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

时间:2024-08-28 16:25: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

作者:  木棉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二)重视自主体验 

木棉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课堂上,教师绝对站定讲台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暴露得最明显的弱点还是讲风太盛,课堂上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太少。据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调查,初中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自己读书的时间,达10分钟的占11.9%,有5分钟的占35.9%,仅有2分钟的占29.71%;每周读书仅5分钟的占22.49%。课堂读书少于5分钟的学生比率,初一占84.99%,初三占90.82,读书呈递减趋势。*⑺这个调查结果代表了目前课堂的普遍情况,而且越是落后的地区,表现越严重。 

无疑,以教师传输知识为中心的课堂里,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感知、细致品味、用心理解、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的机会被剥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养成听老师讲解、等标准答案的习惯,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如此教学,要实现其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是很困难的。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文本的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只是一个多层面、未定性、未完成的开放结构,其存在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尤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读者的释义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其成为“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⑻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换回直觉经验。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在同一教师指导下,阅读同一材料,不同主体阅读解文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⑼ 

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些特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关系,是师讲授徒接受的绝对服从的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关注的是课文本身,教师习惯于自己去理解、去深入,然后将写作背景、作品主题、作者经历、写作特点,将自己的理解和教参的意见一股脑儿交给学生,这是典型的“传输”和“接受”的过程,这种做法无疑是忽视了阅读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使阅读者不能和作品这个客体达成必要的联系,而是由教师这一“中介”全面包办代替,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的本来意义。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书袋子”、“饱鸭子”,往往缺乏应有的灵性。 

无疑,教师的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正如马笑霞在《语文阅读的认知心理》中所说:“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读物作为一种客体,它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同时,主体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的信息,阅读就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⑽缺少主体学习中的自主体验,一切灌输对于真正提高其能力都是收效甚微的。 

“自主体验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师绝不先将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大阅读教学设计中,有许多自觉的“放弃”,有意的“无为”。它力图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改变过于周到繁复的指导与规范,改变授于标准答案而无视学生个性体验的状况,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拿出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 

---------------------------------------- 

木棉

 

 

    

  RE: 我也贴一篇自己的教育体会的文章  (精华)  回 复 

 

作者:  zhaming - zhaming (浏览次数: 50 次)

发表日期:   2001-10-04 23:53

我也贴一篇自己的教育体会的文章,是2000年写的: 

作为一名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打天下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在知识创新的年代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必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学科间的纵横与交错、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课堂管理、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媒体运用等教学理念倍受关注,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受到重视,传统与反传统的教学观也渐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对抗,课堂教学怎样体现“积累、感悟、熏陶、”,教学环节的如何体现它,同时学生的心理引导、非智力因素的开拓也越来越走近我们饿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一节课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谁都不容易说清楚。也可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决非易事。 

“主体”意识领先,合作学习显素质 

“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当前教育模式的一定性,它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空间,四十五分钟也规定了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如何让大多数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非智力因素领动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新的教学理论认为建构教学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主体。因而教师的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教学程序如果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按照教案设计好的程序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上课是按照教案这个脚本在演戏,使教学程序程式化、机械化,刻板的程序,必然使课堂气氛沉闷、一潭死水,学生提不起精神,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无法兴奋,缺乏兴趣,课堂效率低下。有了这种“主体”意识,教学中就会处处留心,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多变,无论是启发质疑,引导讨论;无论是小组活动,角色扮演;也无论是课件教学,手脑并用,无一不反映其旨意。 

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由于课文的内容与体裁的不同,对知识的接受层面也不同;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课堂设计格外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协调学习,并由之让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完成教学目的。 

牐牻年来,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入手,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一点尝试,即让学生走上讲台,也当一回老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以下好处: 

① 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 有利于培养参与竞争、共同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精神; 

③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 

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⑤有利于指导教师以后的教学。 

而由学生自己上课,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现代的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大都争强好胜,富于冒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上课”竞争。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课题,或组成小组集体完成。先举行“说课”竞争,即让参与者叙述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然后由全班评议,推荐出执教者,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教学方法等。他们会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觉吃透教材,甚至不放过一些细枝末节。 

上课前和上课时,教学双方都会通力合作,备好课,上好课,听好课,也使双方对教学内容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即便教者“照本宣科”,也会给听着许多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便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他们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问难。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这时,作为“总裁判”的老师再释疑,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就常常在课堂上见到教学双方各执己见、唇枪舌剑而引发全班热烈讨论的场面。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 。 

由于学生听课很多,通过比较鉴别,他们已经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在他们执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会给我们教师很大启发,从中我们不但了解到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而且还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在执教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那种死啃书本、坚守阵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教师主讲的做法是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当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并非教师自己就轻松了,只做个听众而已。教师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都要一一过问,全面指导,如在选文上就要注意选择那些浅显的易学易教的篇目。否则,撒手不管,教者准备不足,听者不感兴趣,课堂上乱七八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四十五分钟都能发挥它的作用。课堂内师生有了共同的话题,避免了启而不发的尴尬,能够让学生在听课中将知识内化,完成知识的迁移,使得认知链有机的联系起来,以至达到“愉快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发展,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着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于接受,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 

查鸣

 

 

    

  RE: 我也贴一篇自己的教育体会的文章  回 复 

 

作者:  木棉 - mumjl (浏览次数: 15 次)

发表日期:   2001-10-05 18:02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上,“创新”还表现为教师甘愿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长期“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展示自己的精彩。尤其语文学科,那些动人的情节、丰富的形象、华美的辞章,总会给你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愿望。但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字字珠玑的,永远还是老师自己,再精彩的讲解与分析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甘愿放弃展示自己的高明,给学生一个空间,哪怕学生最初的表现是如何浅陋和幼稚,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有令我们欣慰的进步。曾听过一位教师主动“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忙于钻研课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发言课上,学生的表现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为震惊。虽没有老师的细评细讲,学生的领会却极为深透。教师上课可能要强调的,学生都触及到了,甚至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一些精妙之处(如贾府众多的“门”与其森严的“门规”、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与宝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之别),都品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成了课堂一份子,参与学生的评点,一阵阵掌声掀起一次次课堂高潮,可谓精彩纷呈。这才是教学的艺术,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教学反思10-21

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5-21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04-01

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09-19

语文小学阅读教学总结06-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8-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7-16

语文教学实践总结12-25

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思考05-2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