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家长的角色定位问题 德育论文

时间:2024-10-15 21:23:1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新课改背景下家长的角色定位问题 德育论文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殊不知,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活力,情绪高亢,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感染,他们接受的教育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之外,他们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会有为难情绪,甚至丧失信心。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才

谈新课改背景下家长的角色定位问题 德育论文

是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有自己的特定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要求学校教育要积极推进课堂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对现代教育的要求;要求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

  一、学生要发展需要新课改。

  笔者在多年的教改试验中获知: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准确来说,是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统一。

  从教育者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角度来说,学生自然就成为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或者说成为教师主体活动的客体,事实上,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把自己当成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而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客体,相反,学生始终是自身意识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会在面对外在的教育影响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并进一步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比如感到有趣而积极参与,感到无聊而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而加以抵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是否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所接受的教育影响的性质与教师的主观愿望是否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状态。而以“以教为主,先教后学”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主”得多,“导”得过火成了课堂的主讲、主演和主角,学生主体被压抑不能凸显,成了听众、看客和配角。这样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背离了这一点,致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将来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要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实施新课改学生得发展

  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证明,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主导主体关系错位,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参与教学意识与能力偏低等现状的出现,这与现代教育的发展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笔者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较好地适应本地区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历经五年“七环相扣,和谐互动”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笔者所在单位诞生了,特别是2009年省基础教研室对“七环相扣,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调研,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终于在豫东这片教育沃土上落地生根,成为中原基础教育的奇葩。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目标设定”、“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探究交流”、“点评拓展”、“学生小结”、和“检测训练”等环节有机组合而成,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是以“学生小组活动”为核心,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笔者所教学科是最早使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让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充分发展自身的智慧,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本学期开学初,县教研室多次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以强力推介“七环相扣,和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领域广泛实施。

  三、新课改期待家长角色转换

  进入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学习的内容、形式、动机、监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差异日趋明显;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间接兴趣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是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经常被与学习无关的诱惑所左右。已经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解一些较为简单的理论问题,只是看问题不够全面深刻;还能够积极理解和参加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但还不像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那样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能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社会劳动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因受陈旧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极端错误的教育思想、态度和方法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结果使自己的子女或桀骜不驯、不尊重父母,或怯懦胆怯疏远家长,以致于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与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的“七环相扣,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很不太协调。正是这二者的不协调严重阻碍了“七环相扣,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所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七环相扣,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广就需要学生家长,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成为温馨家庭氛围的营造者。

  四、家长角色转换推动新课改

  1、家长要成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

  “七环相扣,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要求:家长要成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判断。尊重意味着必须把自己当做孩子的朋友,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要学会分享,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财富,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分享,意味着家长走出自我中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作为参与者,家长不再仅仅是检作业查而是合理参与学生和学习和生活。笔者在处理政教事务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学生的家长,他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性,不去沾染,只要有益于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己都要努力去做,例如,他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掌握科学的教子之法,就自觉的走进家长学校,听家庭教育讲座,看家庭教育的有关书刊,并不断总结和交流教养子女的经验和方法;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就在新学期初,给孩子买好学习工具和教辅读物,制定好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是,他不是急于帮助孩子解决,而是让自己的孩子自己借助学习工具和教辅读物自己解决,哪怕是再难的。家长的合理参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大大增强,而且也能提高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融洽家庭成员关系。

