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筠的背影实录 (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4-09-07 03:45: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赵群筠的背影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师:(课前播放音乐《往事如昔》:配以歌词)什么时候接到通知要上这节课的?

赵群筠的背影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1:二十多天了。

师:想过上课的老师是怎样的?

生2:想过。是和蔼、慈祥的老师。

师:怎样才算是慈祥的?

生2:面带微笑。

师:老师一直要面带微笑吗?

生2:也可以严肃。

师:这里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3:有很多老师看着。

师:不要紧张,来,拉拉手。你的感觉怎样?

生4:不紧张。

师:很好,很洒脱。与爸爸关系特别好的同学有没有?

生:有。

师:都是女生啊。请这位女生说说。

生5:我和爸爸关系很好,经常和他说说话。

师:男生与爸爸关系不是特别好?哪里不好?

生6:接触时间少。

师:总有接触的时间。

生6:我爸爸经常唠叨,说大道理。

师:有没有觉得爸爸说话幼稚?

生6: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看一幅漫画《父与子》。你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学生,请你说说右边这幅漫画故事的内容。

生7:儿子作业没有做好,回家后,爸爸看儿子很辛苦,就帮他做作业。

师:第二幅画里有几个字可能看不太清楚,是“父亲签名”。请后排的同学说说,他们在干嘛?你看到了吗?那小孩在学校里怎样?你们都是好孩子,可能没经历过,看不懂。有没有老师援助一下?看不清楚?

听课老师:儿子作业错了,回家后骗父亲,让父亲签了很多名,顺便把试卷也签了。

师:左边的漫画呢?

生8:两个小孩吵架,他们的父亲来帮忙,结果小孩和好了,大人却还在吵。

师:你觉得父亲怎样?

生9:父亲太不负责任了。应该了解矛盾,及时处理。

师:你太理性了。你们喜欢这样的父亲吗?什么叫漫画?漫画就是把生活中的某些内容加以夸张。看了这些漫画,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如何,我的感受是想哭。我觉得,父亲常常会干些很傻的事,但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长大,成熟。好,现在开始上课。今天的课是--

生:《背影》。

师:再大声一点。

生:《背影》。

师:(出示课件)请后面这位同学读一下这段文字。

生10:(读)“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惊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生11:(读)“2008年6月21日--父亲节那天,‘百度’随意搜索到28700个中国网站或博客转载了朱自清的《背影》,把它作为对父亲最好的感谢和祝福,共有几十万人回了帖子。有个‘雪帘栊’的网友说:‘今天是父亲节,友人在空间转发了朱自清的《背影》,我不敢看,也用不着看了。每看一次,感触就多出几分。许是经历生死离别后,再看才有了切实的痛感。’谨以朱自清的《背影》,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师:最后一句读得特别好。知道为什么请你们吗?因为你们两个离我最远,即使你们离我千山万水,我也会与你们在一起。我知道你们已经读过这篇文章,请你们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以后的感受。

生12:这篇文章特别朴实,表达了父亲深深的爱。

生13:文章没写父亲的外表,而是写了背影,表达了父亲的爱。

师:老师指出一点,“背影”也是外表。

生14:从很小的一件事……

师:什么小事?

生:买橘子的事,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

师:我特别欣赏这位同学的感触。请语文课代表来读,有感情地朗读。

生15:(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别紧张。几个动词读得特别好。(出示:这是一个_____的背影,我是从_________(词句)看出来的。)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你从哪个词、哪句话里看出来。请用一句话表述。谁先来说?好。

生16:我从“蹒跚”这个词看出来,他是个慈祥的父亲。

师:为什么“蹒跚”?

生17:他身体很胖,为了让儿子吃到橘子,好不容易爬过月台。

师:老师觉得你很厉害,能结合“肥胖”等词,综合起来看。

生18:我觉得父亲非常爱自己儿子。我是从“努力”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别人说过的最好不要说。

生19:我从“肥胖”这个词,看出这是一个充满“亲情”的背影。

师:你有没有更高的见解?

生20:我觉得这是一位深沉的父亲。我从父亲外表看出他卖橘子……

师:从外表,什么外表?

生20:……

师:发现规律了没有?

生20:穿着都是深色的。从课文里看出,他家在办丧事。

师:文中有个相关的动词,是什么?

生20:奔丧。

师:什么叫奔丧?

生:因为有亲人去世而回家。

师:为谁?

生20:作者的妈妈?

生:(笑)

师:到底是谁?

