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授课教师:张庆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3、品味诗歌艺术特点,欣赏其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把握诗歌情感和意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李商隐诗词名句,导入新课。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名利,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的抒情感怀类的诗篇,本课选读的《锦瑟》,就是其代表作。
二、作家作品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这首七律为李商隐(享年47岁,可惜才高命薄)离世前不久之作,凝缩着诗人匆匆一生里的,跌宕流离的命运,失落沮丧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情感,梦幻绮丽的爱恋……,这一切,又如同他名姓中的那个“隐”字一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依稀仿佛,似有似无,感觉得到,捉摸不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美学境界吸引着千百年的中国读者。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斯之谜”。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朗诵录音,后教师作诵读指导,请学生朗读全诗。(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2、请学生简要串讲诗歌意思,教师稍作点拨。
四、合作探究
诗歌解析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而“晓、春”又似乎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
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请学生齐读全诗,体会其中感情。
五、诗歌小结
1、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2、 诗的情感: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3、诗的写作特点:
大量用典(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 )
4、诗歌艺术特色:
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清丽的语言
六、作业设计
背诵全诗,课后搜集李商隐诗词及相关资料。
板书:
锦瑟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哀怨的基调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凄迷的意境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清丽的语言
张庆
【《锦瑟》教学设计 (高二必修三)】相关文章:
《虞美人》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08-13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5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陋室铭(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7
报任安书(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5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滕王阁序》教学设计08-21
锦瑟的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