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二)

时间:2024-07-21 11:37: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渤大附中 方鹏程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4.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5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 

  二 导入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作为我国文学初唱的《诗经》,其中的爱情诗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这些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是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女性的爱情生活。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⒈简介《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诗》被当作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补充:“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作品分类:风、雅、颂 

  《诗经》中作品按其表现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十五国风” (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内容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共105篇。“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用于一般的宴会典礼。部分小雅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表现手法: 

  ⑴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⑵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作品内容:史诗、讽刺诗、爱情诗、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等样样都有。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杜娟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氓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张飞教案:《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9-20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 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12

《诗经卫风氓》两处写景语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7-13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张衡传》(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17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0-23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5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31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渤大附中 方鹏程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4.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5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 

  二 导入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作为我国文学初唱的《诗经》,其中的爱情诗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这些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是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女性的爱情生活。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⒈简介《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诗》被当作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补充:“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作品分类:风、雅、颂 

  《诗经》中作品按其表现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十五国风” (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内容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共105篇。“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用于一般的宴会典礼。部分小雅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表现手法: 

  ⑴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⑵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作品内容:史诗、讽刺诗、爱情诗、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等样样都有。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