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4-10-22 07:48: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文二则》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古文二则》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音词义,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记人叙事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译读--质疑--理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向别人借一笔钱,尤其是许多钱的时候,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呀?(生:要)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儿,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二、作者简介--见课文注释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旃、敦、愕、辇、蕴、塾

 2、停顿: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3、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用铅笔将课文翻译在文中空白处,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

 2、老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并指正。

 3、注意积累以下得要字词:

 亡何(通“无”,没有)         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且父未尝语我(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③卒辇而致之(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运。)    乃能言(名词作动词,说话。) 

五、研习课文

 1、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重诺责,敦风义

 2、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蔡勉旃的这个品质的?--用他坚持把亡友寄放在他这里的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的事例表现出来的。

 3、朋友寄千金而不立字据,说明了什么?--说明朋友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正面突出蔡勉旃一向以诚信为准则,早以赢得信任。

 4、蔡勉旃将银子还给友人之子时,友人之子为什么“愕然不受”?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情节?--父亲寄千金没有留字据给他,且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有这回事。吃惊、不相信。从侧面烘托出蔡勉旃更加崇高的诚信品质。

 5、故事是什么结局?--蔡勉旃坚持送还了朋友之财,从而也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6、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重诺责、敦风义

 7、怎样理解“券在心,不在纸”这句话?--这句话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活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诚信为做人之根本。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勉励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六、总结课文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有诚故信,无私故威。 --(宋)张载    至诚则金石开。 --恽代英                 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陶行知    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瑞士)亚美路

板书设计:

                    寄银不立券--赢得信任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还子子不受--无券无语    重诺责  敦风义

                    卒辇而致之--券之在心

  

第二课时   (戴震难师)

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感悟大胆质疑的精神。

谈话引入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作者简介--见课文注释

三、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用铅笔将课文翻译在文中空白处,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

 2、老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并指正。

 3、注意积累以下得要字词:

 是:这     盖:大概      就:靠近       日:每天      休:停止    何以:以何,凭什么

 去:距离    然则:既然这样     无以:没有什么拿来      非常:不平常   也:是,判断词

研习课文

 1、幼时的戴震有什么特点?何处可知。--聪明,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2、老师对幼年的戴震有什么评价?--“此非常儿也”

 3、作者如何表现戴震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向老师提问难住老师的故事

 4、故事的结果是什么?--老师语塞,夸其非常

五、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大胆质疑,善于质疑。

 2、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因质疑而获得成功的事例?

 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

  哥白尼质疑地心说,虽身受绞刑,仍提同正确的日心说。

  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点下来,就有疑问,最后发现了地心引力。

板书设计:

                 幼时聪明,过目成诵

     戴震难师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老师语塞,夸其非常 

徐明兵

【《古文》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07-01

《马说》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08-03

《白杨礼赞》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09-19

《口技》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09-11

劝学古文教案02-02

《古文二则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0-08

七年级语文版教学计划06-20

七年级语文版教学计划10-27

《南京大屠杀》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0-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