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文言实词大全3(网友来稿)
过秦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孟子》二章
练习: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6)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训俭示康》)
答案:134.徒(1)徒然、白白地(2)只、仅仅(3)只、仅仅(4)只、仅仅(5)同伙、一类人(6)只、仅仅
135.王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57
wáng
wàng 名
动 ①一国的君主
②首领、同类中的杰出者
③最高的封爵
④成就王业,统治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阿房宫赋
诸子喻山水
鸿门宴
鸿门宴
练习: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
(2)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黄州快哉亭记》)
(3)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黄州快哉亭记》)
(4)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5)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
(6)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文共出现“王”、“大王”“赵王”、“秦王”等104处,含义相同,一并略去)
(7)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9)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10)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1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
(12)王事靡盬,不遑启处。(《采薇》)
(13)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
(14)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晋崤之战》)
(1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6)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1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8)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
(1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20)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21)项王许诺。(《鸿门宴》)
(2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鸿门宴》)
(23)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2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5)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26)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27)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28)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9)项王曰:“诺。”(《鸿门宴》)
(30)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31)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32)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鸿门宴》)
(33)项王曰:“赐之彘肩。”(《鸿门宴》)
(34)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3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36)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37)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38)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9)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40)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4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43)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鸿门宴》)
(44)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45)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4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4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49)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
(50)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苏武传》)
(51)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苏武传》)
(52)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53)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苏武传》)
(54)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伶官传序》)
(55)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56)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答案:135.王(1)一国的君主(2)一国的君主(3)一国的君主(4)一国的君主(5)一国的君主(6)一国的君主(7)一国的君主(8)一国的君主(9)一国的君主(10)一国的君主(11)一国的君主(12)一国的君主(13)一国的君主(14)一国的君主(15)一国的君主(16)称王、成就王业(17)一国的君主(18)一国的君主(19)一国的君主(20)一国的君主(21)一国的君主(22)一国的君主(23)一国的君主(24)一国的君主(25)一国的君主(26)一国的君主(27)一国的君主(28)一国的君主(29)一国的君主(30)一国的君主(31)一国的君主(32)一国的君主(33)一国的君主(34)一国的君主(35)一国的君主(36)最高的封爵,称王(37)一国的君主(38)一国的君主(39)一国的君主(40)一国的君主(41)一国的君主(42)一国的君主(43)一国的君主(44)一国的君主(45)一国的君主(46)一国的君主(47)一国的君主(48)一国的君主(49)最高的封爵(50)最高的封爵(51)最高的封爵(52)最高的封爵(53)一国的君主(54)一国的君主(55)最高的封爵(56)一国的君主
136.望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7
wàng 动
名 ①远看
②盼望、希望
③望洋:抬头仰视
④农历每月十五
⑤清望官:官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 阿房宫赋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庄子秋水
前赤壁赋
训俭示康
练习:
(1)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黄州快哉亭记》)
(3)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
(4)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
(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8)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9)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前赤壁赋》)
(10)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11)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踏莎行》)
(12)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13)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1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谏太宗十思疏》)
(15)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16)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
(18)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过华清宫绝句》)
(1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0)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2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人间词话》七则)
答案:136.望(1)远看(2)远看(3)远看(4)远看(5)远看(6)希望(7)远看(8)远看(9)远看(10)远看(11)盼望、希望(12)希望(13)远看(14)盼望、希望(15)远看(16)盼望、希望(17)远看(18)远看(19)远看(20)盼望、希望(21)远看
137.微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1
wēi 形
名
动 ①小、微小
②景象模糊不清
③地位地下、卑贱
④暗中、秘密
⑤长度单位,指细小的
⑥微行:隐藏身份易服出行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石钟山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
陈情表
左忠毅公逸事
伶官传序
左忠毅公逸事
练习: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人间词话》七则)
答案:137.微(1)小、微小(2)小、微小(3)地位地下、卑贱(4)小、微小(5)小、微小
