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选修)
教学目标:
(一)课文重要字、词、句的积累
(二)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三)联系现实,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探讨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教学重点:
(一)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思想
(二)隐与仕的千古博弈
教学难点:
如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探讨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问有同学看过整部《论语》吗?
那请根据我们近期所学和自己的了解谈谈对孔子的认识。
胡适有言 “知其不可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胡适的话虽为个人的观点,但直抵孔子思想和精神核心。今天我们就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个真孔丘。
二、板书“知其不可而为之” 并从字面意思上解题
三、文本研习,分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内涵
(一) 投影18.6前两段
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
2.提问
“是知津矣”的弦外之意是什么?请揣摩长沮说话的语气。
3要求学生再读,将这种语气读出来
(二) 投影18.6第三段
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
2.提问
桀溺的话中意是?其说话的语气又是什么呢?
3. 要求学生再读,将这种语气读出来
(三)提问
1.长沮桀溺这两个人在身份和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
2.课文中类似长沮桀溺这样的人还有吗?他们是谁?他们对孔子的做法又是持什么态度呢?
明确:
嘲弄: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接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丈人)
鄙哉,硁硁乎!(荷篑者)
劝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接舆)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荷篑者)
3.在这些隐者中,丈人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通过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和行(植其杖而芸)来表现其对孔子的嘲弄,但他又为什么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确:
这里我们应该根据子路的评价来分析丈人的这种做法
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
对他只顾小节洁身自好而乱大伦表示批评
表明自己“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要行大义
(四)提问:
1.面对隐士的不理解甚至嘲弄,孔子是如何回应他们的?
明确:孔子下,欲与之言。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2. 从这些回应中,我们可知孔子内心的态度和情感是什么?
明确: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知其不可而为之”
(五)提问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其”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
明确:在纷乱的社会如何实践自己的仁政礼制主张,使社会重归清明的问题。
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上课思路自然过渡到14.21)
四:讨论
(一) 讨论一: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从而认识这个真孔丘。
明确:(1)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平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从不动摇。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和人生追求。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从55岁到68岁,共计13年,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得到贤哲隐士的嘲讽,更不要说推行了。
(二)讨论二
孔子最后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是表明孔子放弃了自己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吗?
明确:
隐喻自己的主张不能行于天下了。这两句话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与苦楚。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孔子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不怨天尤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即使难以实现,但老天是理解他的。
五:辩论
千古博弈--隐和仕
桀溺等隐士与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 的观点态度,你会赞成谁的观点?
(2)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六:作业--探究
分析本文的留白艺术
18.5章中“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运用了留白艺术,请你补充孔子会对接舆说什么呢?
14.38章中,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也运用了留白艺术,请你补充晨门接下来会说什么呢?
喻小青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选修)】相关文章:
论语选读问仁(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9-03
《史记选读》中《高祖本纪》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10-14
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13
《东山岛梦蝶》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10-02
《红楼梦》选读之《探春理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07-10
《红楼梦》选读之《宝玉出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09-21
苏教版高二选修《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