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成语教学》 论文
摘 要]
为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本课题运用讲授法、练习法、测验法等方法,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实验。经过一年时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实验班学生的运用成语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高中生大多由于平时阅读面狭窄,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不能正确的把握成语的用法,导致考试时成语题出错率高,得分率低的现象。而教师也常常在教学中忽视成语的重要性。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讲解成语的相关知识和进行一定数量的成语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成语的相关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成语,在说话和作文时能正确运用成语。
(二)理论基础
本实验的理论基础,一是成语的相关知识,二高考考试大纲对成语考点的要求,三是成语考试的答题技巧。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
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 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 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2、辨析成语的形、音、义
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形也就容易解决了。“走投无路”中的“投”,是投奔的意思,不能写作“头”;“旁征博引”中的“征”,是寻求的意思,不能写作“证”。
如何辨析成语中的形、音、义呢?
首先,要防止望文生义。在四字成语中,每个字都是意义单位,但它们之间决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 整体,它的意义是概括的,因此不能单单按字面理解。如“高屋建瓴”中的“建”,是倒水、拨水的意思。这 个成语的意思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
其次,要细细辨别同形异义词。有些词,在不同的成语中有不同的含义。“毫厘不爽”中的“爽”是“差 错、失误”的意思,而“爽心悦目”中的“爽”是“舒服、轻松”的意思。“投笔从戎”中的“投”是掷的意 思,而“情投意合”中的“投”是迎合的意思。“五体投地”中的“体”是身体的一部分的意思,而“身体力 行”中的“体”是体验的意思。
3、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分析掌握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造句 功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与词组是相同的。它的结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高瞻远瞩、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分门别类、博大精深。
偏正关系:中流砥柱、揭竿而起、默默无闻、得意忘形、痛不欲生。
主谓关系:言者无罪、短兵相接、鞭长莫及、胸有成竹、鹏程万里。
动宾关系:置之度外、包罗万象、粉饰太平、混淆黑白、崭露头角。
连动关系:拍案叫绝、负荆请罪、刻舟求剑、量体裁衣、饮水思源。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调虎离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化险为夷。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
在并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灸”是偏正+偏正 ,“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
4、赏析成语的文言特色
绝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因而保留了许多文言特色。
有的成语保持了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特点,如: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鼓作气”、“衣冠禽兽”,名词作使 动用法的“汗牛充栋”、“祸国殃民”,名词作意动用法的“草菅人命”、“幕天席地”,名词作状语的“天 长地久”、“草行露宿”;动词作使动用法的“闭花羞月”、“生死肉骨”,动词作意动用法的“是古非今”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扬长避短”、“拈轻怕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厚此薄彼”,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的“丰衣足食”、“光宗耀祖”,形容词作意动用法的“不远万里”、“不耻下问”等。
有的成语还具有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式的“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 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状语后置句式的“持之以恒”、“重于泰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运筹帷幄”等。
5、品味成语的修辞手法
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成语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怀瑾握瑜”、“望穿秋水”、“铜墙铁壁”运用了比喻,“青梅竹马”、“布衣之交”、“蓬筚生辉” 运用了借代,“饿莩遍野”、“铺天盖地”、“囊括四海”、“怒发冲冠”运用了夸张,“满招损,谦受益”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用了对偶,“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是可忍,孰不可忍”运用了反问。
有的成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雷声大,雨点小”就同时运用了比喻、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6、探究成语的出典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出典,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神话 、寓言、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夸父追日”来源于《山海经》上记载的古代神话,“狐假虎威”和“揠苗助长”分别来源于《战国策》 和《孟子》所记载的寓言,“睨柱吞赢”和“图穷匕见”分别出于《史记》、《战国策》所载的关于蔺相如和 荆轲的故事,“世外桃源”和“海阔天空”分别出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唐僧玄览的诗。
7、指导成语的运用
学习成语在于运用。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 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中学语文课中的成语,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有机地同课文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成语教学应该从学生 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与其他语文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8、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例7:①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②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例8:①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②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10: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年全国卷)
(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3: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5: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②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
例16: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②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应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开朗”“粉墨登场”“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9、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具体地说,就是: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
(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全国)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92全国)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5)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全国)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95全国)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 想象力、(91全国)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苦衷要告诉我一样。
(3)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4)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5)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例如:
(1)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4)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验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三年来,我们坚持“整体设计,重点突破,骨干引路,分层推进”的教育科研实施策略,采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小学生创造性品质培养”的研究,从而加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小学生创造性平治的基本特征、培养方式和教学策略。同时,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加强了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改变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创造习惯。
三.课题实施成果
1.学生加深了对成语的了解,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
2.能把所学的成语正确地运用在作文练笔中。
3.在考试时,成语题的解题能力增强,得分增高。在本期半期考试中,高2011级3班的得分率由原来的36%提高到63%;高2011级10班的得分率由原来的51%提高到76%
四.本课题研究中所用的理论书籍、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初高中《语文》课本十二册
3.网对络上其他相关的成语教学教研文章、相关习题。
4.《高考考试语文大纲》
罗小平
【《高中成语教学》 论文】相关文章:
成语教学反思02-02
高中议论文05-21
[经典]高中议论文07-06
议论文高中07-16
高中议论文11-10
高中议论文优秀01-25
高中议论文素材03-07
优秀高中议论文12-28
高中优秀议论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