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宛如一曲旋律美妙的交响乐章,又像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沁入学生稚嫩的心田。教学艺术是教育史的精粹,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艺术性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它能让师生从中得到心灵的交融、形神的契合、美感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关键词】妙设导语 放弃“主权” 舒展心灵 情感交融
文学是人学。教学,是科学,亦是艺术。优质的课堂教学,宛如一曲旋律美妙的交响乐章,又像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以科学性为基础,以艺术性为手法,相辅相成、和谐一致。艺术性的载体运载着科学性,沁入学生稚嫩的心田。语文课堂教学,它应有议论文的严谨,记叙文的生动,说明文的准确,诗歌的激情。
作为教育者,我们会遇到性格迥异的学生,他们有时逗你开怀大笑,有时又惹你面红耳赤,面对这样一群可爱又可气的家伙,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就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第一、妙设导语,先声夺人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师运用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而语文课堂的导入更应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在上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时,我就以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名言“人生有两大不幸:一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不到他心爱的东西”为导语,让同学们先产生疑惑,为什么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是一件不幸的事,继而引出白兔和月亮的故事,可谓水到渠成。
这样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另外还可以用故事导入,这招叫欲擒故纵。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开始,这样能很快把课堂引入到和谐有序的气氛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到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在上《变色龙》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老太太巧学三十六计的故事,一下子就活跃了气氛,通过故事我让同学们知道了老太太的随机应变,然后引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最后谈到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断变色的变色龙。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改变“地位”,放弃“主权”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于每个班都有基础较差的学生,尽管许多老师尝试启发诱导,但往往因耐心不够而被“填鸭式”所替代。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个体,我们应采取“不悱不发,不愤不启”的方法,一遍、两遍、三遍地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神圣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把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记得曾经有道题目说一片土地 +一粒种子=?,我说等于一份收获,可有个同学说等于一个春天,那时我才发现他们的眼睛是晶莹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答案是诗意的。
第三,耐心开导,积极引导
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总是不爱发言,即使他们的思维成熟,答案正确也不愿发言。细问其由,有的担心被批评,有的怕说错暴露缺点。前者是胆怯所致,后者是虚荣心在作怪。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耐心开导,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拥有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上课时我们应面带微笑,将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同学,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同学,把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个角落,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忘用“棒!”“很棒!”等词去赞扬。我们的一次鼓励,一个眼神,一点耐心便可以消除学生内心的拘束和紧张,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舒展心灵、放飞想象
语文课堂本是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标准,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天性。有时他们表面上动起来了,骨子里还是封闭的,最后还是被动地甚至是不情愿地接受老师的答案和结论。所以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充满欢悦的氛围,使学生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的教学境界,使师生从中得到心灵的交流、美感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在上《范进中举》一课时,我按照传统思维一味地评判范进的汲汲于功名,辱骂他的卑怯和自私,而有个同学却对范进的行为大加赏识,认为他是一个很执着的读书人,我能否定吗,不,因为这个学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新的范进,摆脱了固有答案的约束,让我们真正领略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妙趣,激活了我们的思维,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整堂课也充满了活力。
第五,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教会学生记笔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全盘指导课堂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很被动,老师说干什么才会跟着去做,不会主动记笔记,更不会有选择性的记笔记,所以,交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以及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极为重要。授之以鱼,仅供一日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另外,书写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刚刚从教时,我很不习惯学生在作业本上乱涂乱抹,于是利用课堂笔记展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评定优劣,并让受好评的同学谈论他们的笔记方式和笔记意义,一学期下来,有了诸多赏心悦目的书写,我感到很欣慰。
第六,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语言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我们不但是在教书,还要育人,育人是教书的必要条件。要改变一个学生,最主要的是改变他的思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托文本渗透情感教育。在上《再塑生命》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拿笔记本,写字,然后叫了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们踉踉跄跄地走到了讲台边,然后横七竖八地写了一堆字,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同学犯规了,他们会不时地眯着眼睛偷看,问其缘由,说是心急,特难受,我说我们连一会儿都无法忍受,那小小的海伦凯勒又是如何艰难地度过一生啊,接着我们一起走进了海伦的生活,那节课同学们很投入,他们走进了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要我们和学生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那我们的课堂定会充满欢声笑语。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承的,是辩证的统一体。艺术是一种创造,是熔教师的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更臻完美。
张丽娟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相关文章: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3-29
审视语文课堂教学04-14
艺术性的描写(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5-13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1-02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4-30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04-0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3-1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1-27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