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8

时间:2024-07-23 21:41: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现代文阅读8

 ○1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这就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之后,进行整体思考,理清文中的人物、事件、道理之间的关系,剖析文章的脉络结构,弄清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整体感知也是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如2005广东卷大阅读《壶口的黄河 》第19题,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支撑这一观点的信息分布在全文之中的不同段落,只有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旨之后,我们才能准确地从文章的第5、6、7、8自然段分别概括出如下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 

高考现代文阅读8

○2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概括。文体不同,作者观点、态度的表现方法也不同。如记叙文中,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文中,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但其中也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而文学作品的语句多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并且不避夸饰之辞,因而作者的观点态度较含蓄,只有通过对事件、人物、意境等的深入分析,才能把握。 

○3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段,点睛之笔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方法来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如2005北京卷小阅读《戏剧与戏曲》第17题:作者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这是一篇说明性文字,但我们不难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关键段是第5段,此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为“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这样就不难得出结论(答案):不赞同。因为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4善于通过文中的隐含信息的挖掘来分析概括。有的文章开门见山,观点态度十分显豁;有的文章含蓄曲折,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只流露在字里行间,有时分散在多处说,这时我们就必须善于捕捉隐含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如2005天津卷大阅读《看树》第19题: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这是一篇表意含蓄的文学作品,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依次在2至5段写了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并且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只流露在字里行间。精读课文,抓住隐含文中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句子或词语,如第二段中“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 “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不难概括出:心灵得到净化。第三段中“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不难概括出:心情昂扬振奋。第四段中“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不难概括出:得到自我完善的启迪。第五段中“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不难概括出:激励自己坚毅执著。 

○5.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作者的出身、时代、经历、民族、国家、信仰对作者文章的观点影响也很大,因此在分析作者观点时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还要善于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的分析来把握作者文章的观点。具体说来就是在速读文章之后,考虑:①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②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什么道理,给了我什么有益的启示?第一问需进行客观分析,第二问要寻找自我感觉,两者的结合点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要点句。 

这些语句,议论文常在开头(即论点),散文常在文末(所谓卒章显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抓议论抒情句。 

抓住记叙类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段),便是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充分理解议论性词句的含义,因为它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和。如《内蒙访古》:“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文中在描写之后的抒情和议论,结合课文不难体会到,作者表达了对历史上民族间关系紧张、战争的深深遗憾之情,以及要珍惜民族间感情、团结和睦的观点。 

○3从反证和烘托中体会。 

有时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表现得更鲜明往往用一个方面的情况去跟另一个方面进行对照。比如,议论文中,常用对比论证使正面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记叙文中常用侧面的陪衬、烘托来加强正面人、事、物的表现,说明文中也有比较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从反面论证的文字或起侧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认识体会作者的正面态度与观点。 

○4从遣词造句中体会。 

文章不是无情物,行文中一定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词语的色彩,褒义词或贬义词的使用往往表现着作者的褒贬。 

○5从描写的形象体会。 

正如京剧中人物的面谱,贬褒一眼便知,在人物的描写或景物的描写中,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褒贬感情。如前面提到的对秋天阴山景色的描写,不难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又如《祝福》中对柳妈的描写“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从中也不难体会出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情,尽管只是淡淡的。再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卧室的描写:“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从划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的厌恶、讽刺是很鲜明的。 

○6要抓“人”

 史传文是为人物作传的,表现人物就是作传的意图。因而要紧扣人物性格品质这一主线,给其定位,对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

○7要抓“事”

 要分析文章的内容,在分析中把握住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就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就要分析某个事件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要分析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就要分析把握事件本身能够说明的问题以及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的观点态度。

(5)概括的特征。概括要注意几点:

○1角度要恰当。分析题干的命题指向,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答题的恰当角度,问什么,概括什么。

○2内容要全面。要从整体出发,认真分析全文,不漏掉关键内容,对内容的概括要全面,不犯以偏赅全的毛病。

○3术语要准确。在回答问题时要使用正确的术语。但也不能只用术语而不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表述要精练。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但具体的表述要用准确的语言,做到简明、精练。

一篇文章要通过叙述、论述、说明等方法客观地表现出中心,还有作者在表现这个作品时反映出自己的观点、认识的倾向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倾向性”。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1)相关的概念

○1所谓推断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合乎原文事理、情理地推测,对文中未有的信息(如事物发展趋势、结果等)进行推测和判定。保证推断的结论严密可靠,关键在于把握住信息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条件、因果、递进、承接等)。推断就是根据文章中已经明确表述的信息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测,从而获取文章里未曾直接表述的有价值的信息。

○2想像是指在原材料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乎原文内容的事理、情理的发散或延伸,得出符合原材料事实或情感的结果,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具体的形象。推断和想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是对是否真正读懂材料的进一步检测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推断是逻辑思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而想像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等特点。想象则是把文章中已有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或者拓展延伸从而创造出新的具体形象。

从近年命题情况看,推断有归纳概括性推断和理解性推断两种;想像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像和拓展性想像两种。推断要有根据,不可主观武断,原因(条件)与结果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想像要合理,合乎事理、情理。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和合理的想象得出结论。一个考生据文推断和想象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这个考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做现代文阅读题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断和想象:

①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和想象;

②根据关键词语进行推断和想象;

③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断和想象; 

④根据人物身份进行推断和想象; 

⑤根据文章立意进行推断和想象; 

⑥调动课外知识帮助推断和想象。

 

罗小平

【高考现代文阅读8】相关文章:

高考现代文阅读1909-16

高考现代文阅读临考指导09-12

现代文阅读的途径10-13

契诃夫《乞丐》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7-03

《天嚣》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0-27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林清玄作品06-08

老人与牛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7-02

小人物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0-30

李培俊《橘子》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8-30

患难之交毛姆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