生20:父亲的妈妈,也就是“我”的祖母。

师:母亲去世,对儿子来说,仿佛天崩地陷。父亲带着这份丧母之痛爬月台,心情可想而知。除了色彩,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1:穿的布料。

师:都是什么布料?

生22:棉布。

师:如果父亲穿着丝绸料的衣服,在月台上跳上跳下,与整个氛围、情感基调不相适应吧。那么,父亲穿布料的衣服,说明什么?请从书上找一个词来印证。

生23:“家景惨淡”。

师:具体怎样的惨淡?

生24:父亲变卖家产办丧事,而且赋闲在家。

师:“赋闲”是什么意思?

生25:失业。

师:父亲承受着两种压力:丧母之痛、失业之痛。你们知道当时月台有多高?父亲身高多少?老师查过资料,知道当时月台的高度是1.80米,朱自清父亲的身高是1.60米。这样的身高,要爬上月台,表现了什么?

生26: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父亲穿是普通的衣服,儿子穿的是什么?

生27:皮大衣。

师:除了黑色、青色,文中还写到什么颜色?

生28:朱红。

师:什么朱红?

生28:橘子。

师:有什么感受?

生28:体现父亲深深的爱,对儿子的关心、爱。

师:儿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生:紫色。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29:父亲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希望、幸福留给儿子。

师:这时的父亲像什么,像一座山。老师画一座山。因为这书写方小,老师节省一点空间,画得小一点。(画山)父亲是一座高山,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而儿子是围绕着山的一条溪流,带着父爱,流向远方。好,大家再把这段文字读一遍。

生30:(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大家读得很深沉。哪几个词语要读得更突出一点。

生31:几个动词,“蹒跚”“探”“爬”“穿过”……

师:要重读。酝酿一下感情,注意红色的字,坐直了,有感情地读。

生:(齐读)

师:老师希望大家要注意停顿。“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里要注意停顿,“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情感上有一个转折,这时就要注意停顿,声音慢慢地出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再想想与刚才的背影有什么不同?你们会有什么新的感受?(播放“读父亲信”视频)从这个短片,你们读出怎样的父亲?我们有想法就举手哦。不要看书。看了短片,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32:这个父亲很苍老。

师:还能用其他的词吗?有感觉吗?

生33:父亲经历了许多沧桑,觉得很高大。

师:高大?

生33:他妈妈去世了,但他克制住了,去送别儿子。但这里的父亲却很悲伤。

师:我们再来看看父亲这封信的内容。(出示课件:“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生34:这封信很悲伤,不仅向儿子报平安,也向儿子诉苦,告诉儿子,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他内心忍受着痛苦,向儿子报平安,但其实并不平安。

师:哪里看出来?

生34:“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从语法上看有问题吗?

生35:前面说“身体平安”,后面却说“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为什么?父亲写这封信时心里想些什么?

生36:父亲很久没见儿子,很想见儿子。

师:开头为什么报平安?

生36:安慰儿子。

师:后面为什么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

生36:希望儿子来看看。

师:以前父亲一直以山的形象出现,现在还是山吗?这种感情流露,除了父亲自己苍老了以外,还有什么原因?注意到了没有,文中其实有两个父亲。哪两个?

生37:一个是朱自清。

师:哪里看出来?

生37:“他惦记着我的儿子……”

师:儿子长大了,父亲可以放下担子,可以在儿子面前显出一点软弱。这是一位父亲在用宛转、含蓄的语气,向儿子诉说着自己内心感受。这时,朱自清作为父亲,也成了他父亲依靠的大山。请一位身材最高的学生来画一座山。

生38:(上台画)

师:确实比老师画的要高大。父亲这时候最想做什么?

生39:绕着儿子这座山的溪流。

师:这样,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爱的对话、爱的沟通。(画一条连接两座山的线条)父亲对爱的表达:中年时的坚强、老年时的脆弱。中年时,他给儿子希望,拿出朱红的橘子、紫红的皮大衣;老年时向儿子诉苦。儿子呢?我们来看儿子读了父亲来信后,他的感受是什么?(出示课件)“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你们能从“泪如泉涌”背后读出什么感情?

生40:对父亲的爱。

师:太抽象。包含哪些感情?

生41:爱。

生42:父亲把家庭的希望交给了我。

生43:非常悲伤。

师:你认为这是一种悲伤。你来说说。

生44:对父亲的思念、担忧。

师:还有别的感情吗?

