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引疑推导,读懂课文
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
○刘元禧○
“学而不思则罔”,只有“读”“思”结合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思”是由“疑”而生,可见阅读教学的结构“不是外来的只看表达的程式决定的,而是由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儿童思维的进展情况所决定的”。“引疑推导”就是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点步步引疑,为学生的“思”架桥铺路,启发学生推想、预测、边读边思。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把作者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路,改变了讲读课那种千篇一律,逐段串讲的模式。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引疑推导”的基本做法。
一、引疑激趣导向
阅读教学起始阶段的引疑推导能激发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1.抓课题:有些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比如《伟大的友谊》中的“友谊”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揭示了课文的思想意义。点题时运用课题蕴含的内容和中心引疑推导:本课写的是谁和谁的友谊?他俩的友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他俩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使学生读有方向。
2.抓契机: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抓住学生在认识事物时转化的关键处引疑推导,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兴奋的心境中。《大理石街》具体介绍了大理石街的地理位置和生产的产品,说明“美”是靠劳动创造的。先让学生观察美丽的大理石制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拨动情感的心弦,这时抓住想象中的和现实中的础石街的差异引疑推导:出产美丽的大理石的产地会是什么样的?这美丽的大理石制品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
二、引疑探究研讨
第二队段的引疑推导应从整体联系上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部分的探究研讨。
1.抓首尾:《赵州桥》这篇说明文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如何引疑让学生推导把握事物的特点呢?先弄懂开头结尾中的重点词语:世界闻名历史遗产,然后让学生掩卷思考:这中间部分应该讲些什么?通过推想,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大家的推测-----应该讲赵州桥特点突出堪称我国历史遗产而闻名世界。再引导学生带着这个设想观察赵州桥的图片,感知其特点,并阅读课文的中间部分。通过推导、阅读找出连接前后段落的过渡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让学生理解“坚固”是内在的体现,“美观”是外表的反映。围绕这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进一步引疑推导:赵州桥虽然兼有坚固与美观和谐统一的特点,但作为建筑物来说,首先应保证什么?最后让学生根据引疑推导找出全文的重点段,并精读重点段,通过这样的引疑推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不仅抓住了文章的主线,而且把握了连缀在这条主线上的重点词、句、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
2.抓重点词、句、段:每篇课文往往有一些词句或段落,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词句或段落概括性强,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全文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段引疑推导,能“触一发而动全身”。如《白杨》一课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课文的过渡段:“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体现了课文的两条线-----明线写白杨,暗线是赞扬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抓住过渡段引疑推导就能把握作者的思路:白杨的形象-----白杨的品格-----白杨的象征意义,转化为学生的学路,从而领会作者是怎样借白杨抒发建设者的志趣情操的。
三、引疑发散渗透
有的课文由于作者的巧妙构思,除了运用语言文字直陈其意外,还安排一些意思含蓄言尽而意未尽的部分,在这些精当、深邃之处引疑推导,发散渗透,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感染熏陶。
1.抓空白处:课文有时在人物的心里活动处留下“空白”,有时在故事的结尾处设下悬念,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时在事件情节之间出现跳跃。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空白”,但这弦外之音,言不尽的余意也是有“度”有“规”的,因而也不能随心所欲,想入非非。要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文中心为红线去引疑,启发学生推导,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比如《白杨》的第16自然段:“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这里连用三个“只知道”,强调爸爸的“心”,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道理比较深奥,孩子还不能理解,他们只能看到爸爸、妈妈的表面行动,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动机是什么?留给学生去推测、去判断。在这个地方引疑,通过推导想象就能理解爸爸不仅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而且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2.抓矛盾处:“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是《金色的鱼钩》一课的结尾句。在现实中,鱼钩上长满了红锈是不能闪烁出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
这是个矛盾的语句。在矛盾处引疑推导,联系老班长用这鱼钩救活了三个战士,自己却因饥饿、疲劳而光荣牺牲的事迹领会其内涵,从而使故事主人公-----老班长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3.抓含蓄处:有的课文里有些句子从表面上看是对事实或景物的描述,实际上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的课文为了表达在特殊情况下的强烈情感,或运用反语,或采用设问。在这些幽默深沉、无疑而问的含蓄处引疑推导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曾经”强调了幻想,突出了幻想的美妙。“幸福”即是死亡。小女孩满怀着不能实现的幻想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这难道是“幸福”吗?在这含蓄处引疑推导,学生透过文章的反衬手法,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学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白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疑
1.《青松》这首诗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红梅》、《秋菊》这两首诗歌颂了红梅和秋菊的什么精神?
