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活写生》说课设计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4-07-15 00:42: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生活写生》说课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给生活写生》说课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说课教师    魏新然

一、选题和基本思路

1、选题的出发点。

  借用“写生”这一绘画术语,是想开启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打量生活的全景,用审美的眼光去再现生活的亮点。“给生活写生”,一方面,是希望调动学生用热情去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程式去完成生活的艺术表达。这一主题为七年级学生而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是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该年段学生普遍因“生活的平面化”而形成的作文素材瓶颈考虑。七年级学生心智上刚完成从儿童到少年的转型,生活领域的拓宽为他们作文素材的多样化开辟了空间,但“不堪其年龄承受之重”的课业负担和不同程度存在的作文无序教学又束缚了他们本应奔放的思维,引导他们行走于生活的多重空间,帮他们突破素材对作文质地的制约,培植他们新的作文生态,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既大有必要,又是一个绝好的年段契机。

  其次,是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情满于山而山依旧”、“心有意而口难言”的问题而设。过于程式化的作文教学严重窒息了学生的灵性,致使学生虽一定程度上占有了生活中的素材,也往往拙于思维的放飞,与思维规律对接的技巧训练不仅能促使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形成良性互动,更能让学生在能力习得过程中优化语言素养,润泽良性人格。

  最后,《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目标上也作了此类指引:“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有以下定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自己独有感受与真切体验,从介入生活的入口指引到表述生活的真实截面,交给学生一把提取生活库存的钥匙,也是这节作文指导课的直接出发点。

2、学生目标及重点难点的定位。

  基于上述三点考虑,我将这节作文指导课的目标定位于“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体悟生活”这一思维主线的内化与优化,启发学生发现生活的多维空间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升华与外化生活体验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结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以学生“活动充分、积淀丰富”为整体设计的底色,倾力在过程中做到以下三个关系的融合。对作文教学局限于常规课堂的突破,即课堂外“真我体验”与课堂内“真情表白”的融合;调动学生“忘我入”与引导学生“有我出”,即多元素材的有效摄取与本我意旨的创意外现的融合;通过主线训练抵达观点生成,即硬性能力习得与软性素养的融合。

  顺沿“参与-感受-体悟”这一思维主线,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三个板块,分别为:参与生活--用拥抱剪裁生活的景观;感受生活--用想象擦亮生活的颜色;体悟生活--用思想放大生活的尺寸。

  三个板块,纵深拓进,是学生完成从生活中汲取到稿纸上表达的自生过程;横向铺排,每一板块又承载了其独立的任务,过程力求以简驭繁中见流畅线条。

  下面,我就谈谈三个板块具体的实施过程。

第一板块:参与生活--用拥抱剪裁生活的景观。

  开宗明义学生目标后,我播放同学们秋游的DV剪辑,兴味激发导入本是第一板块的组成,老师精选同学们课外秋游集锦,特选了自然、社会、家庭、艺术、视听等多角度的画面。以上考虑都期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空间,践行“生活即主题”的宗旨。事先并没告诉学生会有与此次秋游相关的作文课,学生忘形走进秋天,是彻彻底底地拥抱了独属秋天的自然、社会、家庭及人、事、景,学生看自己游耍时的点滴如电影般重放时,既心入其中,又身在其外。在观赏的过程中,同学们或欢笑,或唏嘘,或叹怀,或静思,全是因为他们换了欣赏的视角去发现生活,发现身边不经意的人事风物中原本有如此良多引发我们情思的因子。

“看一看”之后,引导同学们“说一说”。说出你认为最值一书的情景,并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在点拨时尽可能地牵引出各种感官的立体感受,点评时又力求形成社会、自然、家庭、艺术等多重生活空间。第一环节“看一看”,是同学们秋游忘我贴近生活的延伸,如何将“作文小课堂”放到“生活大课堂”中去为学生作文提供源头活水,也一直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琢磨探求的;后一环节“说一说”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多个层面的生活图景,“多样感官的立体感受”、“多重空间的别样探寻”,希望在过程中培育能力,在发现中滋养人格。

  当学生在引导中完成对“多重生活空间”的发现截取并表达相对充实的前提下,我用以下过渡语引领学生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当我们忘我拥抱秋天时,肯定有过欢欣、激昂,或许还有几丝忧思,几许感怀。时光匆匆,生活匆匆,如果我们的秋天未被我们用心剪辑,便不会有生活中那朵朵浪花的重放与盛开,亦便不可能有我们回望时发现的欣喜。拥抱生活,生活也一定会馈赠给我们多彩的想象与厚重的思想!

