诗是天赋与人的共同的别名。 

  我设想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都介入浑茫的雪域。作为天地间唯一的行者,我悉悉索索进人无我的境地。雪花铺满山林,卧在河上,偶或显露一抹土色。林中一屋子浑黄的灯光,等在屋里的火炉旁边,是我最想见的朋友和亲人--我就感到,大地就是人的家园。人是奇特的,整个一生,就是一次精神之旅,但每跨出一步,都是在寻找家园,哪怕朝圣者的神圣和疲惫,也总会被家园镀亮。人在痛苦无依时想家,在兴奋激动时也一样想家,这是一种难以解开的情结。 

  当我沉沉地躺下像一只孤眠的鸟,生死之谜就扣人心弦,人的一生,是生命表达的过程;倘若以诗的形式表达,人生就是诗。泰戈尔有这样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个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热爱生命,崇尚自由,就有诗意地栖居的生态:模糊、沉静、无为、大器、自得。 

  如此这般,生又何奇?死何足悲? 

  2、人各有活法--我偏爱冷静地信步于喧嚣的人群 

  “人群中幽然浮出一张张脸庞, 

  黝黑的湿树枝上一片片花瓣。” 

  我也不知多少次落在这茫茫的站台,浮动的人群之中,人们都“在路上”,带着羁施的疲乏、汗气、浮躁,往自己的事里想,往自己的路上走,唯有晃动的颜色、声音、气味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重叠、离合,如蝴蝶纷飞,这也是诗么?这就是社会生活么? 

  我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半是寂静的停泊,一半是庞杂的律动。寂静的感觉如梧桐细雨,舒适、平和。《幽窗小记》言:“宠辱不该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一种至上的心境。然而离群索居过久,心境也会变得荒芜和寥落。人群给人以激情;熟悉的面孔,亲切的问候给人以温暖和勇气。有的人群,使人尴尬,迫人逃离;在我喜爱的人群里,我总是很投入的热心人。这样人们往往抹掉我的荣光,却记住了我名字。而我在一番激荡之后很快心归宁静--成败的悲欢都不会在我的心中徘徊太久。心境,正在动静的碰撞、交织中形成模糊的中间状态,把我捏成喧嚣的人群中活动的隐者。然而,我常常问自己:我能忘掉忧郁如欢乐一样容易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有一句名言:你既想做大人物,又想对生活真诚,那是不可能的.果真如此么?而我恰好既想做大人物(至少是个平常人中的杰者吧),又想对生活真诚,偏颇于任何一面,都是痛苦与委屈.做个杰者,能够使自己生命的气象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得以最大程度的挥发。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使人想真诚而不得的境况。生活在清净的水中,当与游鱼为伍;但生活在沙漠中,就得爱起仙人掌。路有一石,于人可能是铺垫,于己却是障碍。你想顺畅过去,是保留之?扫荡之?在诸多困惑前面,我只好翻开典籍,向二千年前的孔子寻求智慧。几经索环,皆是“中庸”二字,我悟到了夫子的精髓了么?我真能活得心平气和么? 

  “啃得菜根,百事可做。”吃得菜根,自然吃得苦;知味,当然吃菜根便也香了,这原是很哲学的。悟得个中真味,淡日子也可以过得蓬勃生姿。 

  我力图能冷静地信步于喧嚣的人群,事业有所成;又渴望能生如一树九里香,在人们的目光没有顾及的庭园里浓烈地芬芳。 

  生活如一江春水: 

  “当平静的时候,总在默默沉思; 

   当奔腾的时候,总在苦苦追求; 

   同我一样,面向未来, 

   总是奋进不休!” 

  我喜欢水一样的宁静致远。但是无论怎样活法,归根结底,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3、读书和信仰。 

  读书是天下第一乐事。我不敢想象,倘若没有仓额的方块字,我活在世间会有何趣味? 

  念小学时高唱《读书郎》;“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打: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不敢见爹娘。”当年唱着玩而不请其意。读了大学,准确地说,是读了中文,才重新体会到个中真味。--没有学问,除了愧对师长,更重要的还是愧对自己;没有学问,又怎么可以慰平生呢? 

  我曾在《嚼书实》这篇小文章里描述过自己读书的心境: 

  “灯光下,摆开一桌丰盛的书席……再端上金樽清酒。拿来铁匙竹著,也无妨取来欧美的银叉。席上一流的名菜皆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们精心烹调的,一碟碟泛发着香味诱人、美味可口的佳肴一一够你垂涎三尺的了!口还没开,贪婪的目光就已经舔上菜品了。且慢!先卷起你的衣袖。双手捧起名书,好似玉碗盛着珍馐……”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席,在乎书籍之间也。读到好书,如入禅境,即使青苔漫上脚背也不会知道。 

  我认为,读书的目的,既是学知识,又是学做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之后有心得,方可指导人生。读《菜根谭》则梳理出其条分缕析的人生哲学;读《论语》则见仁见智;读《曹操传》则为其“横纪赋诗平天下”的英雄本色所感染;读《凡高传》,凡高超人的艺术品格和苦难的遭遇,使我泪水夺眶;读《无色人生》则窥见人性和阴谋的较量…… 