138.闻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58
wén
wèn 动
形
名 ①听说、听见
②使……听到
③懂得
④闻名
⑤见识、见闻
⑥名声、名誉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种树郭橐驼传
陈情表
师说
促织
石钟山记
诸子喻山水
练习:
(1)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促织》)
(2)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3)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促织》)
(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6)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7)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4)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1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1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18)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19)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2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22)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3)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2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27)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石钟山记》)
(2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29)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30)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秦晋崤之战》)
(31)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秦晋崤之战》)
(3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秦晋崤之战》)
(3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34)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训俭示康》)
(35)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训俭示康》)
(3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7)闻汉天子甚怨卫律。(《苏武传》)
(38)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
(39)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左忠毅公逸事》)
(40)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琵琶行》)
(4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4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琵琶行》)
(4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
(44)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45)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
(4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47)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秋声赋》)
(48)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赋》)
(49)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秋声赋》)
(50)(51)(52)(53)
答案:138.(1)听说、听见(2)听说、听见(3)听说、听见(4)听说、听见(5)听说、听见(6)听说、听见(7)听说、听见(8)听说、听见(9)听说、听见(10)听说、听见(11)听说、听见(12)听说、听见(13)听说、听见(14)听说、听见(15)听说、听见(16)听说、听见(17)听说、听见,见识、见闻(18)闻名(19)听说、听见(20)听说、听见(21)听说、听见(22)听说、听见(23)听说、听见(24)听说、听见(25)懂得(26)懂得(27)听说、听见(28)听说、听见(29)使……听到(30)听说、听见
(31)听说、听见(32)听说、听见(33)听说、听见(34)听说、听见(35)听说、听见(36)听说、听见(37)听说、听见(38)听说、听见(39)听说、听见(40)听说、听见(41)听说、听见(42)听说、听见(43)听说、听见(44)听说、听见(45)听说、听见(46)听说、听见(47)听说、听见(48)听说、听见(49)听说、听见(50)(51)(52)(53)
139.恶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7
è
wù 形
名
动
代 ①坏、不好
②罪恶、邪恶
③粗陋
④险恶、凶险
⑤罪过
⑥讨厌、憎恨
⑦哪里、怎么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廉颇蔺相如列传
谏太宗十思疏
训俭示康
《指南录》后序
训俭示康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练习:
(1)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诸子喻山水》)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诸子喻山水》)
(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二章》)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二章》)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
(6)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二章》)
(7)故曰:“侈,恶之大也。”(《训俭示康》)
(8)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练习:答案:139.(1)讨厌、不喜欢(2)讨厌、不喜欢(3)讨厌、不喜欢(4)讨厌、不喜欢(5)讨厌、不喜欢(6)哪里、怎么(7)罪过(8)坏、不好
140.悉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
xī 副 ①都、全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1)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
答案:140.(1)都、全
141.系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6
xì 动
①拴、绑
②拘囚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过秦论
苏武传
练习: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2)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苏武传》)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4)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
答案:140.系(1)拴、绑(2)拴、绑(3)拘囚(4)拘囚
142.相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28
xiàng
xiāng 名
动
副 ①容貌、相貌
②丞相、宰相
③主持礼节仪式者
④帮助、辅助
⑤互相
⑥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游褒禅山记
陈情表
鸿门宴
练习:
(1)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促织》)
(2)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3)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黄州快哉亭记》)
(4)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
(5)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8)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0)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1)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登楼》)
(2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24)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前赤壁赋》)
(25)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
(2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27)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苏幕遮》)
(28)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
(29)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3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3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3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4)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5)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3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8)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39)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
