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高二选修)

时间:2024-07-08 03:58: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都江堰》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都江堰》第一课时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提高学生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理解现代散文中“小”与“大”的关系。

3、体会想象在课文中的作用。

 4、分析课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文章深刻的立意,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创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一幅组合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提到旅游,我们头脑中立刻闪现出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名山大川。有人欣赏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欣赏那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欣赏那惊天动地的飞瀑、欣赏那变幻莫测的云海。然而在旅游天地中,许多人对都江堰却知之甚少,那么都江堰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都江堰的魅力。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学生简介都江堰和李冰。 

    (1)提示:都江堰自动清淤系统巧夺天工;都江堰水量调配精确犹胜电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搜集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同时注意引导、挖掘信息的深度和高度,明确都江堰的价值所在,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质量。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①为何历时两千多年而未淤塞? 

    ②飞沙堰如何能将数吨巨石由内江抛移到外江? 

    ③为何古堰体系能自动调配水量,完成四六分流? 

    ④为何受水冲击最大的离堆和宝瓶口恰是结构坚实的砾岩,而方圆数百里的龙门山脉除此之外均为易被冲蚀的页岩?从这里想像李冰是如何发现的以及付出的辛苦。 

    2.以导游方式介绍都江堰。(结合多媒体课件,面对都江堰的立体图进行)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充分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改变角色,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都江堰,再与课文内容对比,从而理解课文的深刻立意。 

    3.作为中国文化史学者余秋雨眼中的都江堰是怎样的呢?先了解作者。 

   

一、走进作者: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二、整体感知:(思考本文在结构方面的特点)

本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                         

第二部分描绘都江堰的壮观图景                                                 

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                                   

三个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课文分析:

1、 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态度?

对比角度 长  城 都 江 堰

修建时间

宏大

占据空间

已废弛

水流外观

文明状况

心  态

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2、第二部分,作者在看都江堰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游览前:“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没有体会到都江堰的价值;

参观后,“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

--作者在不经意间强烈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魅力,为这里壮丽的景致所陶醉。

同时透过水的“形”,作者也窥到了水的“神”。这里的水“精神焕发,比赛着飞奔的力量,奔涌着喧嚣的生命”,作者对这水的“神”无比崇敬,这里的水虽然也咆哮、狂野,但在都江堰的制约下,显现出一种更为壮丽的驯顺,都江堰使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所以作者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考虑到水的形神特点。要反复品读描写水的段落。)

这样写的好处: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3、 阅读第三部分:李冰的政治观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他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政治观: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具体,质朴

出发点: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名垂千古的原因: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4、 第三部分,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什么?(提炼、筛选重要信息,从课本中找出相关语句。)

李冰是一位官员,同时又是一名实践科学家。因为有过李冰,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一座至今仍造福四方的水坝,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对这位实干家的“伟大精魂”充满了赞美和崇敬之情。

5、文章除了对都江堰和修建者李冰进行评价和思考之外,还对现实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作者盛赞了李冰的实干精神,同时联想到前不久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头衔上只印着“土木工程师”,作者指出作为官员,不应无所专攻,而应像李冰一样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作者引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这幅对联,来诘问现代官场衮衮诸公: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四、思考探究:

1、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五、课前阅读课本P97、98页:思考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以小见大”的?

 参考答案:

 “一粒沙里见世界”,即通过“小”事物展示“大”境界。《都江堰》是“以小喻大”,即通过对都江堰的“感悟”表现作者对社会文化的独特思考。

 

刘芳

【《都江堰》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森林中的绅士》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11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一) (人教版高二选修)10-11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25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18

《求谏》学案(4)(人教版高二选修)06-06

纪念白求恩 导学案(共三个课时)09-02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大道之行也》导学稿(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20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