  一面读书,又一面练笔。日有所见,夜有所思,动心之处就集成文字;写不得长,就写千字文,大多表达一种悖郁的情结,渲泄胸中的块垒,发誓不写呻吟之声。对对联情有独钟,并努力把文章写得近乎对联的浓缩和精到。文章写得短,发表出来,稿酬多数不超过四十元。领到稿费之后,第一件事乃是买书。一进书店,几十元钱就化整为零。我还没有空着手走出书店的习惯。这正是郁达夫所言:“出卖文章为买书。””当时的情绪,三分之一是惨淡,三分之二是喜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从来未放弃过对真理的寻找。我要信奉的真理,绝不是别人灌输的,而是经过思考、批判、筛选过的、我心悦诚服、自觉自愿接受的。我的信仰,是从书中来的。我信仰真、善、美,信仰科学、正义、和平、进步。而归根结底,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如磐石的信仰。我在马克思主义者们的理论著作中找到了一般的宇宙思维、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到了对“人”字最完整、最深刻的诠释。此外,我对德、道、祥和兴趣,对气功、神学的好奇,对书画艺术师法自然的理解,对诸派哲学命题的探究,统统都在马克思主义的笼盖下,我逐渐找到了它们的相通之处。如今,我成了一名共产党员。我知道,共产党人,已经走过了许多坎坷崎岖的道路,如果说,他们的脚步从未动摇与零乱,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怀着伟大的真理。入党,是进步的表现:而且,我能够“在任何听到国际歌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最为重要的是,一个本色的共产党员,可以使自己的灵魂肃穆地站着,懂得关心人,关心国家,约束自己,热爱生活,在人类的进步事业中血性而浩荡地奋斗一生。   在读书中信仰,在信仰中读书。我用笔杆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4,幸福是什么?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话说到了点子上。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了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 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希望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奉献就没有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自私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 

  希望是一朵将开未开的花骨朵,时刻都有被风摧雨打的可能。因此,呵护希望之花要有忘却过去的决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未来持续的忧患。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在波涛汹涌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只能当一名忠实的水手;面对未来,容不得半分的麻醉和松弛。在97这大事纷至沓来的一年里,我先后到了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和最贫穷的地方:香港和七百弄。活在影视荧屏和流行乐里的香港,真正到了眼前,我的目光却没有停泊于她的繁荣和璀璨,而是伸入到香港人的内在的性格当中去。我所见到的香港青年一代,虽然身在福中,却不见骄气。娇气、俗气,他们独立、勤劳、朴实,能吃苦,还彼此倡导一种开放的心灵和经国济世服务社会的理想,这些,对我的内心何止是小小的撼动?我断言:香港人,一代胜于一代,香港的希望是无穷的。后来,我又到了全国著名的穷乡七百弄。在强烈的反差中,我真惊叹:上苍竟鬼使神差地把贫穷和壮丽同时赐与了一个地域。封闭的弄场,苍凉的茅屋,山高路远坑深,没有知识的山民--希望在哪里啊?深人考察之后,两个动人的实例击碎了我所有的啼嘘。一个从教了32年的老教师,在全校仅剩下一名学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翻山越岭,毫不懈怠地上课;一个老汉养猪养羊20载不尝一块肉,硬是把两个儿子送上了大学!这种不屈服于命运和咬紧牙关与生活抗争的意志,正是我们在贫穷的歌唱中寻找的希望啊! 

  这是人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不也是中华民族的幸福么! 

  有事做。 一个人在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无事最容易生非,社会的闲人越多,潜伏的危机就越大。 

  丘吉尔也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怕在他最热爱的工作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适当的位置上勤奋工作,能使人保持一种健旺的精神。正像劳累一天带来愉快的睡眠一样,勤劳的生命带来愉快的死亡,勤劳的生命是长久的,像一兜富有韧性的长春藤.一个人每天都在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而思考、而行动,他会获得忙碌的快意和收获的喜悦。点点滴滴的才华都在一天天开花、结果,这种幸福感是绵绵不绝的。 

  工作之中意义无穷。一个人经过工作才能日臻完善。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人是有福的,正像伟大的力量在生命的凄苦的泥淖沼泽之中开凿的一道畅通的运河。工作里面有一种永久的高尚之处,甚至神圣之处。一个人尽管如何冥顽不灵,尽管忘记他的崇高使命,只要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这个人便不致没有救药.只有怠情才永无希望。努力工作,而绝不贪婪卑吝,这便是与自然的歆合感通:想把工作完成的诚恳愿望本身就会把人逐步导入真理,导入自然的种种任命和规则,而这些也就是真理。一个人一旦着手工作,他的整个灵魂必将化为一种何等真实的和谐! 

  不要在空虚里叹息,各种各样的困惑,最终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我的大学,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大多的时间都碎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高节奏的生活中。工作是很累的,但我甘心,我无悔。因此我也坦然。相反,当我偶有惰性发作的时候,在我的背后,我就会听到时间的马车如飞的赶来,在我面前却是无穷无尽的沙漠。这大片的沙漠,尚待的我双手改造成绿洲。我又怎么有偷懒的理由?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艾青《关于爱情》一诗则有这样的句子:“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只有爱情,却永远年轻。有了爱情,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黑夜也透明。”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 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爱情的来临是没有预约,也不可回避的。爱情是缘份的儿子,一旦降生,就有呵护其长成的责任。只要拥有真诚和理性,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爱的权利和位置…… 

  我又常常默想:爱情是什么?正如“美是难的”一样,爱情也是难的。我们只能说。在灵魂中,爱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激情:在精神中,它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在身体方面,它是我们对躲在重重神秘后面的被我们所爱的一种神秘的羡慕和优雅的占有。 

  爱情之树需要事业作为土壤。爱情若不能催人向上,即使不是自贱,也是一种浪费。因为爱情一旦干扰事业,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事业的土壤才不会贫瘠,而爱情之树却常青。 

  --这些理解,又说对了百分之几?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相关文章:

虚拟村庄的诗意栖居者--刘亮程散文解析08-16

草地上的空罐头07-16

草地上的绿色小屋教案09-21

“大胃王”写人作文12-20

诗意悠长高中作文04-21

大班艺术教案:活泼地与抒情地03-07

小区地上车位租赁合同05-17

运动会诗意加油稿03-13

轻轻地教案08-19

(必备)运动会诗意加油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