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学案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4-10-21 07:48: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羚羊木雕》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的字音,整体感知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把握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3.了解插叙手法的作用。

4.学会两代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明白亲情需要互相沟通、理解、尊重。

二、课前检测

1.复习检测

《风筝》选自《        》,作者鲁迅,是现代著名           家、           家和      家。原名       ,字          ,浙江       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诗集《       》、回忆性散文集《        》等专集。

2.预习检测

抹(          )眼泪      犄(         )角          怦怦(          )

脸颊(            )       手里攥(          )着    树杈(       )

三、相关知识

1.关于作者:张之路,山东诸城人,创作有电影剧本《霹雳贝贝》等,出版有童话集、小说集。

2.关于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金黄的大斗笠》、《散步》和《我儿子一家》。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如《背影》一文。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在此文中就运用了插叙的方法。如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这样写使文章内容严谨,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友,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感情的行为。

3. 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人物、情节、环境 三个要素;其中  情节     又包含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课堂问题

问题一:感知课文,回答一下问题

问题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问题2、一般的记叙文都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说,而本文却把发生在后的“查问羚羊”放在前面说,把发生在前的“赠送羚羊”放在后面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问题二、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1、从文章中各个人物在处理羚羊木雕的过程中的表现,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问题2、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的“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

问题3、从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

问题4、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三:课文内容分析

问题1、写月光冷冷的有什么作用?

问题2、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问题3、“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问题4、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有哪些?

问题5、“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

五、目标检测

一、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犄角(      )    寒颤(      )    树杈(      )    羚羊(      )

怦怦(      )    恶心(      )    脸颊(      )    挨揍(      ) 

着落(      )    攥着(      )    咽喉(      )    逮捕(      )

二、 在下列句子中的“口”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爸爸)慢慢地对我说口“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

B、“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口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口“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

三、 根据提示,在各句中的“说”字前填上恰当的词。

坚定    小声    递到我手上    满不在乎     塞到我的手里     坚强

A、“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           )说。

B、她把小刀(           )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          )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四、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                                            变化,由                                   而变成                                 。

2、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                    ,其作用是                               。   

3、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

B、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

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的,所以更应该怪父母。

 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4、选文着力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配餐练习A

1.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配餐练习B :阅读课文24--2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与第24自然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

2. 第24自然段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

                                                                                                                    。

3.第24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

4.“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想一想,“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

                                                                                                                     

5.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

6.课文与第26段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段?                                       。

7.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25、26自然段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现出了我的 。

                                                                              。

8.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 

  配餐练习C:手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再也无法忍住,呜……呜……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混蛋!”他咆哮起来。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

我理解了他……

  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写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写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4分)

2.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        、        的优秀品质。(2分)

3. “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4. “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恣意浪费钱财。

5.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2分)

                                                                                    

目标检测:

一、jī  zhàn  chà  ling  pēng  ě  jiá  zòu  zhuó  zuàn  yān  dài 

二、:  。  ,

三、A.小声  B.塞进我的手里  C.坚定  

四、(一)1.心理;责怪“我”;谅解“我” 2.“冷冷的”;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3.C  4.选段着力运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才轻义,不珍惜孩子的感情,对孩子心理的伤害,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配餐练习A

①目不转睛  ②形影不离  ③满不在乎  ④声色俱厉。

配餐练习B

16.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17. 不要逼孩子去要回羚羊木雕。深知儿子、儿媳的为人,自己也不需要说什么。18. 羚羊木雕很贵重,不能送人,一定得要回来。19. 应该是有恐慌、焦急、气恼和期盼的眼神。20. 同意奶奶的观点。奶奶更懂道理。她也知道羚羊贵重,但是,她更懂得执意让孩子取回羚羊,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不好,对孩子间的感情影响多不好,对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多不好。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者物是深明情理的。21. 课文倒数第3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咱俩还是好朋友’”。22. 心理;动作;被逼无奈。23. 反衬爸爸妈妈,批评他们的不良行径,奶奶当不了家,使事情无可挽回。

配餐练习C

1 指甲厚  裂口多  血痕深  惭愧和感激(感恩))

2. 勤劳  克俭  无私  坚强

3. 要点:①指甲厚难剪  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4. D 

 5.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孔丽

【《羚羊木雕》学案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羚羊木雕说课稿10-09

《羚羊木雕》说课稿08-09

《羚羊木雕》教案优秀07-04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7-23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9-10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说课稿02-23

羚羊木雕道歉信12-16

羚羊木雕道歉信11-28

羚羊木雕说课稿(10篇)08-25

羚羊木雕说课稿10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