  2、家长要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生活困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使孩子们的学习课程变少,课本变薄,并且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和终身发展,鼓励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新教改将让孩子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方向。可是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自己最适合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之中。现阶段的学生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特别是心理上的,他们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爱和帮助。而有些家长,把帮助理解为给孩子找老师补课、加做习题……其实孩子需要的也许只不过是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而已。正面临初三的小邓同学,在笔者的记忆中是一位开朗活泼的男孩,近日却发现他变得抑郁苦闷,整日把自己封闭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独来独往,课堂上再也见不到他活跃的身影。在和他交谈的过程得知:他进入初三后深感学习生活的压力较大,为了给自己“减压”走进了网络,本想借助虚拟的网络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却想不到很快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不可自拔,成绩出现大幅度下跌,他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不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走出学习生活的困境而是实施了自认为较为有效的暴力教育。笔者了解了小邓同学的悲剧后,在第一时间内,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帮助小邓同学的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寻求解决小邓同学学习生活困境的方法途径。近段以来,邓洋洋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和从前一样。在“七环相扣,和谐互动”课堂上,他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3、家长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发现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要和教师合作,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他们走出课本,走进社会,引导他们学会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可是,现实中很多学生的家长迷信权威,总是要求自己的子女谨言慎行,严格按照老师家长的意思行事,不得有丝毫疑虑。

  小张同学一直是他所在班级的三好学生,课任老师对他的评价都是很高的,他本人自我感觉也非常好,家长更是很满意,对孩子的学习一直持放心态度。没想到学期临近结束时,他的老师告诉他的家长:小张同学在期末复习期间有好几科的多数练习题都没有做。小张同学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询问了孩子不做习题的理由。孩子很干脆,给出三个理由:第一,这些题目都会做,不想再做;第二,不做这些题目考试照样能考好;第三,反正在家父母要检查的,题目的数量又没少做。听完孩子的陈词后,父母极为恼火,强烈要求小张同学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且完全按照老师讲的解题思路来做,不能越雷池一步。小张同学看到父母坚决的态度,也不敢有丝毫的反驳。从那以后,小张同学的成绩仍然在班级居于前列。可是,在课堂上,小张同学很少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总是和老师对问题的看法保持高度的一致。笔者的职业习惯使自己意识到小张同学再这样下去,很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更不会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很快和小张同学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在交谈中得知,小张同学在家里的表现和在学校里的表现完全相同。在以后的交谈中,笔者多次向小张同学的家长阐述了自己对学生教育的观点,并强烈建议小张同学的家长要和教师合作,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4、家长要促进子女学习能力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变化是对学生的评价的改变,它改变了以往由考试评价作为淘汰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建立起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等级评价、多元评价都被列入评价孩子的标准之中。可是,很多学生的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努力考上重点大学,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只是关注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考试好了,就特别高兴,要是孩子一次没有考好就“家法”伺候。这样以来,很多孩子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获得高分。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变得比以往更为自私,尤其一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孩子,总希望别人比自己差,不愿大家共同进步,所以资料不愿共享,不愿与同学合作,妒忌那些获得好成绩的同学……长此以往,孩子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狭隘,一致于他们学习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同学关系较为淡薄,甚至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因而,笔者还是建议学生家长要认识到促进孩子自我学习习惯的形成,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

  5、家长要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七环相扣,和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实现互动的和谐。这就要求家长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长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使孩子随时都能够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孩子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记忆会增强,联想会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会得到发挥。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在处理政教事务时,结识了一个叫小贾的学生的家长,从他的谈话中获知他的孩子如何不听话,不愿待在家里,整天往外蹿。后来,因小贾同学的成绩突然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和她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得知,小贾同学面对她的家庭是满腹怨气的,在家庭外面还能看到同学、老师的笑脸,可是回到家后,能见到的只有苦脸、怒脸,听到的是父母的吵闹之声,想安安静静地休息就不可能。后来,她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家就成了她逃离的地方,她本人也一下子跌进了生活的深渊,学习境况一日不如一日。小贾同学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努力地来改变她,使她尽快从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唯有亲情才能让她感受到温暖,才能融化她那颗冰冻的心。小贾同学的悲剧,进一步证明了,家长只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长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使孩子随时能够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没有家长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家长角色不做根本性转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需要新型的教师,更需要新型的家长。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黄瑞

【谈新课改背景下家长的角色定位问题 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反思07-29

在孩子的角度谈教育问题05-06

谈古体诗的格律问题08-22

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在德育论文报告会上的发言(教师中心稿)09-13

双减背景下教学工作总结06-20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10-30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管理心得体会10-2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批改初探(毕业论文)10-25

双减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心得体会06-08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