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言字词的翻译尽在"加"与"减"之间 教学总结(七年级上册)
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是一个难点,而其中解释字词又是难点之中的难点,令许多老师感到棘手。但是通过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探索,觉得文言文的翻译教学并非是不可突破。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人认为文言文的翻译教学要还学生和文本的真源,让学生真正做到置身于教材中和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这样就会降低翻译教学的难度,避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相情愿”式的灌输教学,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其实文言字词的翻译就在“加”与“减”之间,我权且将自己摸索的这种文言字词翻译教学方法叫做“加减法”。本人就以在《童趣》一文中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在“加减法”文言字词翻译教学中获得的点滴之悟。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看了书下的注释。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翻译这篇课文。大家说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翻译好呢?
生(齐声的):首先我们自己翻译,然后由老师订正。
师:同学们的建议很好。不过老师为了提高大家翻译的效率,我们分组进行,一个大组的同学翻译一段。请同学们在翻译时,注意总结翻译文言字词的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是怎样翻译的,如果你在翻译时有问题尽管提。
生1:老师我有问题,"余忆童稚时"的"余"字怎样理解?
生2:"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故"字是什么意思?
师:这两个同学敢于提问很好,而且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查查字典,这两个字在字典上有哪些解释。看谁先查到?(学生分别开始卖力的查找起来。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了。)
生1:"余"字有五种解释,它们分别是"①我②姓③剩下④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⑤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
生2:"故"字的解释有七种它们是"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故意、有意④所以、因此,⑤原来的、旧的,⑥朋友、友谊,⑦死亡"。
师:上面的两个同学查字典的速度真快,让我们用掌声表扬他们。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换意见,"余"和"故"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分别应该是哪一个呢?
生1:我认为"余"字应该是"大多数"的意思,因为文中讲的是大多数时候都能感受到物外之趣。
生2:我认为"故"字应该是"原来"之意,因为文中讲的是"我"童年时的故事。
生3:我觉得第一个同学的"余"字讲错了。它的意思应该是"我"。因为如果把"余"字解释为"大多数",第一段就连一个主人公也没有了,根本就不知道讲的是谁。为了使文意完整,所以"余"字应该是"我"的意思。
生4:第二个同学解释的"故"字不恰当,因为"故时有物外之趣"与前一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故"字应该是"原来"之意。
师:听了以上同学的辨析,大家认为哪些同学是对的呀?
生:(沉思片刻,齐声地)第三个和第四个同学说的对。
师:(肯定,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对啦!同学们实在是太聪明了,大家看这两个字是不是很好解释呢,只要我们动脑筋,会想办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齐声的)是!
师:我们刚才翻译"余"字和"故"字时所用的方法就是"换字法"。根据词语所在句子的语言环境,用最符合这里语境意思的另外一个字来解释原文里的字的方法就叫做"换字法"。这种方法也实用于其他类似的词语翻译。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小黑板出示练习题: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A、徐喷以烟 B、以丛草为林 C、二虫尽为所吞 D、盖一癞虾蟆 E、方出神。生完成字词解释,然后老师更正答案。)
师:我们在运用"换字法"时有一个"猜译"的过程,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翻译课文的第一段。(然后老师抽生译并更正)
师:同样我们还有另外一种翻译字词的方法,叫做"加字法"。就是用原文的字组词,看哪一个词语的意思在这里最接近原文语境中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就是原文中那个字的解释。比如"果"字,我请一些同学来组词,尽量多说一些。
生1:果树,果实,结果,苹果(老师板书)
生2:如果,后果,果断,果然,水果(老师板书)
师:好,我们就组这么多词。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语境看一看"果如鹤唳云端"中的"果"字应该是哪个解释呢?
生:(异口同声地)果然!
师:恩,大家说对啦,看来大家比较充分地领会了这种翻译方法了。下面请同学们把第二自然段独立翻译出来。(生译第二段)
(第三,第四自然段均按以上方法指导学生翻译、、、、、、)
总结:
在运用“加减法”进行文言字词的翻译教学时,本人获得如下收获。
第一、老师首先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只须点拨和引导即可,而不必照本宣科似的逐字逐句的去给学生翻译出来。
第二、重视方法与过程的教学,学生有亲自的参与和体验,才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在本课教学中,并不急于求成的把什么知识或什么方法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取。这样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自然就水到渠成,不用老师再多讲什么,学生自然就会牢固掌握。
第三、老师要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课堂中,每一个环节上,老师都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赏,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老师负担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讯地址:四川省射洪县官升镇中
邮编:629224
工作单位:四川省射洪县官升镇初级中学校
联系电话:15982579101
电子邮件:xujiajun68719181@126.com
白垩纪胡杨
【文言字词的翻译尽在"加"与"减"之间 教学总结(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加与减的教学反思10-21
《加与减》教学反思10-23
《加与减》教学反思07-03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6-16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7-23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9-06
数学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6-22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8-19
《加与减》教学反思(集合15篇)07-03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5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