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悟性与个性的探索
廊坊市安次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福强
近年来,通过广大语文工作者的努力,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教学改革的经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直面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有诸多的困惑与不足。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缺乏特色,教师缺乏风格,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缺乏个性。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即升学考试的沉重压力,各种教学主张的相互抵触,教师自身教学的盲从盲信。
* 要改变这一现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既要依赖于教育环境的整体改善,又要依赖于语文教材的科学化及语文教学本身的自我改进。同时,语文教师自身的“长善救失”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悟性与个性的探索,从培养教学悟性与个性中开拓一条自新自进之路。
一
* 多年来,长期封闭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管理中命令主义的钳制,导致语文教师唯上唯名唯命的思维定势, 定于一尊,奉命从事。“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语)这大概是令人失望的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带着镣铐跳舞”,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因此,提倡语文教师应有“悟性”,以此冲破思想桎梏,实在是当务之急。提高教师的悟性至少应从三方面入手:
之一:求新--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
首先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 。- 从语文的性质而言,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过去那种仅仅把语文教学定位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漪说:“抽调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光泽,步入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怪圈,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又背离了语文课的宗旨,步入另一个误区。”可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教学中不可荒废其一。在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语文教学要发挥全面育人的重要功能,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纳入教学的目标,并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
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更新。* 人类教学手段的发展已进入综合性、开放性阶段。如果仍停留于“一枝粉笔一本书”的低层次,势必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它们各有其功能和局限,三者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排斥。在教学中,应尽快转变观念,将三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效应。一方面,教师要把普通教具从“冷宫”中请出来,如照片挂图、实物模型等,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尽早掌握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使其为教学做好服务。
之二:求实--摒弃虚幻浮燥的风气,深入语文教学的本质。
* 在改革的大气候下,语文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急功近利、装饰华丽但实质空洞无物的所谓改革经验也像蓐草与荆棘一样搀杂其中,甚至出现了教改经验、教改课题“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奇怪现象。许多公开课是靠“花拳绣腿”装点门面,初看热热闹闹,细想却是“空中楼阁”。这种虚假的繁荣危害是极大的。无疑,教学必须讲求实效,凡成功的教学经验,无不渗透着一个“实”字。这就需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课堂容量大,且目标单一。* 任何一篇课文,其知识和信息含量,所涉及的能力底蕴是十分丰厚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渴望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就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是不可行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要呈现多项性,可设计单项目标,这样更容易使教学沿着既定的方向,扎扎实实的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当然,目标的单一性与多种能力训练并不是矛盾的。为实现教学目标,完全可以将多种能力、知识运用注入渐次推进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强调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布置的每一项训练内容,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过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一片茫然;问题过易,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锻炼思维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学法指导。学生主动性的体现,并不单纯指课堂上的七嘴八舌,如果仅仅局限于热闹的表象,宛如茶馆一般,无主题而言,自然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及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掌握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授之以渔”,以求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文道结合要自然。 语文教学强调“文道统一”,但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具体的文章去单纯的说教。我们一些教师就常常犯这种错误,在语文课上对学生大谈特谈某种道理,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这就脱离了语文的本质。正确的做法是从课文出发,开掘课文内容,对学生倾注情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点“道”的语言应尽量追求简练,以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宁鸿彬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在分析完皇帝、大臣、老百姓说谎的原因及小孩子敢于说真话的原因后,他用缓慢但清晰的语言说:“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应牢记这样一个道理:无私才能无畏。”戛然而止。这种“道”的传授方式,无疑比“喋喋不休”的灌输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之三:求博--开阔自身的眼界,努力汲取相关知识。
#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强调了“博学”的重要性。
要了解理科的一些基本知识。* 现行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出现了诸如“黑洞”“生物化学”“太阳风”等内容,这些知识弄不懂,自然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教学。语文老师不是“文盲”,但也不能成为“科盲”,因此,要加强对自然科学史、化学、物理、生物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常识的学习。
要了解新兴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 如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才学、未来学、现代美学等。这些与语文教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要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如学习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学等,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
