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 (高一必修二)

时间:2024-10-24 22:01:0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多元解读文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读写品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犹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星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囚绿记》,走进陆蠡的内心世界。

二、解读题目,整体感知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

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

明确: “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        绿→囚绿 →         绿→      绿

(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研读鉴赏,把握主题

板块一:走近那抹绿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喜爱之情)

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板块二:品读那抹绿

1.同学们,颜色,常常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红色,表着热烈与激情;蓝色,代表忧郁和伤感;紫色,代表高贵浪漫;白色,代表纯沽无瑕。而绿色呢?代表生命、代表蓬勃的生机、代表生命的活力、代表和平。回归题目,《囚绿记》中“囚绿”是囚禁绿色,囚禁常青藤的意思,那么,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作者陆蠡为什么要把代表生机代表活力的绿色囚禁起来呢? 

学生答案: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明确:一方面,作者喜欢绿色,特别强烈的喜欢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占有的欲望(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还有,“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同执,无亲热,仍旧不放它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另一方面,作者虽然对绿有着自私的想法,却仍旧对绿充满了无限热爱。(六七八自然段) 

那么从刚刚的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原谅作者的这种做法了吗? 

明确:原谅不原谅各抒己见。 

2“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

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3.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总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精神。)

4.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作者把绿藤当作他的惟一的“朋友”,囚绿也是爱绿,是爱绿的一种极端的行为,表达了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作者被绿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释放了它吗?择绿赏绿也好,放绿怀绿也罢,支撑这些行为的巨大的情感动力是作者对绿深沉不变的爱。

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5.总结归纳:

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三块:评论那抹绿

1.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

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教师出示陆蠡资料和写作背景。

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讨论,达成共识,明确:除了怀念之外,作者在写此文章时,还有一种懊悔、自责,更有一种祈祝之情。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2.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④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上来讲,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压抑或是外力只是改变它的外形躯体,但不能改变他的生命本性。

讨论明确: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第一种的主题似乎包容太多了,第二种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第三种理解比较到位。

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遗憾的是,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艺术家为例吧……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蓬勃        生命、希望

    绿     向阳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第四块:拓展“那抹绿”

    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自由发言。

正面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刘伟等。

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总结语:

    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大都是纯净、复杂、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杀了,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拥抱善良和纯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让生命之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总结(生齐读):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第五块:抒写“那抹绿”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四、课堂小结:

诞生于抗日战争炮火中的散文名篇《囚绿记》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感受,人总有诗意、温柔的时刻,总有最有缘分发现美的时刻,捕捉住那个特定的时刻,就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精彩的篇章。

五、作业

1、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作业布置)

2、拓展阅读:林清玄《常春藤》

六、 板书设计 

脉络: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蓬勃        生命、希望

    绿     向阳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王晓永

【《囚绿记》教案 (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囚绿记》经典教案08-17

《囚绿记》教案01-01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课件)09-06

《囚绿记》教案优秀12-16

《囚绿记》优秀教案08-05

《囚绿记》教案【热门】04-22

[优]《囚绿记》教案04-22

囚绿记说课稿09-11

《囚绿记》说课稿10-10

实用的《囚绿记》教案3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