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4-10-30 12:05:3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秋天

       

导学图示 

                                                                                                                             

教学重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说秋】

1、【情感导入】

由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来导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作者的情感。  

②、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二、预习展示

1、填空

《秋天》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 (               )。代表散文集《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     )        肥硕(      )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叶      归泊(      )    

寥(      )阔       枯涸(       )       背篓(       )

小桨(     )        梦meì(      )       清liè(       )

3、【读秋】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停顿

读好重音    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个性展示,并点评。

2、听老师范读。 

三、【品秋】

(一)整体感知

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为每幅图拟一个漂亮的名字吗?

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学生畅谈,教师归纳:

 

(二)品析优美的语言(学会合作:小组探究)

1、示范品读学方法(第一节)

如:“飘、饱食 、栖息”等字的赏析

总结:传神的词语     贴切的修辞      感官的运用

2、自己品读第二、三节诗,按照品读第一节的方法,同学之间自己研读,把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一起交流

四、【 背秋】(背诵速度大比拼)

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读读背背,看谁最先圆满完成任务!

五、【绘“秋”】(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秋天,肯定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赶快行动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

六、【板书设计】:(略)

  

教后记:

 

张昕睿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19

《化石吟》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15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7-11

女兵墓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0-21

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作文入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8-19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课内比教学之《论语八则》授课案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07-16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7-28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

《幽径悲剧》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6-14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秋天

       

导学图示 

                                                                                                                             

教学重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说秋】

1、【情感导入】

由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来导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作者的情感。  

②、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二、预习展示

1、填空

《秋天》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 (               )。代表散文集《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     )        肥硕(      )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叶      归泊(      )    

寥(      )阔       枯涸(       )       背篓(       )

小桨(     )        梦meì(      )       清liè(       )

3、【读秋】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停顿

读好重音    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个性展示,并点评。

2、听老师范读。 

三、【品秋】

(一)整体感知

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为每幅图拟一个漂亮的名字吗?

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学生畅谈,教师归纳:

 

(二)品析优美的语言(学会合作:小组探究)

1、示范品读学方法(第一节)

如:“飘、饱食 、栖息”等字的赏析

总结:传神的词语     贴切的修辞      感官的运用

2、自己品读第二、三节诗,按照品读第一节的方法,同学之间自己研读,把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一起交流

四、【 背秋】(背诵速度大比拼)

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读读背背,看谁最先圆满完成任务!

五、【绘“秋”】(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秋天,肯定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赶快行动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

六、【板书设计】:(略)

  

教后记:

 

张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