(40)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4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陈情表》)
(4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43)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4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4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
(46)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
(47)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训俭示康》)
(48)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训俭示康》)
(49)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训俭示康》)
(50)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训俭示康》)
(51)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训俭示康》)
(52)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训俭示康》)
(53)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
(54)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55)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
(56)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57)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58)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59)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
(60)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6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6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63)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64)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6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66)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指南录〉后序》)
(6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琵琶行》)
(6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69)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142.相(1)互相(2)互相(3)表示动作偏指一方(4)表示动作偏指一方(5)互相(6)表示动作偏指一方(7)表示动作偏指一方(8)表示动作偏指一方(9)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0)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1)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2)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3)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4)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5)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6)互相(17)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8)表示动作偏指一方(19)互相(20)互相(21)互相(22)表示动作偏指一方(23)互相(24)互相(25)互相(26)互相(27)表示动作偏指一方(28)互相(29)互相(30)互相(31)互相(32)表示动作偏指一方(33)互相(34)互相(35)互相(36)互相(37)互相(38)互相(39)互相(40)表示动作偏指一方(41)互相(42)丞相、宰相(43)互相(44)互相(45)互相(46)表示动作偏指一方(47)互相(48)互相(49)丞相、宰相(50)丞相、宰相(51)丞相、宰相(52)动词,做丞相、宰相(53)互相(54)表示动作偏指一方(55)互相(56)互相(57)表示动作偏指一方(58)表示动作偏指一方(59)互相(60)互相(61)丞相、宰相(62)丞相、宰相(63)互相(64)丞相、宰相(65)互相(66)互相(67)互相(68)互相(69)相貌,指样子
143.谢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4
xiè 动 ①辞别、辞谢
②道歉、认错
③推辞、谢绝
④告诉
⑤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鸿门宴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鸿门宴
练习:
(1)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鸿门宴》)
(6)张良入谢,曰。(《鸿门宴》)
(7)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苏武传》)
答案:143.(1)辞别(2)辞别(3)道歉(4)道歉(5)谢罪(6)谢罪(7)道歉、认错
144.幸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4
xìng 动
形
副 ①皇帝到某处、宠幸
②宠爱、宠幸
③希望
④侥幸、幸而
⑤幸运
⑥幸亏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阿房宫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
踏莎行
鸿门宴
练习:
(1)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促织》)
(2)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4)庶刘侥幸,卒保余年。(《陈情表》)
(5)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6)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7)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苏武传》)
(8)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答案:144.幸(1)侥幸、幸而(2)侥幸、幸而(3)侥幸、幸而(4)侥幸、幸而(5)君主对妻妾的宠爱(6)幸运(7)幸运(8)幸运
145.延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7
yán 动 ①迎接
②蔓延、扩展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过秦论
过秦论
146.阳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4
yáng 名 ①与“阴”相对,山南、水北
②太阳、阳光
③农历十月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庄子秋水
踏莎行
采薇
练习:
(1)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
(3)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4)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人间词话〉七则》)
(5)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146.阳(1)农历十月(2)阳光(3)山南(4)太阳(5)太阳
147.要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4
yāo
yào 动
形 ①约定
②同“邀”,邀请
③险要、重要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张良出,要项伯。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鸿门宴
过秦论
练习:
(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答案:147.要(1)险要、重要
148.宜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7
yí 动
副 ①应当、应该
②当然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秋声赋
练习:
(1)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黄州快哉亭记》)
(2)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4)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5)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苏武传》)
答案:148.宜(1)应当、应该(2)应当、应该(3)应当、应该(4)应当、应该(5)应当、应该
149.狱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3
yù 名 ①监牢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练习:
(1)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149.狱(1)监牢
150.再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6
zài 数 ①两次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项脊轩志
练习:
(1)问者爇香于鼎,再拜。(《促织》)
(2)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答案:141.(1)两次(2)两次(3)两次(4)两次
151.造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5
zào 动
名
形 ①到……去、拜访
②制作、建造
③造物:自然界
④造次:仓促、匆忙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促织
左忠毅公逸事
