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导学案,学生版 (高二选修)

时间:2024-07-31 10:41: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拟行路难》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拟行路难   --鲍照

《拟行路难》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知人论世:(学生展示课前预习, 教师适时补充强调。)

术语解释: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一)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    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二)、作者简介:

1、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           ”,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2、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    、    和他的    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              ,但是鲍照出身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           ,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         、及时享乐、         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         

的压制、         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         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3、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         的愿望,抒发            

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         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三、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四、赏析:(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大声朗读诗歌, 通过反复诵读,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过诗作后,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    ”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愁的内容--“      ”(                  )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了      手法,说明了像                                 一样,人的遭际也是     

                                  决定的。

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                 ,有什么样的    就有什么样的      。这是古代的     论。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            。

③、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               ,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             。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      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暗含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      。

(2)、 如何解愁?                             。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              的情态。

(3)、愁的结果?                           。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心非木石岂无感?用      的句式,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      。

不敢言: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            ,将诗人     &sp;       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请同学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

明确:           --           --           --           

(5)、那么这首诗歌的主旨应该怎样归纳?

明确:诗人以           这一自然现象      ,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      ,表现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遭受      的      之情,对士族门阀的压迫表现出了强烈的      和      。

五、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刘芳

【《拟行路难》导学案,学生版 (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拟行路难(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2

《森林中的绅士》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11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一) (人教版高二选修)10-11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25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18

《求谏》学案(4)(人教版高二选修)06-06

《拟行路难》说课稿12-28

《拟行路难》说课稿09-20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