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班风建设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角度
1.培养学生对班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学生对班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是这种层次的需要。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课任教师对班级的良好评价以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及时与大家交流,提高大家对班级风气的认同度,让同学们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能够做到的一切。”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培养学生对班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要正确引导班集体舆论,这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班级舆论是为集体期望认同的潜在规则,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班级的正确舆论给个人提出了班级规范和行为要求,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工作,起到约束或管理学生的作用。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首先在班内树立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利用群体意识进行自律管理,让班主任从班务琐事中解脱出来,用群体的氛围陶冶学生,让班级舆论驱使学生自觉自愿、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从而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舆论和风气常常能左右班集体的方向,具有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在班风建设中,除了常规的引导之外,我尝试在网络上建立班级论坛。培养大家对班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同学们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学生在论坛上发帖、回帖,发表自己的观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交流各自的心路历程,共建精神家园,对促进班风的形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网上班级论坛的构成:
(1)心灵的阳台
“我们来到心灵的阳台,坐下来,喝一杯清茶,吃一粒巧克力,畅谈学习,畅谈理想……”学生可以在“心灵的阳台”栏目里发帖子进行心灵对话。
(2)大家聊天室
在这里大家无所不谈:我们的班风怎样?人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才有效率?互相攀比行为是否应该?为期中考试犯愁就参与“如何战胜期中考试”的话题讨论。“大家聊天室”这个栏目,尽力去营造一种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风。
(3)梦想中的未来
在“梦想中的未来”栏目中,学生表达了富有个性的理想:“未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教师,为实现这个理想,我会努力学习。”“我想成为一个律师,但不管要实现什么理想,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为将来打基础。”
(4)给予的快乐
“给予的快乐”是班级论坛中畅谈为他人服务、关心他人的园地。学生们在这里表扬好人好事,通过表扬激励大家学先进、做好事、爱班级。在这里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给别人快乐等于自己快乐”。
(5)班级生活写真
“班级生活写真”栏目真实记录了学生们的校园风采,是一本班级“风采录”,是一段“心灵史”,是班集体情感的结晶。在这里,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比赛盛况;在这里,学生们碰撞出多彩的思想;在这里,传递着同学的友谊;在这里,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在这里,活跃了班级生活。
2.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非正式群体引导与调控
非正式群体是建设和发展班集体时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班主任必须重视对它们的正确引导和利用。根据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
(1)巩固和发展“积极性”非正式群体
这种小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学习上能够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取长补短。通过相互交往,对思想进步、增长见识、学习知识、身心健康、个性成熟等方面起着有益的作用。我们应该大力支持这类非正式群体。
(2)积极引导“中间型” 非正式群体
绝大多数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对这类群体要积极引导,帮助其协调和班集体及其他正式群体的关系,使之和正式集体相辅相成,成为实现集体目标的积极力量。
(3)努力转化“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是由跨越班级的后进生组成的,由于学习成绩差、遭遇不幸、受到委屈或不适当的批评处分等原因,成员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这类群体,我们要切忌采取粗暴、生硬、简单化的办法。应该从建立感情入手,做好疏导转化工作,防止他们进一步向错误方向发展。
(4)分解瓦解“破坏型” 非正式群体
“破坏型”非正式群体是由极少数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组成的跨班级、跨年级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良团伙纠合在一起的具有反社会倾向的自然群体。对这类群体应通过组织纪律或法律手段使之分化瓦解。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加强班风建设的外部环境之一,可以说它是一个班级班风的风向标。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
(1)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前提。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必须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教育氛围。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历来是一个在处理教学和管理问题上为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古代的“师徒如父子”之说就表明了师徒(师生)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有效的班级管理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有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为了有益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改变教学环境”、“给学生以自由”、“以学生为中心”、“兄长式教学”等。近期又提出对班主任的“角色”重新定位的新思路,这些无疑为改善师生关系提供了非常实际的经验。
在我们这样受“师道尊严”影响深远的国家,该如何融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呢?
