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初一语文新教材旧毛病琐谈(网友来稿)

时间:2024-10-19 21:18:4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初一语文新教材旧毛病琐谈(网友来稿)

李正兵    陈立宏   陈利君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初一语文新教材旧毛病琐谈(网友来稿)

(湖南华容县注滋口镇隆西中学  414207)

         新编初级中学语文教材,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无疑将对新一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金无足赤,碧玉也有微瑕。在我看来,新教材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旧毛病(旧教材中就已经存在),我觉得有必要提出。我们的教材面对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而是广大学习汉语的学生,不能有误!本文拟就初一语文新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不知然否?兼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并非“简陋”

《陋室铭》一文中“陋”字不应作“简陋”解,而应作“偏僻”解。

理由之一:《陋》文共81字(不含标点符号),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眼)一句展开。前文用“山、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陋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恰是写出了荒郊野外之室之“偏僻”的特征。

理由之二:《陋》文中“诸葛庐”、“子云亭”分别指诸葛亮出山之前隐居南阳之野的茅庐和扬雄隐居乡间的“玄亭”(皆偏僻处也)。可见,作者引此无意言其简陋,而旨在言其鄙陋、偏僻。

理由之三:“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原文为: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夷,东方之人也。”(《说文》);“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故九夷为远在东方的鄙陋、偏僻之地。所以引文中的“陋”乃“鄙陋、偏僻”之义。刘禹锡取室名为“陋”,其思想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理由之四:“陋,阨陕也。”(《说文》);“穷闾阨巷。”(《庄子列御寇》);“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陋”字本身也蕴涵“偏僻”之意。

总之,作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刘禹锡,虽然身居偏僻之所--“处江湖之远”,但还是不能彻底摆脱“忧其君”的共同人生态度的。(如此说来,“陋室不陋”这一概括性语句,恐怕也得重新解释。)

        二、“落”为初开

      《桃花源记》一文中将“落英”注释为:坠落的花瓣。我认为此注与文意不符。应解释为:初开的花朵。理由如下:

       A、《桃》文旨在通过对一个世外桃源幽美景色的描绘,表现作者欣然归隐、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抒写作者厌恶仕途、处污不染的高尚情操。那么他在赞扬这里的绿草妖妍,葱茏茂盛的同时,又怎么能再去描绘一派春光将逝,桃花飘零的衰败景象呢?

      B、况且,前文“芳草鲜美”一句,业已暗示这里将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如果我们把“落英”注释为:坠落的花瓣,势必与“绿草妖妍,葱茏茂盛”不相吻合。一欣欣向荣,一颓毁衰败,两相对举,有悖常情。

        C、事实上,要不是因为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驱使,作者也断然不会有“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欲望的;也不会有后文中作者看到的别一番天地。

        D、再者,从文字训诂学上说,“落”的本意确是“凋落,衰败”,但它是可以引申的。根据反训规律,“落”可以引申为“开始”。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之一解便是佐证。这样一来,“落英”即开始开花,指桃花盛开,繁多交杂,这与前文“芳草鲜美”就相对照了。

         三、误读古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上九潜龙勿用”一语引用有误。是作者误引,还是学生误读?我们来分析。

众所周知,《易经》是一部人生哲理诗歌集,刘勰之《文心雕龙》赞美她“秘响旁通,伏彩潜发”,并把她树为“隐秀”的典范。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非同寻常。况且,作为文学大师的鲁迅是深谙儒家经典的(其作品中时常引用《易经》文句便是明证)。我相信他断不至于将“五经”之一的《易经》中开篇“乾卦”辞的第一句误引,如同古文学资深教授不会记错《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样。那么文章何以将“初九:潜龙,勿用”写成“上九潜龙勿用”呢?答案就只有一个:学生误读。

        鲁迅写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旨在暴露封建教育制度禁锢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弊端。试想,让儿童整天诵读那些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与生活经历生活情趣毫无干系的古书,其精神所受的压抑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在后花园稍作嬉戏之后,在老师“瞪几眼”,大声喊“读书”的威逼下,将文中那句古语读错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教材应作这样的注释:“此句出自《易经乾》,原句为‘初九:潜龙,勿用’。这里是学生误读”。而不能像教材中注释的那样:“……,都是古书上的一些话 ……”因为这样无异于以讹传讹。

        四、质疑大家

        著名作家王愿坚的《七根火柴》长期以来一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其主题之深刻之重大似乎无可挑剔。然而,笔者反复研读全文后,却发现该文硬伤累累,兹举例如下:

        A、用词错误。如:1、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2、 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例1“塌陷”应是“凹陷”的误用,因为“塌陷”一般是指大面积的沉陷,常与地基、建筑物等搭配。如“屋顶因积雪重压而塌陷”;例2“腭”字错用。“腭”的本义为“口腔的上膛”。前部称硬腭,后部称软腭,它在口腔内部,是不容易看见的。因此“腭”应是“颔”的误用,因为“颔”是指下巴,抖动的喉结,自然应该在“下巴”之下。

B、自相矛盾。如:1、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2、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 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3、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例1中“干粮”无生熟之分,一般是指事先做好供外出路上食用的主食,如馒头、烙饼等。例2中“干裂的嘴唇”让人费解:雨水既然可以淋湿头发和衣服,难道就不能淋湿他的嘴唇。例3中“并排”和“堆”矛盾:既然并行排列着,又何以成堆?

        C、结构紊乱。文章前三段中第一段写天亮雨停;第二段写头天晚上的天气;第三段写卢进勇探出头来看到草地还是沉浸在雨雾里。那么,卢进勇到底是什么时候探出头来的,雨到底停了没有?如果停了的话,草地就不应该是“一片迷蒙的雨雾”;如果还有雨雾,就不该说雨停了。所以这三段文字这样排列总让人有些费解。如能将前两段文字的顺序调换,就好理解多了。

此外,文章中还有许多地方语意重复累赘(他才发现这衣服完全湿透了。“完”全与“透”意义重复),词语搭配不当(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眼睛”是“抬”不起的,抬起的应该是头或其它身体部位),在此就不详细列举。

好了,写了这么多,也该停笔了。说句心里话,笔者并无意于批评这些文章的作者和教材的编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无外乎两个:这些问题尽管很小,小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不引起重视,足以让莘莘学子蒙受误导之苦,此其一也;笔者不才,于此心存戚戚且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为使自己茅塞顿开,便于教学,故不吝浅薄,以求教于方家,此其二也。诚能如此,则大幸焉!          (全文约2783字)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初一语文新教材旧毛病琐谈(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谈比兴(网友来稿)09-11

初中作文命题谈(网友来稿)06-23

歌如珠摭谈(网友来稿)07-11

谈新课标下如何组织语文阅读教学(网友来稿)09-08

语文的生命之创造语文(网友来稿)06-19

新教材需要全才的教师(网友来稿)09-08

语文学习歌(网友来稿)09-19

语文晨读材料三(网友来稿)08-27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网友来稿)07-09

鞠躬(网友来稿)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