前赤壁赋
《论语》七则
练习:
(1)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151.造(1)到……去、拜访
152.贼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5
zéi 名
动 ①对敌人的篾称
②害、伤害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伶官传序
秋声赋
练习:
(1)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指南录〉后序》)
(2)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后序》)
(3)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152.贼(1)对敌人的篾称(2)对敌人的篾称(3)对敌人的篾称
153.振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6
zhèn 动 ①挥动、抖动
②奋起、振作
③通“震”,震动
④通“震”,威吓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过秦论
促织
过秦论
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1)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2)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153.振(1)通“震”,威吓(2)抖动
154.直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7
zhí 形
名
动
副 ①成直线的
②正确的道理
③同“值”,价值
④伸直,引申为硬朗
⑤径直、一直
⑥直接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房宫赋
《孟子》二章
促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促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练习: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病梅馆记》)
(2)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3)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病梅馆记》)
(4)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5)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促织》)
(7)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训俭示康》)
(8)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10)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11)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指南录〉后序》)
答案:154.直(1)成直线的(2)成直线的(3)成直线的(4)价值(5)径直、一直(6)径直、一直(7)成直线的(8)成直线的(9)成直线的(10)径直(11)正确的道理
155.志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0
zhì 名
动 ①心意、意志
②志向
③记事的书或文章
④立志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陈情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项脊轩志
诸子喻山水
练习:
(1)《项脊轩志》。(《项脊轩志》)
(2)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秦晋崤之战》)
(5)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七则》)
(7)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1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
(1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4)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15)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左忠毅公逸事》)
(16)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琵琶行》)
答案:155.志(1)记事的书或文章(2)志向(3)心意、意志(4)心意、意志(5)志向(6)志向(7)志向(8)志向(9)志向(10)志向(11)志向(12)立志(13)志向(14)志向(15)志向(16)志向
156.治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7
zhì 动
形 ①治理、管理
②营造、修建
③安定、太平、有秩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陈情表
训俭示康
诸子喻山水
练习:
(1)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诸子喻山水》)
(2)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3)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4)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156.治(1)治理、管理(2)安定、有秩序(3)治理、管理(4)治理、管理
157.置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7
zhì 动 ①放弃、丢下
②安放、放置
③设置、建立
④摆、设
⑤购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鸿门宴
促织
项脊轩志
训俭示康
苏武传
练习:
(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2)喜置榻上,半夜复苏。(《促织》)
(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4)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7)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
(8)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
(9)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
(10)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人间词话〉七则》)
(11)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157.(1)放弃、丢下(2)安放、放置(3)安放、放置(4)安放、放置(5)安放、放置(6)安放、放置(7)设置(8)安放、放置(9)安放、放置(10)安放、放置(11)安放、放置
158.诸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7
zhū 名
代
代介 ①诸侯:诸侯
国
②众多、各个
③之于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脊轩志
秦晋崤之战
练习:
(1)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黄州快哉亭记》)
(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4)《诸子喻山水》(《诸子喻山水》)
(5)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6)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7)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9)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10)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11)穆公访诸蹇叔。(《秦晋崤之战》)
(1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秦晋崤之战》
(13)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14)怀王与诸将约曰。(《鸿门宴》)
(15)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6)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17)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新序〉二则》)
(18)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苏武传》)
(19)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20)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左忠毅公逸事》)
(21)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人间词话〉七则》)
(22)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人间词话〉七则》)
答案:158.诸(1)之于(2)众多、各个(3)众多、每一个(4)众多、每一个(5)众多、每一个(6)诸侯国(7)诸侯国(8)诸侯国(9)诸侯国(10)诸侯国(11)之于(12)之于(13)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14)众多、每一个(15)诸侯国君(16)之于(17)之于(18)众多、各个(19)众多、各个(20)众多、各个(21)之于(22)众多、各个
159.族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4
zú 动
名 ①灭族
②家族、同姓亲属
③类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士大夫之族。 阿房宫赋
过秦论
师说
练习: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答案:159.(1)灭族
160.左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8
zuǒ 名
动 ①左边、与“右”相对
②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或随从
③降职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
琵琶行
练习: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