①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
每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给学生无私的爱,都是用满腔的情感与辛勤的汗水,换来桃李满园。真心理解学生,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②勤于家访
家访让班主任既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背景,又能关注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从而达到心灵的互通。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时刻为学生着想,要多与家长,学生沟通,并且充满虔诚之心。勤做家访让家庭、学校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这样能产生更明显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进双方的情感。家访在整个班风的建设中发挥不可估量有作用。
③多帮扶,让学生燃起自信的火花
作为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的心理、性格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格外留意,事先弄清他们的家庭环境,居住状况和家长的要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习惯,还要熟悉这些学生以前的表现,身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建立个人档案。当遇到问题时,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
例如,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与学生巧妙地运用书信传递着情感,实现了心理“零距离”,班集体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亲笔信,感觉老师在关心着自己,学习的尽头十足,上进心也随之加强。在班风建设中,巧用书信唤醒了师生间一次又一次心灵上的感动,它传递着信心与耐心,传递着爱心与诚心,它在师生之间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一封封书信为班风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④巧谈心让学生在希望中去努力
谈心要有针对性,民主性。在谈心时我们只要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使学生明了谈话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主要意图,这样谈话就能效果明显。谈话要有民主性,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搞“一言堂”,更不能搞变相的批评“、审问”,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讲真话、实话。
谈心要抓住时机。一般来说,班主任在观察到某同学在学习、品德、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出现波动反复等现象,预感到问题要出现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抓住苗头及时主动找学生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既成事实,始料不及以及偶发事件的产生,班主任则应发现问题,马上与学生谈话,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
谈心要注意方法。班主任发动学生给学生写评语,学生的评语亲切、生动,切合实际,学生爱看。
⑤多关心特殊学生
关心后进生。作为班主任要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及时表扬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激发他的进取心,后进生往往劳动积极,尊敬老师或者有某些特长,只要抓住这些优点进行鼓励就能使他们在学习方面有连带性的改变。
关心特殊家庭的孩子。对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孩子,班主任要用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融化孩子心灵的坚冰。
案例:班上的学生小李父母不和,成天吵架,最终离婚了。他十分苦恼和自卑,觉得世上没有关心自己的人,不与人交往,更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好几次找他谈心,但他都躲躲闪闪,不太肯说实话.我也暗暗着急,一时找不到突破口。有一次,我想方设法找到了他的QQ号码。在QQ用户信息里,它是这样设置的:“我很苦闷,找不到谈心的人,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我及时抓住这一信息,并通过他的QQ号码在网上“逮住”了他,以网友的身份与他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这样,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及内心的苦闷,劝慰他说:“你父母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时很难解决,但他们都是爱你的。别人肯定也很想了解你,和你交朋友,但是你要是总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大家都会失去热情。你觉得他们看不起你,那你就要振作起来,把成绩赶上去,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他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了……”事后,我与其父母进行了联系,把我同其子女上网交流的情况一一告之他们。他们为了孩子,家庭关系大有改善。后来,我欣喜地发现小李变得上进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的确,在网络环境下,网友之间的交流少了构束,少了顾虑,更能交流真实的想法,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心扉敞开,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网络可以加强与特殊家庭的孩子交流,营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2)学生之间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既存在着正式群体关系,也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关系。
从实际出发,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观认为,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班风建设中,我们主张这样一个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班主任的作用在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班风建设中,常常遇到如下问题:
问题一:一些学生性格孤僻,一般不与同学交往,与大多同学不能很好相处。
问题二:学生以类相聚,成绩差的聚、成绩好的聚、有不良习惯的也聚在一起。
问题三:成绩差的同学从心理上疏远尖子生,有些是自卑心理,怕尖子生看不起自己,有些则合伙孤立尖子生。
问题四:有些学生和本班的学生不沟通,反而和校外的社会青年打得火热。
中学生出现了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这种社会性的需求,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但是他们常常不懂该如何择友和进行伙伴交往。因此,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感恩。
①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脉搏
班主任可通过班值日记录,与学生个别谈话,甚至全班自由大探讨等种种方式,收集信息并进行研究,测定班内人际关系现状,弄清每个学生在班级关系中的地位与不断变化的心态。
②强化“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集体主义伦理观念
班主任应教导学生尊重别人的个性,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几十人的班中总有性格孤僻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协调的情绪。比如有男生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看课外书,达标考核同学们唯独评他“不及格”。这时候,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应宽容别人的错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打消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找那男生谈心,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令其重树信心。在一个班级里,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
③创设情境,给学生以沟通的空间
让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进行合作,促使学生在协作中加深了解,例如学习小组、卫生小组和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分工很细,又要互相配合,对活动的评价又是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任何一个人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小组的成绩;人员是流动的,会定时对各小组的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在调整时也征求学生的意见,老师会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情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互相认同。
④发现问题,及时协调
在班级工作中,学生性格各异,学生的自我意识都很强,学生间发生一些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老师要学会把小事做细,善于发现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通过个别谈心、班会、周记本上的师生沟通,教育学生要学会忍让、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等美德。
