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背影》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1《背影》(第一课时)
主备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和有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3、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学习难点: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一、 学前准备:
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秦淮河》。。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他五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这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二、课前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 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交卸( ) 奔丧( ) 狼jī( ) 妥帖( )
tuí唐( ) 琐xiè( ) 触chù目伤怀( ) 不能自yǐ( )
三、课堂研讨探究
1、谈谈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亲情故事。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梳理课文的主要事件: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背影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其中哪一次最让你感动?哪一次刻画得最细致?
4.文中写作者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情境具体分析
5、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
6、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自然段)
(第二到第六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四、当堂巩固训练。
1、这是一篇( )散文,通过对特定背景下( )的细致刻画,表现了( )。
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A、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
B、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
C、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3、对父亲买橘回来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分析正确的是[ ]
A.儿子有橘子吃了,路途上不怕渴了。
B.即将送走儿子,可去忙自己的事了。
C.越是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感到踏实满足。
D.过铁道买橘太累了,买回来可以歇一歇了。
五、应用与拓展:
2、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练习:
(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1、《背影》(第二课时)
主备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一、学前准备:
1.《背影》一文是现代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反映____________的散文。作者在开篇交代家庭境况,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着力刻画父亲背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前预习导学。
1、书写完全正确的( )
A.悲哀 衰弱 妥帖 诸多 B.惨淡 踪迹 栅栏 钩留
C.晶萤 交御 奔丧 狼藉 D.亏空 赋闲 谋事 踌蝫
2、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变卖典质(抵押)妥贴(恰当,合适)B.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
C.琐屑(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时光)D.颓唐(失败的样子)自已(控制,抑制住)
三、课堂研讨探究
研读课文第6段。
(1)声情并茂再现“背影”,小组成员之间可开展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能打动人。
(2)概括本段大意。
(3)本段中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
(4)描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请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5)本段共写了“我”两次流泪,两次流泪感情一样吗?为什么?
(6)怎样理解父亲买橘子回来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
四、当堂巩固训练。
1、(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 ,散文集______ 在《朱自清文集》里。
2、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3、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五、应用与拓展:1、 阅读《父亲的驼背》
父亲就这样无言地用lín( )xún( )驼背将生活的重负扛着,就像一张弓无言地坚韧着,积攒( )着,为一支支响箭预备着生命的涌动和波澜。我们做儿女的就是这弓上的箭。有两件事是永生永世都捡拾不尽的碎金,撒落在时间的长河里。第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那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灾难之年,我的两条腿上大大小小长满了十三个毒chuāng( ),淋漓的脓血像山泉一样gǔ( )gǔ( )地朝外涌着,上学成了一种负担。父亲向来家教甚严,生几个脓疮自然是不能辍( )学的,走不动时父亲背也得背到学校去。于是,父亲的驼背就成了我的一架马鞍。每天早晨,父亲总会准时地蹲在屋檐边,就像一匹温驯( )的老马迎候着它的主人;掌灯时分,父亲也一定会kāng( )kǎi( )地亮出他的驼背站在教室的门前。我在父亲的背上度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秋天里我没有觉出父亲的背有什么异样。冬天里父亲的背很暖和,我的心口总像有一盆火烘烤着。到了春天,厚重的棉衣褪去了,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驼得更加厉害了,简就像洪水冲击过后留下的一道lèng( )坎。我伏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只能蜗牛一般将头艰难地向前伸着。这情形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生命现象。在浩瀚的沙漠里,驼峰为绿洲而高耸着;在肥沃的田野里,牛背为犁铧而________(a.坚韧b.坚强c.刚强)着。那么父亲的背也一定是为我而驼着!我的心魄被________(a.震动b.震撼c.感动)了,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爱憎也就和父亲的驼背紧紧维系在一起了。记得有个星期六中午放学回家,我用手________(a.抚摸b.摸着c.摩娑)着父亲汗涔涔( )的驼背,对父亲说,这背就可以做我的课桌呢。就这样,我在父亲的驼背上谈着历史的烟云,读着未来的幻梦……
(1)给文中加粗字的字注音或在拼音后面填上相应的汉字。
(2)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3)找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指出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4)这个文段中“有两件事是永生永世都捡拾不尽的碎金”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5)散文《背影》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此文抓住了什么?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什么地方?
2写训练
请你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浓浓的爱,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白云
【《背影》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相关文章:
《背影》说课稿(语文版八年级必修说课)10-25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背影》(第3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09
《古文二则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0-08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幽径悲剧》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6-14
巴东三峡之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07-07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