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素材积累,提高作文水平

时间:2022-04-14 09:11:3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丰富素材积累,提高作文水平

召陵区老窝镇一中  郭伟勤

丰富素材积累,提高作文水平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佳句,诗人借助这一自然现象,说明了只有博览群书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这句话又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

作文来源于生活,需要学生不断的从生活中去发现并挖掘素材,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新。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有很多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但是在现实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老师布置题后,学生总会抓耳挠腮不知写什么,无从下笔的怪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素材可写,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有许多学生即使是确定了题目和主题,脑中也有些材料,但写出来的文章还是陈芝麻烂酱没有任何新鲜感。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平时不注意留意生活,不善于从生活中撷取感人的瞬间,不注意反思事情过后的前因后果。同时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不注重课内课外的语言积累,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要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针对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以至于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这一弱点,我认为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材料,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观察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就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勤于观察就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的进行。契诃夫说“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仿佛变为第二天性了,”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很难培养观察能力;勤于观察还要讲究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学生学习观察的范本,在课堂教师分析文章的同时,可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积累观察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如朱自清《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时按照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格局一块一块讲析,作者观察的细致有条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又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文章按照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夜已深了的时间顺序构思,并从作者善于观察这一角度分析,帮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的方法;善于观察并不是只观察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其实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河流山川、潭中游鱼、空中飞鸟。它们的鸣叫歌唱,动静神态,都是观察对象,家人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师生的音容笑貌、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都是观察的内容,这样从小事观察起,就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就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还要细致全面,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局部、构成部分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等方面去观察,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如从《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对赵州桥、卢沟桥的观察全面而细致,作者抓住石拱桥的总体特征,使读者对石拱桥的总体建筑结构有清晰的印象,尤其是卢沟桥上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作者描绘的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学完这篇课文我当即布置了一篇作文《学校花园里的学思亭》,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学思亭的位置、总体特征、结构布局等,然后作文,结果大部分同学写得很成功;观察细致还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并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其内部规律,把握他们的实质特征。例如鲁迅先生把清国留学生就写得让人捧腹之后又深感无尽的悲哀和愤懑,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清王朝,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进行似褒似贬的讽刺,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浸透着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如此细致的观察,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的文字吗?勤于观察还要善于联想、想象,茅盾先生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就愈加丰富,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风景很美丽,就想用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修辞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当你看到一件事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把这件事、这段情描述下来这就需要思考,如果没有思考怎么能写出来呢?要把观察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就需要把观察中看到、听到、想到以及感受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养成勤于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老舍先生提倡“随时观察随时记下来”,以练笔促进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较大提高。综上所述教师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坚持在观察中积累材料,掌握方法,坚持练笔,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源于生活。”因此教师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自然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之源,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的设计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常带学生去郊游,或举行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丰富,这样作文时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例如我曾带一班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开学时中秋节来临之际,我组织了一场迎接中秋的文艺晚会,由于学生来之四面八方,刚进入一个班级,学生开始还比较害羞不敢大胆的展示自己,由于事先作好了充分准备,同学们越来越大胆,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情地表演,晚会搞得丰富多彩,激情满怀,第二天,我让同学们写一篇题为《难忘的中秋之夜》的作文,结果大多数同学写得非常精彩、感人。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具有启发作用,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感性认识,在农忙的时候,我曾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看收割机如何收割麦子,看拖拉机如何耕种土地,如何播洒化肥和种子,农民种地,机械化已代替了劳力,通过实践不仅让学生丰富了写作素材,还让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不好好学习,种地也种不好。我还带领学生走向农贸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民群众购买力强,市场繁荣,大家发现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已西装革履,腰挂手机,甚至还开上了私家车。这些都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真的大变样了,之后,我让学生写《家乡的巨变》、《市场一瞥》等文章,学生自然能写出内容充实、质量较高的好文章。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全日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对写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摘抄、写提要、写心得等,课文中有从中外名著中选出来的,凡是此类文章,我要求学生读原著,如学习《香菱学诗》时可以读《红楼梦》,学习《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读《水浒传》,实践证明,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广泛的课外涉猎可以扩展知识领域,作为语文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精读与博览相结合,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精读,扩大知识领域的博览,还应要求学生作定向定量的阅读,这样让自觉性不高,阅读兴趣不浓的学生也有所收获。

以上种种方法,犹如源头活水,只要学生不断地积累,实践,就不愁作文没有写作素材。

 

郭人瑞

【丰富素材积累,提高作文水平】相关文章:

实施语文新课标提高作文水平积累知识是关键--作文教学实践谈(网友来稿)04-14

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04-14

高考作文名言素材积累11-19

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先提高写作兴趣04-14

搞好作文评阅,提高写作水平(网友来稿)04-14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汉字水平(网友来稿)01-28

简单、实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新手段(网友来稿)04-14

如何利用教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网友来稿)04-14

关于包容的议论文素材积累整理06-25

背诵是一种储蓄--二谈作文素材的积累(网友来稿)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