第二板块:感受生活--用想象擦亮生活的颜色。

  如果说第一板块是教学生从生活中内敛素材的话,那么第二、三两个板块就是教学生如何释放情与思。第二板块属偏低坡度的感性形象思维--想象训练,第三板块则是稍高坡度的理性抽象思维--思想训练。第二板块的主体活动是“给秋天涂色”片断作文,引导学生从自然之景、社会之事、家庭之人三个角度展开想象加以表达。给秋之景涂色符合我们惯常的思维,给秋天的人与事涂色,对学生尚未定型或已然定型的思维程式都是一种冲撞,冲撞本身就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心中创造的种子,惟有对生活富于个性化的表达才称得上“创作”,无法设限的想象是每一种独一个性的密码,想象的翅膀一旦展开,灵气便能充溢于习作的字里行间,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感训练算得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生用金黄色来描绘秋天的人,他就应倾心写意人物的明朗与轻快;学生赋予秋天的事以喜红色,他就须全力工笔场景的忙碌与盛气;学生给秋天的景涂上天蓝色,他就会尽意点染秋天的云淡天高………而这一切,他们都必须把自己的搜寻交给敏锐的语感去调配,用视觉表现综合感官,想像在挑战中得以奔腾,一种生活情思表达的渠道也可浸染而成。

  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时间里“信笔涂色”之后,三个层面的片段各选一个,配合相应视听画面,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学生定会在“美美的听”中享受创造的喜悦。

  顺着教学的坡度,我这样引导学生进入第三板块的学习,生活的河流因想象的翅羽掠过而漾起阵阵美不胜收的涟漪;静水流深,沉静的思想又能表现出生活的深邃与辽远。

第三板块:体悟生活--用思想放大生活的尺寸

  想象替学生展开了生活的外延,体悟则帮学生加深了生活的内涵,思考是透视生活的显微镜,于习以为常中提炼出不俗之见,离不开理性思考的锤炼。

  第三板块的片断作文以“秋思”为主题展开,给充裕时间让学生完成同题片段作文后,然后引导学生互评作文,先给定一个统一评价的尺度,要求用一句话提炼出所评习作的立意,再用一句话评价他的所思所想,同题作文,交叉评阅,让学生在第二板块感受到想象绚烂之美后,又切身体会到奇丽的思想之美。

  最后,教师作结语结束全课。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作文的材料与主题,参与是获取的前提,参与是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生活的丰富;感受是发散的牵引,感受是要我们用想象去还原生活的斑斓多姿;体悟是升华的积淀,体悟是要我们沉静思考生活的无尽意味!老师相信,热爱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的同学,也一定能得到生活赐予他的生花妙笔!

金子观点阐述: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创造。正因为其创造性,也就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作文困难。原因何在?我们认为:一是讲得多,练得少,而且练得不得法;二是写作内容脱离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致作文中出现了说不尽的假话、空话、套话。从科举时代的“经义题目”到现代应试教育下的命题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体现着一种“代圣贤立言”的科举精神,八股精神,往往脱离写作者的生活、思想、和知识。

    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温叶圣陶老先生“写生”作文教学观。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文中说:“学习图画,先要描写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做基本练习,学习阅读和写作,从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

    魏老师的说课设计巧妙的选取了独特的写作视角《给生活写生》,开启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打量生活的全景,用审美的眼光去再现生活的亮点。“给生活写生”,一方面,是希望调动学生用热情去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程式去完成生活的艺术表达。引导他们行走于生活的多重空间,帮他们突破素材对作文质地的制约,培植他们新的作文生态,更能让学生在能力习得过程中优化语言素养,润泽良性人格。回归生活,回归作文原生态。《课标》在在作文教学目标上也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我们一定要以叶老的“写生”作文教学观为武器,彻底肃清作文教学中的科举精神、八股精神,让作文教学真正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哈哈

【《给生活写生》说课设计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说课设计06-10

《匆匆》的说课设计08-25

《称赞》的 说课设计06-20

《林海》说课设计07-01

海燕说课设计08-22

《搭石》的说课设计07-21

《黄河的主人》说课设计10-15

《鸟岛》说课设计10-27

雷雨说课设计范文07-14

《鲸》说课设计范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