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案教学的一点心得
师大附中 张蕊
大多数人都是喜欢排斥新事物的,因为习惯的力量太庞大了。学案教学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年,我不是有个性的人,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案教学离我很近,我学习了“学案”相关的很多内容,还和名师们一起编写了学案,自己也尝试着上了学案课。可我与学案教学却又似乎阻着山、隔着水。
是什么触动了我?
是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吐沫星子四溅的讲课场景和学生昏昏欲睡、表情麻木的毫无反应;是老师挑灯夜战、精心备课和学生一问三不知一脸茫然的表情。老师一厢情愿的时候总是居多,可如果到了高三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仍是老师的一厢情愿,那就是我们的悲哀。
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高考病句专项是学生的心事。没复习之前觉得每个选项都是对的,复习完之后,又感觉每个选项都是错的,因而就把它作为运气题在考场上赌一把,用学生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纠结”。我打算从这个难点突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设计了一份《高考前病句知识点巩固》学案,试图有所改变,有所收获。
虽不能说是惊喜万分,但至少柳暗花明。这让人欣喜、兴奋,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堂课从学案的设计上,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小火花。
第一,学习目标在学案上的体现。我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对已做过题的分类整理,达到熟练运用所掌握的标志来辨析病句的目的。学习目标使得课堂目标明确、指向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不再在是盲目的被动接受。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会有效地调节精神的关注点,张弛有度,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吸收。
其次,是学案上的方法指津。学案教学倡导先学后教,甚或是先学后引导。高三最后的复习课,我们完全可以把提纲挈领的知识点罗列在学案上,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就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我在学案上罗列了病句需要关注的十个标志(1、看数词 2、看并列 3、看提承 4、看否定 5、看表意 6、看代词 7、看关联词 8、看介词 9、看成分10、看句式)。让学生首先有知识点的系统的方法储备。
再次,学案让习题更典型。学案上所有题都是从学生一轮复习做过的题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三组题的难度不断加大,有比较简单的看数词到标志性较强的“和”字类病句,再到学生很头疼的的看介词。最后的实战演练是根据本节课内容所需,重新组合历年高考题,做到习题少而精,真正为课堂服务,而不是盲目的大量做题。
最后,温暖的人文关怀。我在每组题后都跟了一句话,“一起热热身吧!继续努力哦!再坚持一下!”还附有温馨提示,“请回过头关注一下,你找到标志了吗?”“别忘了带上你的武器!”。当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老师除了在知识上进行引导,还可以在情感上给予关怀,尤其是在高三最后阶段,学生更需要精神动力。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师,尤其是自己带的班,正好借用学案,给学生鼓鼓劲,加加油。学案的最后还有教师寄语(在艺术创作中,第一个意念最佳;在其它的事情上,反复思考的结果最好),寄予了我对他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做一个会思考的人。也正好与课前的每日一句话(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相映成趣。
当然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出色”表现。
我曾看到同事写的一段文字,“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整个课堂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身影,都是教师挥汗如雨的风采,都是恨不得倾囊相授的热情。我们从不否定教师的敬业精神,也积极鼓励教师的倾囊相授。只是,在热情的火焰下,我们作为教师不自觉的烧掉了太多的珍贵却无法挽回的东西--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能力”。这节课我看到了那久违的东西。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没有动起来,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创设这样的环境。而学案教学就可以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一个好的学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对他将要学的东西做一了解,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提醒自己在课堂上要弥补漏洞,加强弱项。
自学园地,课堂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三组题。这三组题涵盖了本课所有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继续查漏补缺的工作。不是做完题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为做题而做题。我要求学生每完成一组题,就对高考中病句出现这个知识点的规律进行总结,把自己思考的结果首先呈现在学案上。然后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帮助,逐步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切实动起来,真正做到发现自己的问题。一堂课上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却可以做到每个学生都去思考和发现。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告诉学生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简单的内容,教师只是提示、补充,只有在难点,才进行略微的点拨。
学以致用的核心是用,所谓举一反三。而我们的学生在长期被动的灌输下,则养成了能听多少是多少,听完了就完了的坏毛病,忘却了会用才是学会的唯一标准。实战演练,就是提醒学生,讲过的方法(三个标志)必须运用到做题中去,才能应对高考,提高正确率,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做对的学生,会有成就感,认为老师说的是对的。做错的会反思,应该听老师的话,这也是让学生自悟的一个过程。
攻克了这一难点之后,我想到了高考中其它知识点的突破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样扎扎实实的一点一点积累,从而让学生学方法、用方法。
尤其是在二轮复习时,利用学案可以形成高考专项知识清单。在每一张学案上,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即应对高考必须掌握的内容,提炼关键的知识点,精选典型高考例题。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技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每一张学案都是学生个性化的知识整合,并且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升,同时为第三轮复习做套卷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到了高三,甚至说是到了二模,才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是晚了。如何在高一、高二,或者初中、小学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张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案教学的一点心得】相关文章: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听钟启泉同志的《〈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专题报告有感(网友来稿)04-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海著名中学特色教育观摩考察汇报材料04-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谈《毛遂自荐》中的人物刻画(网友来稿)04-14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幸运52看交互式课堂的设计 (教师中心稿)04-14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幸运52看交互式课堂的设计 (教师中心稿)04-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心理学的三大效应指导高考作文的写作(网友来稿)04-14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06-29
《猫》教学案04-14
学案教学反思04-20
《过秦论》教学案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