(二)从班主任角度
1.提高班主任的基本修养,做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创建一个理想、和谐的班集体,使班集体成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是教育工作成败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班主任的专业化分为两方面,一是他所从事的学科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另一个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独特专业要求。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专业化,班主任老师必须是一位称职的学科教师,作为学科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也要在学科教学中自然而艺术地进行价值观教育;作为班主任,更具有教养人、化育人之质品格的职责。
班级精神氛围的形成与班主任的教学风格,个人气质等有着密切关系。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教学能力、沟通艺术和人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形象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而且在学生整个人生中,会起着持续不断的鼓动作用。相反,形象差的教师所表现出的工作懒散、治业不勤及道德品质上所表现出的疵点,会影响学生。为师不正,很难谈得上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可见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
2.班主任作用的实现途径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日常生活、思想行为的指导者,同时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班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要搞好班风建设,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第一,目标定位。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班风建设进行计划和评价,特别是把品德建设作为重要和主要目标,使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念、作风、习俗的侵蚀,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从学生的未来着想、从学生的家庭着想、从社会的需要着想。
第二,民主管理。在班级学习、文体活动中,让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即使是奖励,也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通过民主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生活、反思、交流、合作、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友谊,改善人际关系,让班风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个人的学风。
第三,完善制度。班风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活动、人际关系中,也体现在制度中,通过完善制度促进班风建设。把班风中的价值观体现在制度中,体现在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评价中。同时,班风中的价值观也应该作为制度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或准则。
第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文体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会活动,既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内容,又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把班风具体化、生活化、行动化。
第五,与各课任教师交流和配合。良好的班风体现在所有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各科教师的合作、默契配合,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第六,与家长建立联系渠道相互配合。与学生家长建立、保持联系渠道,定期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情况,也是班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是有针对性地建设班风的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班风建设措施。
3.努力抓学风建设
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广义学风,是指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的总和。具体到中学这一特定环境(狭义学风),则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目的、动机、态度、兴趣、意志、方法、习惯、纪律和效果。学风建设是高考的灵魂、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
一个班级学风的好坏,是衡量班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班风建设的基础。班风建设的好坏对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和理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学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治学精神
科学引导,有效激励,培养学生的治学精神。优良的学风能使全班学生自觉形成一种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勤于求学,严谨刻苦,认定较高目标而追求上进,增强自制和自律能力,从而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力争上游的良好班风。
首先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在班上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性。例如开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国家兴衰与我”、“迎接新世纪挑战”“祖国需要我”等主题班会,激发其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激励,即给学生以希望。通过表扬、奖励等多种方式建立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无论是评优评先还是班干部的选拔,都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以形成班级群体良好的认同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有利于浓厚学风和良好班风的培养。
(2)治学态度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有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日常学习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深入钻研,寻根究底?还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骄不躁,谦虚诚实?还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学习中能否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长,切磋砥砺?还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轻?这一切不仅反映出学生人格的劣势、志向的远近,更关系到能否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
(3)治学方法
学生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治学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还是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一知半解?是以创新为旨,注重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是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确,热衷于术语、化淤的新奇?这不仅反映出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下,更关系到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活动中的后发力。
(4)育人环境
优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组织具体生动的活动来促进班风建设。还可以召开“班风建设主题班会”,寻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自查自纠,彻底整顿班风学风。使班级成员始终保持着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与义务感,能在集体活动中开拓自己独特的领域,积极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重视传统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进班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将学生组织在一起,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很好地起到舒缓压力,排解抑郁的作用,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使学生在一种紧张但愉快向上的氛围内适应学校生活,逐步形成积极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