生45:担心父亲身体。

师:已经讲过了。还有别的吗?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位男生,你来说,不要等老师叫你才回答。

生46:担心、牵挂。

师:女生有吗?女生情感细腻的特点可以发挥了。

生47:还有一种坚强的情感。

师:有这种坚强的情感吗?

生47:决心照顾好父亲。

生48:还有惭愧的心态。没有好好照顾父亲,年轻的时候觉得父亲迂。读“向脚夫讨价还价……”

师:觉得那时候自己太聪明,而父亲说话不漂亮。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48:反语。

师:说明对父亲并不理解。长大后,对父亲的一切一下子理解了。作者在文字里说只是写实,“写实”一词就关系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出示课件)“《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作品相比,有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在关键的地方,不像《春》《匆匆》《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却用比较朴素的语句,几乎全是叙述。这是朱先生向艺术的成熟高度挺进的标志。--《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我们就来研读文章最后的一段文字。 

师:大家一起读。

生:“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声音轻,后来干脆没了)

师:读的时候,脸上要带有感情。读出声音来。我们要学会大声地读出声音,大声地笑,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里有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你在这种朴实的语言背后读出什么来?选用一个词也可以。

生49:颓唐。

师:重音放在“如此”上呢?

生49:(读)“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看出朱自清对父亲的关心。

师:能否换个词?“关心”这个词太大,再小一点呢?当看到你的父亲到处奔波,很苍老时,你会怎样?

生49:父亲老了的时候,看到家境不好,心情就不好,压在心里,特别忧愁。

师:朱自清觉得父亲乱发脾气对不对?

生50:“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

师:这很自然吗?你上课睡觉是因为昨天看书太晚,自然睡着了。自然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生51:理所当然。

师:这也是一种理解,认为父亲的所作所为很正常。如果你的父亲也这么苍老,你会怎样?会心疼吧。这种朴实的语言,表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深理解。设想一下,这时候的朱自清会对自己儿子大发脾气吗?

生52:不会对儿子发脾气。

师:我们来看看朱自清的儿子对父亲是怎样评价的?这是朱自清百年诞辰时,有人访问朱自清的儿子,朱自清的儿子有个总体评价。(出示课件)读出点什么了吗?有感觉了吗?我很想听男同学的看法。

生53:我读第一句。(读)“父亲四十多岁以后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小孩子都不敢惹他生气。然而父亲依然是那么谦虚,连让我们帮他做件小事都要用‘请’字。我长大以后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光,才体会出他那时的暴躁实在是因为心头压了太多东西,国事、家事、身为一个文人的种种心事,使他受了多少折磨啊!--朱思俞(小儿子)”我想,小时候,父亲很暴躁,是因为父亲的心灵在受折磨。

师:你知不知道朱自清的其他材料?不知道?老师建议你课外多查些资料,深入了解朱自清。

生54:我的父亲会发脾气,生活压力大。我比较怕父亲,也理解父亲。

师:你是一位好儿子。你的感受呢?你先读一读。

生55:(读)“我每次读到《背影》这篇文章,眼前就好似有一个蹒跚、辛劳的父亲的背影,只是这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自己的,所以更加瘦弱憔悴。 --朱闰生(大儿子)”。

师:大家一起读。一定要有感情地读。

生:(齐读第二句)。

师:“过去在父亲身边时隐约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多年后才渐渐的理解了,而这正是父亲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朱乔森(三儿子)”儿子的儿子读《背影》是这样一种感受。这种对儿子的爱叫什么?叫理解和传承。有个词比传承更好。对,这种爱也叫延续。我们看一下,朱自清的父亲读了《背影》后,又是怎样的感受?(出示课件,读)“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

同学们,我们只用一节课来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用一生来读。我们小时候往往不很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甚至与父亲对抗。而当真正感觉到父亲的爱时,父亲却已经渐行渐远。朱自清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感受到了儿子对他的爱。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背影》。(播放音乐):“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离别就要来了/话怎么说呢/眼看天气秋了/叶子在哭了/转身是背影了/你就进了往事了/我知道这以后/以后的以后/可能再见不到你了/只是那时候/极不愿意承认这念头/于是你转身后/转身了以后/那背影在这么多年以后/还能够鲜活的/在我的眼眶中微微颤抖/微微颤抖”

 

刘莉莉

【赵群筠的背影实录 (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优秀04-19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01-25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反思09-06

《背影》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3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通用11篇)09-28

《为人民服务》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09-30

《背影》(第3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09

《雪》课堂实录(粤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07-21

《劝学》教学实录06-16

八年级上册写景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