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阅读技法讲解--小说阅读之结构
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技法指津
结构通常与情节并称为情节结构,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
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类型有6种,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由于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受字数的限制,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成为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篇幅较长的小说,一般截取某一个片断、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 因此,考核较多的是线状结构,即对文章线索的考核。小说线索分单线和复线,明线和暗线。单线结构即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双线结构即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加丰满,更加充分。例如:《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线索的作用一般是: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有的行文线索能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
小说情节结构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
对情节的考核,常见的命题方向有以下四种:分析文章结构的技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总结情节的作用。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法
⑴分析小说的题目作用。作用:题目是线索,贯穿全文;题目点明主题,有象征意义。
⑵分析小说的开头。作用: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小说的主题。
⑶分析小说的结尾。
①“欧亨利式结尾”。从结构安排上看,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这种结尾好处是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⑷分析文中的某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展现。
2、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⑴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⑵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常见的作用有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明题意;起线索作用。
3、概括故事情节
这种考试类型一般有以下两种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总结情节的作用:
常见作用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病 人
晴草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选自《微型小说选》
问题
1.在第三自然段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3. 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 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解析
第一题考核段落的作用。中间段落一般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展现。这里起到承接过度的作用。第二题考核分析概括能力,抓取主要词语进行简洁概括,才能言简意赅、准确精炼。第三题考核结尾段落的作用,此处属于“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一类,这种结尾好处是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第四题用意在于分析小说的题目作用。“病人”既是文章线索,点明了主题,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
答案
1.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2.四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着精神病人。
3.人们没有正确的看待她的行为,而认为她是一个神经病,对关门女士的话信以为真,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如今这种冷漠关系的嘲讽和鄙视,这些道德上缺失的人才是真正的神经病。
4.文章以“病人”为题,故事的主人原本就是一个病人,一方面她热心助人却被别人看作是病人,另一方面指那些冷漠自私的人才是真正的病人。
【阅读技法讲解--小说阅读之结构】相关文章: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04-14
小说阅读鉴赏指要(网友来稿)04-14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阅读答案03-07
分析小说结构概括小说的主题教学设计01-07
我的阅读--从功利阅读到快乐阅读04-14
高考小说阅读题常见提问形式及答题格式总结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