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和谐班风。班级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对和谐班风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
班级环境的建设包括物质环境的建设和心理环境的建设。
① 班级物质环境建设与和谐班风
优美的物质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兴趣,消除学习的疲劳,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和谐班风建设所不容忽视的部分。
② 班级心理环境建设与和谐班风。
班级心理环境,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氛围。一个良好班级的班风与良好班级的心理气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不仅使班集体形成客观公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形成一种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和谐的班风形成后,对学生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直接而久远的影响。
4.发挥科任老师的“群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集体是靠集体的智慧、思想和创造建立起来的。” 按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同样是主体。马卡连柯也说过:“假如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已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马卡连柯在这段话里要强调的意思其实就是“群体效应”。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一项合作性劳动。思想教育、班风教育更是如此,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配合,甚至需要全体教师共同贯彻班风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班风教育。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历史、地理教学中有爱国主义、理想情操的教育;音乐、美术课则以其美好的旋律和优美的形象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班主任要向各学科提供本班学生对各学科教学的各种反响,使科任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向科任提供本班不同学生的具体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使各科任教师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育人,将思想品德教育和班风教育有机地寓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良好的班风体现在所有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各科教师的合作、默契配合,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现实中,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比较单一。班主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使每一位科任教师产生归属感,真正地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上几节课。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的磨合,充分认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和管理的合力。
在班风建设中,任何忽视科任教师教育功能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与有没有一个团结而乐于奉献的科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而一个和谐的班级更离不开科任教师之间的“群体效应”。 发挥科任老师的“群体效应”,才能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从学校管理者角度
1.改变班主任管理中的功利倾向
现今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日常实践中,大多数人都把班主任管理的目标放在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下来考虑,班主任工作中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对学生要如何。
有些管理者认为班主任已经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的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对班级的管理的能力,但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班主任的成长需要是不会因为做班主任而消除,反而会在自己从事的班主任工作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
个人成长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的成长对他更好的完成工作也有很大的意义,它有利于班主任更深刻理解班主任工作,有利于班主任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班主任不是“一次成型”的,也不是“超值使用的教师”,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关注班主任的成长,为教师提供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培训。
2.重视班主任岗位的工作内容的界定
多数教师认为班主任工作太累,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时间主要用于班级的常规管理;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教育;代收各种费用;家访或接待家长;与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参加专门的班主任会议或培训;进行学籍管理;填写各种与班级管理有关的表格等,教师普遍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这极大的打击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也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吸引力。
班主任的任务重、责任大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对班主任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界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者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的界定可以被忽视。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明确班主任与校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分工,如由学费由学校财务室安排学生到银行交纳;学生上课时的出勤情况、学生的作业情况等由任课教师负责;一些学生活动由学生会通过班委会来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正副班主任的分工,这些都是在班主任工作内容界定上的改进,为班主任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为进一步搞好班风建设打下基础。
3.合理调整班主任的报酬
调查中教师普遍认为班主任的津贴较低。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物质利益的追求,鼓励教师的奉献牺牲精神,忽视教师应有的物质享受,脱离教师作为自然人的基本需要.这是与人性相悖的。班主任除了要和其他教师一样承担教学工作,还要在班级管理上付出更多,理应获得更多的报酬,这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目前高中的班主任津贴由各学校自己发放,由于学校的经济情况不同有所差异,笔者所在地的班主任津贴一般在每月100至150元之间。这相当于教师每月工资的10%,与班主任的工作量相比,这个水平是不对应的。
根据报酬的心理法则,如果报酬水平增长率小于职工对报酬增量感觉的差别阈限,虽然支付了报酬,但由于这种报酬增量不易被明显地感知,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要想提高报酬激励作用,唯一的方法就是调整报酬刺激强度。与班主任的工作量相比,班主任津贴相当于教师每月工资的30%,这个水平才是相对应的。所以,大幅提高班主任津贴才能提高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意愿。
4.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班级最直接的外部大环境就是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激发学校成员迸发干劲,促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反之,消极颓废的校园文化,则会抑制学校成员的士气,窒息师生的思维,阻碍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可以说,校园文化对班风建设的影响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班风建设处处都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建设并维护良好的班风,不仅是班主任和学生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任月
【高中班风建设的策略】相关文章:
班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07-25
班风学风建设工作计划11-30
班风建设工作心得体会03-22
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与指导策略10-14
《倒推策略》说课稿08-05
风的说课稿05-10
风教案10-08
《风》的说课稿04-19
数学策略教案09-11
风写景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