(5)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秦晋崤之战》)
(6)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7)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8)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苏武传》)
(9)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国殇》)
答案:160.(1)左边、与“右”相对(2)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或随从(3)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或随从(4)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或随从(5)左边、与“右”相对(6)左边、与“右”相对(7)左边、与“右”相对(8)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或随从(9)左边、与“右”相对
初中140
1.昂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
áng 动 ①高、抬高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
2.傲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3
ào 动
形 ①轻视、蔑视
②傲然自得
③骄傲、傲慢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谏太宗十思疏
归去来兮辞
谏太宗十思疏
3.包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
bāo 名 ①像布包一样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4.比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9
bǐ 动 ①并列
②比较、相比
③等到
④生成、具有
⑤追比:打板子追逼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宰严限追比。 促织
庄子秋水
项脊轩志
庄子秋水
促织
练习:
(1)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3)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答案:4.比(1)比拟、比较(2)比较(3)等到(4)等到(5)比较、相比
5.鄙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6
bǐ 形
动 ①浅陋、无知
②鄙贱
③轻视、看不起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
管仲镂簋朱纮、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训俭示康》)
练习:
(1)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新序〉二则》)
(2)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训俭示康》)
(3)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答案:5.鄙(1)浅陋、无知,鄙人为自谦之词(2)浅陋、无知(3)等到(4)等到(5)比较、相比
6.兵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24
bīng 名 ①兵器
②军事、战争
③军队
④士兵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过秦论
诸子喻山水
过秦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1)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诸子喻山水》)
(2)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诸子喻山水》)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7)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8)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秦晋崤之战》)
(9)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
(10)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苏武传》)
(1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12)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国殇》)
(13)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14)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15)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指南录〉后序》)
(16)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17)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秋声赋》)
(18)又兵象也,于行为金。(《秋声赋》)
答案:6.兵(1)军事、战争(2)军事、战争(3)士兵(4)军事、战争(5)兵器(6)兵器(7)军事、战争(8)兵器(9)军队(10)军队(11)军事、战争(12)兵器(13)士兵(14)军队(15)军队(16)士兵(17)军事、战争
7.病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9
bìng 形
动
名 ①精疲力竭、困苦不堪
②困苦、困乏
③病态的
④生病
⑤患了……病
⑥弄成病态
⑦怨恨、忧愁
⑧弊病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故病且怠。
《病梅馆记》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孟子》二章
种树郭橐驼传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种树郭橐驼传
病梅馆记
黄州快哉亭记
训俭示康
练习:
(1)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
(3)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4)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5)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蔺相如列传》)
(6)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
(8)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陈情表》)
(9)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七则》)
(10)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训俭示康》)
(1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答案:7.病(1)生病(2)病态的(3)病态的(4)生病(5)生病(6)生病(7)生病(8)生病(9)生病(10)动词,指责为弊病(11)生病
8.察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3
chá 动 ①仔细看、观察
②考察后推举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石钟山记
陈情表
练习: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答案:8.察(1)仔细看、观察
9.彻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0
chè
10.乘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9
shèng
chéng 名
数
动
介 ①古时一车四马
②参乘:卫士
③四
④登、坐
⑤趁着、凭借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前一)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鸿门宴
秦晋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
过秦论
练习:
(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3)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答案:10.乘(1)坐(2)趁着、随着(3)古时一车四马(4)登、坐
11.从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47
cóng
zòng
cóng 动
名
介 ①跟随、跟从
②使……跟随
③追寻
④顺从、听从
⑤参与
⑥依傍
⑦同“纵”
⑧随从、部下
⑨由、自、在
⑩向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樊哙从良坐。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州快哉亭记
蒹葭
廉颇蔺相如列传
琵琶行
鸿门宴
过秦论
秦晋崤之战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练习: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
(3)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4)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
(5)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8)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9)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1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过秦论》)
(1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1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1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7)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18)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崤之战》)
(19)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秦晋崤之战》)
