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索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
李文刚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作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建构主义理论,便有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基于这种理论体系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在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
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8]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那么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呢?
①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基本要素。
⑵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1][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新的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创设社会情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能非常逼真地模拟出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提供给学习者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即能完成多方面的意义建构。
⑶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1][8][5]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⑷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2]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资源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⑸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3]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利用各种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样的思想,要作全新的处理。例如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对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作精心的设计。现在由于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种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相反,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则成为急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⑹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9][12]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结点。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它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但是,在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我们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的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教师围绕这些内容为所要完成的意义建构精心准备各种所需的信息源和信息载体,然后再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学习要求的。
(二)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但是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心理学而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个中缘由固然有学习理论的流行必定滞后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的流行这样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九十年代以前社会上还缺乏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例如: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的虚拟现实技术恰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协商”与“会话”: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协商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少数场合用文字)作媒介,这就要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必须要有语音功能,即要用多媒体计算机才能支持。与此同时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前所述,协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群体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即真正完成意义建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网络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层次丰富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在互相交流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完成意义建构的成就感,促进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无穷动力,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有较大的发展,加上Hot Java的出现使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进一步融合,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将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条件也就日趋成熟。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不良偏向
⑴忽视教学目标分析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存在一种偏向,即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⑵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ID研究中出现的第二种偏向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认真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必须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演员”改变为场外的“导演”(演员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
⑶忽视自主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少人却由此得出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如何设计出适合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本身反而被忽视了。
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例如教师或辅导员)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但更应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设计,因为缺少这种自主学习,就是有再理想的学习环境,意义建构也无从说起。
以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的观点为例,他就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在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中[9],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简称CLE)的最新模型,该模型由六部分组成:
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
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与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
信息资源: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②会话与协作工具: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③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 该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支持:
④建模策略:建模是CLE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建模:显性的行为建模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模。行为建模用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执行哪些活动以及如何执行这些活动;认知建模则说明学习者在从事这些学习活动时应当使用的推理方法。提供操作实例就是“问题求解型”行为建模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认知过程的建模要复杂一些,为此要对各种学习活动中的思考过程事先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以便从中提炼出能帮助学习者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推理结构。
⑤教练策略:正确的教练策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观察、指导学生的操作并提供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还可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出中肯的建议。教练的最重要工作是监控、分析和调节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发展(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⑥支架策略:这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见,Jonassen对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放在学习环境的设计,并从该模型所包含的六个组成部分出发,从六个方面对CLE的设计展开了详细论述。而对在此环境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提供了三条教学策略予以支持,有关论述也比前面关于CLE设计的简略。显然,这是没有把“自主学习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的本末倒置作法。有的文章甚至干脆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3],这就走得更远了,它完全忽略了自主学习设计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关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偏向。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目前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近年来在中小学进行的试验性研究的实践,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方法与步骤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法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等多种。
2.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Internet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3]: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包含“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同时,哪些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上出现学习困难,教师应在课前作出充分的估计,以便让不同的学生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
4.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1)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5],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从而达到相同的学习目的。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认真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事实上,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更不一定要局限于已有的经验。从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教学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不少非常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以实现自我反馈为例,在我们自己的教改试验研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历来有200多个疑难汉字。这类汉字或者是因笔画相似容易混淆或者是因笔画繁多难以记忆,造成难写、难记、难认。不少语文教师反映,对这类疑难字,在一个学期中通过课堂讲解或是批改作业往往纠正过五、六次,可是到了期末考试还总是有15%到20%的学生会写错这类字。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们作了一个试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老师讲解完疑难汉字的读音、笔画及字义以后,不仅让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出来,还要让学生立即用认知码把这个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去。由于认知码对汉字的拆分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识字教学规律,如果学生对疑难汉字的字形或笔画辨识有误,则屏幕上不能正确显示该生当前输入的汉字(没有显示或是显示出别的汉字),这就等于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你对该汉字的辨识有误,请仔细观察该字的字形及笔画”学生得到这个反馈以后,必定会认真考虑:为什么别人输入的对,而我输入的错了?从而去主动检查和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加以纠正并重新输入,直至得到正确的显示为止。这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无须教师介入。通过近万名学生的试验结果证明,运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到期末测试,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正确掌握上面所说的疑难字。为什么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讲解(或批改)五、六次仍有不少学生掌握不了,而用新方法教学,却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去纠正,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很快学会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而后者则采用能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
5.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协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例如中小学的语文课上,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当堂进行看图作文或命题作文,然后在课堂的后半段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进行全班性的评议交流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事先只确定了一个目标--通过集体的评议交流来促进全班的作文学习,而具体的评议内容即学习主题在事先并不清楚。
对于第一种情况,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事先并不知道主题,这时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忌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自主学习的能力;
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7.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多数原始资料出自“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http://www.nrcce.com)
[1]我的期盼 我的梦! (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徐章英 顾力兵)
[2]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现代教育思想的正确体现(曲阜师范大学电教系 李艺)
[3]技术,理论,与教育革新(作者待查)
[4]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
以下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的文章
[5]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6]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7]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
[8]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9]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索】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09-04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6-09
《影子的探索》教学反思05-02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总结03-24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03-24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总结05-07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04-11
自主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构想09-10
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10-26
碰壁--点拨教学模式及其内涵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