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后人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
(2)背景 :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3)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一、诵读课文
1、听范读(一读)
要求:听范读的时候听准字音,断句,尽量模仿默读。并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 )然开朗 屋舍俨( )然 阡陌( )( )交通
黄发垂髫( ) 及郡下(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
刘子骥( ) 便要( )还家 邑( )人 诣( )太守
2、学生自读课文(二读)
要求:自由朗读,放开声音,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要读出节奏。
3、全班齐读课文(三读),尝试背诵课文。
二、掌握以下重点的字词句意思。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句子: 古义: 今义:
交通 句子 : 古义: 今义:
妻子 句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句子: 古义: 今义:
无论 句子: 古义: 今义 :
不足 句子: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3)通假字 便邀还家 通 , 。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文意,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第二课时
根据故事的线索,可把本文分成几个层次?思考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写
第二部分(第2~3节):写
第三部分(第4节):写
第四部分(第5节):写
二 、问题探究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林?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渔人在桃花源中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对渔人有什么反应?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5、渔人偶遇桃花源, “处处志之”,但最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三、体会思想主旨: 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创作背景,谈一谈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当堂检测
一、文学常识考查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__,名____,字___, (朝代)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文章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桃源,________桃源,_______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二、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题目。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下列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3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5.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词语是:
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7.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 8.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文段,然后做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
陆树仁
【《桃花源记》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幽径悲剧》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6-14
《大道之行也》导学稿(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20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背影》(第3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09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
《藤野先生》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