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九年级)

时间:2024-09-26 13:27: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一、作者介绍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4、子规:即杜鹃鸟。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子规鸟儿在不住地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五、诗歌赏析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参考答案: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参考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大诗人          。

参考答案:唐  李白 

6.“杨花”和“子规”历来被诗人借用寄托    之感、       之意。“过五溪”点出了                    。

参考答案:漂泊  离愁  漂泊过的地点

7.这首诗中蕴含了作者                                                                         情感。 

参考答案: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运用了 拟人          的表现(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未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

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即出自他手。

B.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官的不幸遭遇后,写诗从远道寄给他,传递同情和关切之情。

C.本诗前两句着力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D.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寄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于无知无情的明月,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使月人格化。

10、“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1、“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参考答案: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思。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2、“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作用:(1)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李菊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九年级)】相关文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10-2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通用12篇)07-27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18

人教课标版《电脑住宅》教案教学设计06-07

《纸船 寄母亲》教案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10-15

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05-07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11

王昌龄简介08-23

寄冰教学反思07-06

寄书教学反思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