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三必修五)
夏德燕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译重点语句
3、背诵文中常见名句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癸丑 会稽 修禊 嗟悼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注音 )山阴之兰亭,修禊(音形义 )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注音、释义 )咸(释义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释义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音形 )曲水(句式 ),列坐其次(释义 )。虽(释义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音义 )一咏,亦足以(释义 )畅叙幽情。是日(释义 )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 。(翻译: )
夫人之相与(释义 ),俯仰一世(释义 )。或取诸(释义 )怀抱,悟言(释义 )一室之内; , 。虽(释义 )趣舍(释义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释义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释义 )之矣。向之(释义 )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释义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翻译 ),终期于尽!古人云: ,(句式 翻译: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释义 ),若合一契(音义 ),未尝不临(释义 )文嗟悼(音义 ),不能喻(释义 )之于怀。 , 。(翻译: )后之视今,亦犹(释义 )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翻译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句式 )。
《兰亭集序》复习学案(二)
复习目标:
1、 积累虚词“一”
2、 拓展提升
一、 虚词积累:
解释下列句中“一”的用法
1、 若合一契 ( ) 2、 其致一也 ( )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4、 一觞一咏( )
5、六王毕,四海一 ( )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8、黄鹤一去不复返( )
二、拓展提升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1)盍去诸?(2分)
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
(2)是非若所知也。(2分)
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3)不病于无鸡乎?(1分)
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
(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
夏德燕
【兰亭集序 学案设计(高三必修五)】相关文章:
正确使用虚语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12
《一面》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10-08
浅谈学案设计07-13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21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