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

时间:2024-08-01 12:41:4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

 31.过

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

本义是走过。 

(1)动词 

①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超过。如成语“过犹不及” 

③拜访,探望。如: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④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用作名词。意为“过错”“过失”。如: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 

32.何

本义是肩挑、肩扛。 

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之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 

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代词。表询问或反问,有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等。如: 

A.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B.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作“操”的宾语,这里前置。) 

③作定语,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哪”。如: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若何”“奈何”的用法: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若何(何若、若……何)”和“奈何(何奈、奈之何)”用法相同,表询问怎么处置,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等。如: 

A.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肴之战》) 

B.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33.恨

本义是怨恨。  

(1)动词,意为“怨恨”。如:如: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2)名词,意为“悔恨的事”。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34.胡

本义是牛下巴颏垂吊着的肉,也指兽类下巴颏垂下的肉。被假借为其它用法和意义: 

(1)名词,泛称我国古代西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即“匈奴”。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2)形容词,意为“任意乱来”。如成语“胡言乱语”。 

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表询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2)用作疑问代词。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胡以”即“以胡”,意为“凭什么”。) 

35.患

本义是担忧、忧虑。 

(1)动词。意为“担忧”“忧虑”。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意为“忧患”“灾祸”。如成语“防患于未然”,又如: 

A.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B.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危害”。) 

36.或

为古“域”字,借为“惑”,动词,意为“迷惑”“迷失”。如: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军队没有向导,迷失方向,走错道路,落在大将军的后面。 

主要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如: 

A.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C.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37.疾

本义是一般的病。 

(1)动词,意为“痛恨”“痛心”。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通“嫉”,意为“嫉妒”“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吴兵法》) 

(2)用作形容词 

①快。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②猛烈。如成语“疾言厉色”“疾风知劲草” 

③大,强大。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8.及

本义是追赶(上)。用作动词: 

(1)追赶。如:及诸河……(《肴之战》) 

(2)比得上。如: 

A.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吴兵法》,“不及”即“比不上”。) 

(3)到,到达。如:及城里,亦然。(《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介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可译为“等到”“到了”“到……时候”“在……时候”等。如: 

A.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在……时候。) 

②表介绍出参与这一动作行为的次要对象。可译为“跟”“同”等。如: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用作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译为“和”“并且”等。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39.即

本义是节制饮食。用作动词: 

(1)接近,靠近,走近。如成语“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2)就位。如:吾初即位。(《史记楚世家》)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①表时间紧,可译为“马上”“立刻”等。如: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②表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样,可译为“就”等。如: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 

③用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判断语气作用,可译为“就是”“便是”等。如: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7 回复: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例析  

 (2)用作连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相连或事理相因,可译为“就”“又”“却”等。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却。) 

②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即使”等。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3)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条件,可译为“在”“就”“就在”等。如:项伯许诺,即夜复去。(《鸿门宴》) 

40.既

本义是吃完少量的食物,引申为“尽”“完”,形容词。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附虚词用法: 

(1)用作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译为“和”“并且”等。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1)用作副词。情况有二:一表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二表在隔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如: 

A.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后。) 

B.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C.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墨子公输》,已经。)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不久。)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情况有二:一表连接的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常和“且”“又”等词呼应,“既……又……”与现代汉语相同,不译,“既……且……”可译为“既……又……”;二表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同“则”等词呼应,“既……则……”可译为“既然……就……”。如: 

A.三军既惑且疑。(《谋攻》) 

B.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既然使他们归服了,就应该让他们生活安定。 

41.假

本义是借、凭借。 

(1)动词,读jiǎ,意为“借”“凭借”。如: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2)形容词,读jiǎ,与“真”相对。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3)读jià,名词,意为“假期”。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42.间

古多作“闲”,本义是门的隙。 

(1)名词。除了表“间隙”“空隙”“小路”意义读jiàn,其它读jiān。 

①中间,之间,里面,当中。如: 

A.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B.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 

②期间。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一会儿(短时间)。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少间”即“一会儿”。) 

④间隙,空隙,小路。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间”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抄小路”。) 

(2)动词。读jiàn,有几个意义: 

①参与,夹杂。如: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指“其中”,“间”为“夹杂”。) 

②离间,挑拨。如: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③隔开,隔离。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3)量词,读jiān。如: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附虚词用法: 

副词。读jiàn,可译为“间或”“断断续续”。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43.见

本义是看、看见。 

(1)动词 

①拜见、求见,用于下对上。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接见、召见、会见,用于上对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见面,用于一般关系间相见。如: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 

④看清,看出。如:卒以此见楚王之终不悟也。(《屈原列传》) 

(2)名词,意为“见识”“见解”。如成语“真知灼见”“见多识广”。 

(3)通“现”,有“表现”“显现”“出现”和“引见”“介绍”等义。如: 

A.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表现。) 

B.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显现。) 

附虚词用法: 

(1)介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可译为“被”,有时同“于”配合使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44.解

本义是用刀剖开动物。 

(1)动词 

①解脱,解开,解除。如: 