(20)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
(21)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2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2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24)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25)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七则》)
(26)从军行(《从军行》)
(27)从者止之曰。(《〈新序〉二则》)
(28)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29)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
(30)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31)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2)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33)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答案:11.从(1)追寻(2)追寻(3)在(4)由、自、在(5)听从、顺从(6)跟随、跟从(7)由、自(8)跟从、随从(9)跟从、随从(10)顺从、听从(11)同“纵”(12)同“纵”(13)跟从、跟随(14)跟从、跟随(15)跟从、跟随(16)跟从、跟随(17)跟从、跟随(18)随从、部下(19)听从、顺从(20)跟从、跟随(21)跟从、跟随(22)使……跟从,带领(23)由、自(24)由、自(25)随从、部下(26)参与(27)随从、部下(28)顺从、听从(29)由、自、在(30)从事:官职名(31)由、自、在(32)使……跟随(33)由、自、在
12.当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39
dāng
dàng 动
形 对着、面对
处在某地或某时
阻挡、抵挡
判罪
执掌、主持
任、充当
对等,比得上,抵挡
应当
一定
适合、合意
恰当、适合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甚善,名我固当。 黄州快哉亭记
过秦论
项脊轩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谏太宗十思疏
陈情表
鸿门宴
陈情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促织
种树郭橐驼传
练习:
(1)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促织》)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
(4)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过秦论》)
(8)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石钟山记》)
(9)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10)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11)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12)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训俭示康》)
(13)居第当传子孙。(《训俭示康》)
(14)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训俭示康》)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训俭示康》)
(1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17)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18)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19)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20)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21)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指南录〉后序》)
(22)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指南录〉后序》)
(2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行》)
(24)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秋声赋》)
答案:12.当(1)处在某地或某时(2)应当(3)处在某地或某时(4)一定(5)一定(6)一定(7)处在某地或某时(8)挡(9)处在某地或某时(10)处在某地或某时(11)处在某地或某时(12)处在某地或某时(13)应当(14)应当;应当(15)处在某时(16)对等、抵挡(17)判罪(18)判罪(19)执掌、主持(20)应当(21)对着、面对;对着、面对(22)对着、面对(23)对着、面对(24)对着、面对
13.道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53
dào 名
动
量 ①道路
②通道
③道理、道义
④方法、规律
⑤风尚、风气
⑥学问
⑦官职名
⑧取道
⑨说、讲
⑩条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蒹葭
阿房宫赋
诸子喻山水
种树郭橐驼传
师说
师说
左忠毅公逸事
鸿门宴
促织
登快阁
练习: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蒹葭》)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蒹葭》)
(3)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上下交朴,以道为舍。(《诸子喻山水》)
(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诸子喻山水》)
(8)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
(9)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10)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1)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13)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1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9)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20)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2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3)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采薇》)
(2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
(2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26)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七则》)
(2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七则》)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2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二章》)
(30)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二章》)
(3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3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33)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新序〉二则》)
(3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
(35)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训俭示康》)
(36)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训俭示康》)
(37)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
(38)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指南录〉后序》)
(39)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指南录〉后序》)
(40)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指南录〉后序》)
(41)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42)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人间词话〉七则》)
(43)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13.道(1)道路(2)道路(3)道路(4)途(5)道路(6)道理、道义(7)道理、道义(8)道理、道义(9)道理、道义(10)道路、路途(11)道路、路途(12)主张、思想(13)方法、规律(14)道理、道义(15)道理、道义(16)道理、道义(17)道理、道义(18)道理、道义(19)道理、道义(20)风尚、风气(21)道理、道义(22)风尚、风气(23)道路(24)路(25)路(26)方法、规律(27)方法、规律(28)道路(29)道路(30)道理、规律(31)道路(32)说、讲(33)道理、道义(34)道理、道义(35)道理、道义(36)道理、道义(37)说讲(38)道路(39)取道(40)在路上(41)路(42)说、讲(43)道理、道义
14.得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00
dé
děi
dé 动
助 ①得到、获得
②找到、发现
③得意、满足
④必须、应该
⑤得以、能够
⑥同“德”、感恩
⑦了得:了却
⑧得无:莫非、岂不是
⑨表示完成
⑩语助词,表示效果或结果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既而得其尸于井。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种树郭橐驼传
促织
黄州快哉亭记
鸿门宴
项脊轩志
《孟子》二章
声声慢
促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声声慢
练习:
