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有瑕,瑕不掩瑜--简评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

时间:2022-04-14 09:23: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碧玉有瑕,瑕不掩瑜--简评2012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碧玉有瑕,瑕不掩瑜--简评2012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尘埃落定,试题公布于世。细细揣摩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觉得它有精彩之处,也有不足之点。打个比方说,它是一块漂亮的碧玉,但同时又有一些瑕疵。简言之,碧玉有瑕,瑕不掩玉。

    就碧玉而言,主要有三点:

   题型稳定。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沿用过去题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呈现出稳定的局势。语言文字运用题,无论是拼音题,还是成语题,都在意料之中。文言文阅读题,都是常见题型。先是判断词语解释的正误,后是选择全都表现人物品格的一项,再是判断内容概括和分析的对错,最后是三道翻译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先考查小说环境特点,后考查人物性格,再考查句子含义,最后考查故事情节。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先考查概括内容要点,再考查段落的论述层次,最后考查对观点的理解。作文题,仍是老格式:先材料,后命题,再要求。总之,无论语基题、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题型都非常稳定。如此稳定的题型,轻车熟路,有助于考生发挥,有利于达到最佳。

   富有变化。在整体稳定的前提下,讲究题目的变化。读音选择题,每项词语组合采用二二式、二三式和二四式,不像以前几乎不变,总是四四式,给人一副老面孔。选择成语填空题,虽然别的省份已经用过,算不上新颖,但从江苏自主命题以来,还是第一次。与前些年相比,还是属于有变化的。名句名篇默写题,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考查最平常的句子,不像前些年那样,专考容易出错的句子。诗歌与文章的句数各占一半,平分秋色,不像过去诗歌占两句,文章占六句。作文命题,虽然仍是材料+命题+要求,但以前的材料都是提示语,今年的却是纯粹的材料。虽然材料也很典型,但只暗示思维角度。如此说来,也体现出变化。

   注重创新。整个试题追求新颖,着意创新,讲究独创。比如第3题,要求阅读材料后,挖掘出深层含意。此题为前些年所没有,很有创新成分。应该说,颇有新颖性,拥有独创性。又如第4题,要求阅读漫画,揭示形象意义。将漫画与表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题型。应该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独创;可以说是增加了高考题型,丰富了试题题库。再如第14题,是考查小说情节作用,但仔细推敲,是考查没有太强情节对表现小说内容的作用。应是在考查情节上另辟蹊径,表现出一种创新。还如第16题,考查第三段的论述层次,体现了考查的深化。往年从面上考虑,只考查整个文本的层次;今年从点上着手,突破以前的框框。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创新。

   从瑕疵来说,不外乎三点:

   考查重复。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同一方面,出现了多次考查的现象。像考查含意,就是如此。虽然第3题、第4题题型并不相同,前者考查阅读文字把握深层含意,后者考查阅读漫画揭示形象含义。表面上看,也没有什么重复,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考查深刻含义,或者说,都是考查深层含意。如果两题中只考查一题,那就绝妙多了。还有第13题,考查小说结尾句的含意。严格地说,与第3、4题也有重复之嫌,不算是最佳。当然,最为明显的,要数重复考查作用。第13题考查小说结尾句的作用,第14题考查没有太强情节对表现小说内容的作用,第17题考查画线句对论述“笑的价值”的作用。前面两题是同一文本,两次考查作用;前后三题是不同文本,三次考查作用。似乎不考查作用,就无法命题;真是有些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了。

   选文欠佳。一是选文陈旧。小说选文是《邮差先生》,写于1942年。1942年正处于抗战时期,可《邮差先生》却与抗战毫无关系。可以说,考生对小说背景不是很了解,很熟悉;对邮差的概念,恐怕也不是很清楚,很理解。无论怎么说,选文总是太陈旧了。二是选文不妥。论述文本是《笑的价值》,是英国的论文。虽然可以体现中外结合,表现选文的典型性;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和中国人不同,常常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如果遇上拙劣的翻译家,那翻译的作品就会很蹩脚。如果拿蹩脚的来考查,那就甚为不妥。所以,选取外国文本,不是最佳选择。三是选文偏短。诗歌鉴赏选文是《梦江南》,只有27个字。总的感觉篇幅太短,平台不够。事实上,诗歌鉴赏选文宜于选七律,或者选两阕以上的。如果要选七绝或单阕的,那最好也是两首比较。

   作文偏体。虽然在要求中明确规定文体自选,但细细推敲,明显地是偏向于记叙文。因为忧与爱是关系型命题,必须表达二者关系。而要阐述二者关系,是议论文的瓶颈,是议论文的难点;或者说,是议论文的最大关卡,是议论文的最高难度。如果说写议论文难,那写关系型议论文就难上加难。自然,考生很难写出,更不用说出彩了。而要表现二者关系,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与议论文相比,难度要减少很多,上手要容易许多。在记叙文中,如果略微体现关系,那就胜利在望;如果稍加点拨关系,那就大功告成。所以,相比较而言,写记叙文相对容易,拿切入分易如反掌;写议论文相对很难,拿及格分都不容易。可见,在文体上是跛足的,当然算不上好文题。由此,也就不尽公正,不够公平。

    成语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然,同一份试题,仁者会见到仁,智者会见到智。本人愚拙,既算不上任者,也算不上智者;所见未必是仁,所说未必是智。必然是一孔之见,未必的当;肯定是一家之说,难免偏差。虽然如此,但希望抛砖引玉。衷心期待命题人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诚期待来年试题碧玉无暇,更为完美。  

           

             

陈祥书

【碧玉有瑕,瑕不掩瑜--简评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相关文章: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指瑕04-14

2003年语文试题(全国卷)指瑕(教师中心稿)04-14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的三处败笔04-14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评析04-14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古诗鉴赏题分析(网友来稿)04-14

200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评析(网友来稿)04-14

江苏高考填志愿方法有变04-14

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分析(待定稿)(网友来稿)04-14

200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几处失误(网友来稿)04-14

高考语文试题解答技巧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