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
3.积累掌握“一”“爱”“取”“毕 ”“辞”“独”“族”“焉”“而”“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学习文赋的“体物”(叙述、描写);体会本文的“写志”。
阿房宫简介:“阿房”旧读“ēpáng”,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
工程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至秦灭亡时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当时人因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就称其为“阿房宫”。秦亡后,项羽进入咸阳,焚烧秦国宫殿,大火三月不灭,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
赋:
原来是《诗经的》的六义之一。即“赋、比、兴、风、雅、颂。
在六义中,它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手法。
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荀子的作品《赋》篇。真正繁荣在汉代。所以常称之为汉赋。
汉赋的发展: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
汉赋的特点:保存了六义中“赋”的铺陈直言;继承了楚辞韵散结合的特点;吸收了屈原的华美词彩,和叙事,抒情相结合的特长。
作者杜牧:
字 ,号 。晚唐杰出的 和 。
出身名门,祖父杜佑历任中唐三朝宰相。因此自幼受过很好的教育。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他“ ”。
杜牧为人刚直,不肯逢迎权贵,因此仕途上不是很得意,然而独特的家世和处境,使他在政治上显得极有见识,而且敢于议论,敢于直陈时弊。
文学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脍炙人口,善于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清丽自然的画面,表达委婉含蓄,隽永深沉的情感。其中比较有名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赤壁》《泊秦淮》《江南春绝句》《山行》《清明》
他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 相比,因而称之为“ ”;他又和李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 ”。
他的散文质朴清新,其中的《阿房宫赋》曾得到“ , ”的盛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关于《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十六岁继位,贪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写了这篇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 , ,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 ”的结局。
正音:
骊山 金块珠砾 缦回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焚椒兰 辘辘 杳不知 尽态极妍 摽掠 鼎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椽 在庾之粟粒 横槛 呕哑 参差
实词:
1.四海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3.直走咸阳 4.各抱地势 5.为秦宫人 6.渭流涨腻 7.雷霆乍惊 8.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9.不知其所之也 10.一旦不能有 11.人亦念其家 12.使六国各爱其人
1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义: 今义:现多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2. 韩魏之经营 古义: 今义:也泛指计划和组织。
3.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也指(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一提。
词类活用: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 4.朝歌夜弦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函谷举
7.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1.四海一 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一词多义:
1、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3、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4、杳不知其所之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燕赵之收藏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黄鹤一去不复返 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死生为虚诞
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秦以攻取之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取妻如之何? 留取丹心照汗青
9、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课题:《阿房宫赋》第二课时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段): (手法)阿房宫建筑的 、 ,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3-4段): (方式)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 的命运,规劝唐朝统治者勿 。
第一段分析:
文章的第一段写阿房宫的 。首先对阿房宫的 进行总体性地描述。 “ 。”这四句话用非常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秦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 ”交代了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写出了阿房宫在地理上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以上语句勾勒出阿房宫整个建筑群 的气势,接下来,作者又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地描绘。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 。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这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 ,对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1.第一段是怎样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
参考答案:
“ ”,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秦灭六国和阿房宫的建成,笔法 ,突兀有力。“ ”写出了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是一种 (修辞)的写法,“ ”写阿房宫的依山傍水的走势,非常 。
第二段分析:
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 的生活。又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方面写宫人们的 生活,连用了五个 兼 句描写她们梳妆打扮以及出行的盛况,妆镜如星,乌发如云,香气如雾,车过如雷,以自然界的星云雷雾作为 体,可见宫人数量之多,追求靡丽的风气之盛。然后写她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写宫人就是写皇帝,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的美女都集中到阿房宫中,满足他一个人的声色欲求,可见秦皇的荒淫生活。另一方面写 。仅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就描写出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第一段写宫室建筑也好,第二段写美女珍宝也好,都是为了表现秦始皇的 ,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 。
【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
参考答案:
第二段从 个方面来写阿房宫内的 。一方面写宫人们的 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 。
第三段分析:
第三段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 ,又自然写到暴秦的 。作者首先提出“ ”,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接着语意一转,再次渲染阿房宫的 。连续用了六个 句,极力写阿房宫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之多,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的豪华气派,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句都以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为 对象。农夫、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这些人和事物的数量竟然不如阿房宫中微不足道的部件的数量多。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差已经预示了 的危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的灭亡,和篇首“ ”的气势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第三段中的大段 是围绕“ ”和“ ”两个对立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秦始皇 ,老百姓在 。老百姓的怒气已经积压在心中了,只是不敢说罢了。
第四段分析:
最后一段是作者的 ,阐明了论点:“ 。”对于历史发出无限感慨,“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并且思及未来,“ 。”意在言外,很显然也是在警示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的危机,提醒他要 ,不要重蹈 的覆辙。
【4.最后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这一段的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 ”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5.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过秦论》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 ”的道理。
(2)、苏洵《六国论》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 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3)、杜牧《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 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刘芳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生版 (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25
《求谏》学案(4)(人教版高二选修)06-06
阿房宫赋的教案08-15
《阿房宫赋》教案12-26
《阿房宫赋》艺术探微08-11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