A.急解令休止。(《促织》) 

B.一举解赵之围。(《史记孙吴列传》) 

②解释。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③理解,懂得。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④缓解,缓和。如: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2)形容词。通“懈”,意为“松弛”“懈怠”。如:胡虏益解。(《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兵更加懈怠。 

45.就

本义是由地处往高处。用作动词: 

(1)接近,靠近,趋向。如成语“避重就轻”,又如:金就砺则利。(《劝学》) 

(2)完成,到达。如:竟不能就。(《后汉书张衡传》) 

(3)受(刑罚)。如: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4)“就职”意为“赴任”“到任视事”,如: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附虚词用法: 

副词。表时间紧,可译为“立即”“马上”。如:斯须就毙。(《促织》) 

46.举

本义是双手举起来。用作动词: 

(1)举起,抬起。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者三。(《鸿门宴》) 

(2)推举,选举。如: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3)攻下,占领。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4)举例,列举。如成语“举一反三”。 

(5)拿,拿出来。如: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过秦论》) 

附虚词用法: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在一定范围内没有例外,可译为“全”“都”“尽”“整个”等。如: 

A.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 

B.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C.包举宇内。(《过秦论》) 

47.绝

本义是丝断。 

(1)动词  

 ①“断绝气息”即“死”,“断绝关系”即“绝交”,“断绝道路”即“截断”。如: 

A.抢乎欲绝。(《促织》)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C.秦伏兵绝其后。(《屈原列传》) 

②消失,停止。如: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 

③渡,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可视情况来译。如: 

A.真黄山绝胜处。(《游黄山记》,“绝胜处”即“风景最好的地方”。) 

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绝壁”即“极其陡峭的山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境”,可不译,也可译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附虚词用法: 

副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程度深,可译为“最”“极”“尽”“完全”等。如: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促织》) 

48.堪

本义是地面突起的地方。用作动词: 

(1)忍受,经得起,受得了。如: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游黄山记》) 

(2)可,能够。如: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9.克本义是肩负。用作动词: 

(1)战胜,打败。如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有又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2)克制,约束。如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 

(3)能,能够。如成语“克勤克俭”“克尽厥职”,又如: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50.类

本义是种类相似。 

(1)名词 

①种类,同类。如:物各从其类也。(《劝学》) 

②事例。如: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2)动词,意为“像”“类似”。如: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51.怜

本义是怜悯,同情。用作动词: 

(1)怜悯、同情。如: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2)爱惜、怜爱、疼爱。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52.弥本义是长久,形容词。引申为“满”“遍”“充满”“到处都是”。如成语“弥天大谎”。 

附虚词用法: 

副词,表程度越来越深,可译为“更加”。如: 

A.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53.莫

本义是日落的时候。用作名词: 

(1)“暮”的本字,指傍晚。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2)通“漠”。如: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附虚词用法:(1)用作代词。表无指,排除一切对象,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等。如: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屈原列传》) 

(2)用作副词。表否定,可译为“不”“不要”等。如: 

A.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赤壁之战》)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54.乃

本无实在意义,语气词。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 

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D.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E.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前“乃”译为“就”,后“乃”译为“仅”。) 

此外,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加强判断语气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们)”。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5.内

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到里面。 

 (1)名词 

①内室,里面,内部。如: 

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B.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内”意为“内部”,在这里指“在朝廷里”,作状语。) 

②内心,心里。如: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2)通“纳”,译为“接纳”“放进”。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56.期

本义是邀约相会。 

(1)动词 

①约定。如成语“不期而遇”。 

②期望,要求。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因此圣明的人不期望(要求)沿袭古道,不效法固有的法则。 

(2)名词,读jī,意为“满一年”或“满一月”。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7.奇

本义是奇异、罕见。 

(1)形容词,意为“奇异”“奇妙”。如: 

A.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B.益奇之。(《促织》,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可译为“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2)名词,读jī,表零数,可译为“多”“余”。如:舟首尾约长八分有奇。(《核舟记》) 

58.迁

本义是登高。用作动词: 

(1)迁移,转移。如成语“见异思迁” 

(2)变化,改变。如: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B.情遂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3)放逐,贬谪。如: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4)升职,高升。如: 

A.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B.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 

59.请

本义是谒见、拜见。用作动词: 

(1)请求,为……求情。如:文嬴请三帅。(《肴之战》) 

(2)请示,询问。如:诸将请所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尊敬或希望,可不译或译为“请求“。有两种情况: 

(1)请别人做某事。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请允许(我)做某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60.穷

本义是尽、完结。 

(1)形容词 

①尽,完结。如: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 

②困窘,处境艰难,(生活)窘迫。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艰难。) 

③与“达“相对,意为“不得志”“不显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动词。意为“穷尽”“竭尽”“穷究”。如: 

A.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B.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 

 

黄丹

【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相关文章: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05-24

备战高考:关于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建议10-15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02-18

高考复习心得03-20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阅读备考六要素09-24

生物高考复习教案04-25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02-24

关于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09-15

高考复习作文素材07-11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