3 除悟性之外,教师的个性也不可忽视。可以说,悟性与个性是教师完善自身素质、实行优化教学的两翼,不可或缺。
3 作为语文教师,即使年龄相同,学历相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能、经历、特长也总是千差万别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则是喜欢整齐划一。各式各样实用主义教学主张的提出和利用行政手段的强行推广,大大限制了语文教师特长的发挥;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及管理指导上的主观主义,使语文教师处处设防,疲于应付,扼杀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教学设想。有人十分痛心的指出:当前的教学环境及升学的压力,使语文教师“奴化”了!学生也反映“语文教学像敲钟,天天敲,一个声”。学生无兴趣,教师无激情,何谈教学的高效率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自己的教学个性,然后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在这方面,教师首先应追求三点:
! 之一:求活--打破僵死的教学模式,还语文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 吕叔湘先生说:“在各种教学法之上,有一个总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活’。”这句话揭示了课堂教学“求活”的重要性。“活”具体体现在:
教学设计的“活”。
我们的教学设计或因为太过模式化,或因为搀杂了过多的无效环节,或因为脱离学生的现有水平,常常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怨声载道,而实际收效甚微。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特别强调课堂设计的“活”,其教学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是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着想,注重实用,讲究实际,取消了一切无效的教学活动,完全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因此,他的课体现出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只有做到导入“活”,解疑“活”,授法“活”,练习“活”,以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敢于打破常规,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语言的“活”。 要使语言“活”起来,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哲理注入是必不可少的。“有经验的教师,其语言必定是或如长河激浪,奔腾千里;或如高山之瀑,飞流直下。要么是淋漓尽致的挥洒;要么是绘形绘色的描摹;要么是鞭辟入理的揭示;要么是妙趣横生的演绎。如果是绘景,如在眼前;如果是传声,如在耳边;如果是抒情,应是欣然忘其形,陶然似已醉;如果是叙事,应是举手投足,皆成文章,一颦一笑,尽在不言;如果是阐理,则应是益人智慧,发人深省。”(《语文教学通讯》1 9 9 8 年1 2 期《高视点新创意活语言巧节奏》尤熙银)试想,如果我们的课堂语言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课堂又怎会不轻松、活跃呢?
之二:求真--语文教学要诉真情,写真意,发挥塑造学生人格的功用。
一是教学情感的“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文,用心品味文章情感,接受课文的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统一,讲课时做到储情于胸,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达到教情、学情、文情三者统一的真境界。试想,如果教师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或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又怎能感染学生?课堂教学情感的真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是写作内容的“真”。% 有人说:“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尤以作文教学为甚。学生作文中充斥着胡编乱造、“假大空”的顽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作文课缺乏研究,缺乏指导,往往不管学生感受和生活实际,命一题目了事,任凭学生抓耳挠腮而置之不理。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意这个问题,或敞开学生心扉,让学生自己拟题,以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或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命题,让学生热血沸腾,不吐不快。学生从“空”中落到“地”上,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踏踏实实作文,走真实化的道路,自然比只教一教所谓的写作手法,而逼迫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效果好多了。
& 之三:求美--学美文,上美课,提高学生欣赏美、分析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f “其乐融融”的审美境界,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每一个有上进心的语文教师,无不憧憬自己的语文课能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一首动听的乐曲,使学生如醉如痴,陶醉于语文的“美”中。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导之以读而“求美”。 叶老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句话,揭示了“读”在追求语文教学美感境界中的作用。但可惜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中,那“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分析,是对一篇篇“美文”的肢解,当学生丧失了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只剩下零碎而枯燥的文字游戏时,语文的美又从何谈起?这恐怕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因此,教授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导之以声情并茂的读,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并授之于节奏、声调、语气等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激情,美感自会油然而生。
导之以析而“求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寻找美。首先语文教师要设法将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的情境中去,牢牢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送审美情感的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鲁迅的《故乡》给人以忧愤甚广的悲剧美;朱自清的《背影》洋溢着浓郁的人情美;鲁彦的《听潮》弥散着动人的自然美;周敦颐的《爱莲说》闪烁着千古传诵的哲理 美……这些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所心得;其次要开展道德评价,促使心灵美的升华。教师除了增强学生美的感性认识,还要积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其获得欣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教学 《春》,学生不难获得外在的对自然美的鲜明认识,要达到更深的境界,还要引导学生发现画面形象的内在美,既让学生看到美丽的风景,又让学生看到那种热爱生活、积极上进的精神,这样,学生对美的认识才是深层次的。
a 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少一些呆板,多一分个性,这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愿我们的语文教师顺应时代潮流,采集百家之长,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真正成为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悟性与个性的探索】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应聘申请书11-25
自身原因辞职报告12-29
自身原因的辞职报告03-29
自身原因的辞职报告12-05
探索规律说课稿06-04
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09-13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6-09
探索勾股定理说课稿06-11
《影子的探索》教学反思05-02
[热]自身原因辞职报告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