〔从一组教材整体着眼,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抓课题引疑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该写些什么?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的重点内容是不是单纯写白杨?表现手法与《冬夜杂咏》有哪些相似之处?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暗示文章借物喻人的手法。〕
三、抓过渡句引疑
1.(出示小黑板)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切入引疑激趣,接触中心。〕
2.“表白”是什么意思?
3.把这个设问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换一种说法。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略)
〔认识白杨的特征、品格,为理解爸爸的“心”,理解象征意义作了铺垫。〕
5.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
师:爸爸介绍白杨,表达自己的心,知道比较深奥,孩子还不能理解,但他们知道什么?
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生:孩子们可能很少见到爸爸、妈妈,是奶奶带大的。
生:也可能是保姆带大的。
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
生: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
生:孩子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疆离内地很远了。
〔除开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学生还想到很多,也想得合乎情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生:(读第16自然段)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孩子们知道的是他们看得见的爸爸的-----
生(齐):行动。
〔概括中肯。没有这一概括,以下的讨论就会无度无规,不着边际。〕
师: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是有一定目的的,而孩子们不知道的正是爸爸为什么有这样的行动,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空白”,激疑引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点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层。〕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开发新疆大油田。
生:新疆在西北,很远很远,那里有哈密瓜。
生:读二年级时学过《葡萄沟》一课,里面讲了那里出产葡萄、沙梨、杏……很多水果。
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是想孩子们长大了也建设新疆。
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
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水到渠成。层层“推导”,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师: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像他一样,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师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
四、抓重点词句引疑
1.找出描写爸爸神态的词语
出神 微笑 严肃 沉思 微笑
2.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神态?
〔重点词语的理解,中心思想的领会,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3.爸爸的殷切期望能否实现?
五、引疑总结深化(略)
探幽览胜,渐入佳境
--《白杨》课堂教学评析
桃源县教研室 文力欤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文字隽永,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要让生活在内地江南水乡的小学生深刻理解,却有较大的难度。不少老师教学本文均按课文层次逐段读讲,效果不佳。刘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另辟蹊径,成功地运用了“引疑推导法”,即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的读思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读善思,假若思而无路,视觉、知觉接受的信息向中枢神经的传递就会受到障碍,刘老师首先从课题激疑(从课题看,本文应当写些什么)入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之后,便直奔重点、难点,即从过渡段切入,引疑激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牵一发而动全身。然后按照“形象--特征--象征意义”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生疑,深思、释疑,逐步完成认识由表及里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抓空白处”(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引疑的办法攻破难点,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概括)活动,认识到“孩子们”“只知道”的都是具体的“行动”,而“不知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其次,刘老师通过朗读训练,录音欣赏等方式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了白杨形象美、内质美和建设者心灵美的感染;同时,又抓住描写“爸爸”语言、神念的词句引疑,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此外,老师还巧妙地把“白杨”与“爸爸”、“小白杨”与“孩子们”、边疆和内地、现实和远景有机地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在“疑”的线路上探幽览胜、渐入佳境,逐步升华,因而教得轻松,学得主动,达到了文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
“引疑推导法”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培养了读则必思的读书习惯,加速了学生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此外,还使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了发展,在阅读中始终保持注意集中、反应灵敏的精神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疑推导,读懂课文】相关文章:
疑在该疑处,问在精当时(教师中心稿)04-14
一式推导法(网友来稿)04-14
学贵有疑, 教贵导疑教师教学反思05-04
智子疑邻教案04-30
智子疑邻教案03-02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说课稿05-05
五疑中国素质教育04-14
《九疑山图记》原文及翻译04-14
李凭箜篌引教案03-22
《李凭箜篌引》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