(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2)吾小人缀饔飧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3)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病梅馆记》)
(4)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5)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6)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7)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促织》)
(8)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10)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黄州快哉亭记》)
(1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黄州快哉亭记》)
(12)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13)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14)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8)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0)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1)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2)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3)适得府郡书,明日来迎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4)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5)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7)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28)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前赤壁赋》)
(29)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0)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33)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5)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36)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39)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0)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4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42)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
(4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44)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45)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46)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晋崤之战》)
(47)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秦晋崤之战》)
(48)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49)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50)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七则》)
(5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七则》)
(53)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二章》)
(5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二章》)
(5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二章》)
(5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5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二章》)
(5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二章》)
(5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60)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6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62)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63)宋人有得玉者。(《〈新序〉二则》)
(64)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训俭示康》)
(65)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训俭示康》)
(6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67)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苏武传》)
(68)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69)羝乳乃得归。(《苏武传》)
(70)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苏武传》)
(7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伶官传序》)
(7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73)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74)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
(7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76)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指南录〉后序》)
(77)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78)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
(79)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指南录〉后序》)
(80)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左忠毅公逸事》)
(81)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8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琵琶行》)
(8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8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人间词话〉七则》)
(85)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14.得(1)得到、获得(2)得到、获得(3)得以、能够(4)获得、得到(5)获得、得到(6)获得、得到(7)获得、得到(8)得以、能够(9)得以、能够(10)获得,引申为进入(11)得以、能够(12)得以、能够(13)得到、获得(14)得以、能够(15)得到、获得(16)得以、能够(17)表示完成(18)得以、能够(19)表示完成(20)得到、获得(21)得以、能够(22)表示完成(23)得到、获得(24)得到、获得(25)表示完成(26)得以、能够(27)得到,引为实现(28)得到,引为听到;得到,引为看到(29)得到、获得(30)得到、获得(31)找到、发现(32)能够、得以(33)得到、获得(34)得到、获得(35)得到、获得(36)得到、获得(37)获得、得到(38)获得、得到(39)能够、得以(40)获得、得到(41)找到、发现(42)找到、发现(43)能够、得以(44)找到、发现(45)得到、获得(46)得到、获得(47)得到、获得(48)能够、得以(49)能够、得以(50)得到、获得机会(51)得到、获得(52)得到、获得(53)能够、得以(54)能够、得以(55)得到、获得(56)得到、获得(57)得到、获得(58)德、感恩(59)得意、满足(60)得以、能够(61)得到、获得(62)得到、获得(63)得到、获得(64)找到(65)得到、获(66)得到、获得(67)捉到、获得(68)得以、能够(69)得以、能够(70)得到、获得(71)得到、获得(72)得到、获得(73)得以、能够(74)得以、能够(75)得以、能够(76)得到、获得(77)得以、能够(78)得以、能够(79)得到、获得(80)得以、能够(81)得到、获得(82)得意、满足(83)表示完成(84)助词,表示结果(85)得到、获得
15.定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0
dìng 形
动 ①安定、稳定
②确定、决定
③固定、规定
④平定
⑤止、停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
促织
过秦论
《指南录》后序
练习: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
(2)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
(3)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采薇》)
(4)及仇?
【中学文言实词3(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文言文实词推断法(网友来稿)10-19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网友来稿)08-11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网友来稿)09-20
文言文翻译浅解(网友来稿)07-09
文言文翻译有诀窍(网友来稿)10-26
中学师生距离刍议(网友来稿)08-19
鞠躬(网友来稿)09-18
中学生多读文言文大有裨益(网友来稿)10-02
红薯(网友来稿)10-18
四步学好文言文(网友来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