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八年级)

时间:2024-10-06 23:08: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八年级)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就是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即《让世界充满爱》;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围绕“爱”展开,一目了然:组织教学----感受爱----歌唱爱----感悟爱----拓展爱----聆听爱----小结爱。最后的课后反思即教学评价。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八年级)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册第一单元

教材简析: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 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温情,曲调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典型的摇滚乐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

4、迈克.杰克逊(Micheal 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1958年8月29日,Micheal Jackson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在第十一届“美国音乐大奖”囊括了从创作、演唱到表演的所有8项大奖,同年又摘取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等8项大奖,写下了这个与奥斯卡奖齐名的音乐大奖的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页。1985年3月,由众多名星参与的慈善义演(We Are the World)及其影带在全球推出。成为音乐界最为轰动的事件。他因而成为世界级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大使”。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一般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即心理萌动期);对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感兴趣;部分学生能识谱,乐于动手,动脑。

设计理念:针对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青春期即心理萌动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在这堂课中仅是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难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2、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3、多媒体课件  教材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陶冶法   感受法  体验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钢琴 课件 卡纸 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翁倩玉《爱的奉献》音乐背景下走进音乐教室。

二:感受爱 (情景导入) (3分钟)

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心的画面,

A  抗洪抢险

B  汶川地震

C  希望工程

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下动情解说:提问:这组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学生讨论发言:(有爱就有奇迹、世界需要爱、我们人人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通俗歌曲,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唱对旋律不成问题。但是单从歌词字面看,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即心理萌动期,很容易曲解歌词含义,单纯想到男女之情,使害羞的女生不好意思开口唱,大胆的男生瞎起哄,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在导入时就让学生在头脑中明了“爱”的含义。)

三:歌唱爱(20分钟)

1、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导语:刚才我们观赏的画面的背景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

作的一首组歌

(课件出示:郭峰图片及生平介绍)

(课件出示《让世界充满爱》曲谱)

2、多媒体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整体感受全曲。

思考:A  歌曲是几拍子的?

B  曲式结构如何?

3、复听全曲 思考:(媒体显示)演唱情绪,力度,音色如何?  

讨论,处理歌曲(情绪,力度,音色)

师:歌曲三部分在力度上是怎么变化的?情绪上有什么对比?我们分别用什么样的音色来演唱这三部分?

讨论与归纳:(媒体显示)

力度:A段mp--B段mf--A(再现)段mp

情绪:A段:温馨、亲切

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A(再现)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情地,如歌地

音色:A段:轻柔的,深情的

        B段:坚定的,热情的

        A(再现)段:轻柔的,深情的

4、有感情的随钢琴演唱全曲。

5、弱起小节

老师分别用弱起和非弱起两种方式范唱第一小节,让学生选择,更符合歌曲整体意境的一种唱法

生: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因为弱起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

  学生模仿老师的范唱

6、变化演唱形式,有领有合。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媒体课件让学生真切感受音画之美,激发学习热情主动探究新知,用心去唱歌。)

四   感悟爱(3分钟)

欣赏多媒体,

爱心感悟:

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远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唤起学生沉睡的心灵,这世界太需要爱了)

五   拓展爱(15分钟)

1、分小组活动

A  写作组  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B  讲故事  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C  小制作  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可延伸到课外,仅说设计就行)

D  演唱组  用多种演唱形式动情演唱全曲

2、才艺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六  聆听爱--欣赏《爱的奉献》

1、      导语: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生:中文--爱;英文--LOVE;拉丁语amour;芬兰语:RAK

2、  欣赏歌曲 《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七:小结爱(2分钟) 

1、(在《感恩的心》歌声中):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

2、学生在歌声中走出音乐教室。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上课了,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汶川地震画面,房屋坍塌、废墟中的人们发出生的渴望、全国人民踊跃捐款、解放军战士冒死援救……看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听着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学生鸦雀无声,整个教室气氛显得那样凝重、肃穆。接下来,我问道:“同学们此时此刻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有的说:“灾区小朋友有难,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有的说:“这首歌很美,表现了人们对灾区人民的关爱。”……“那就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感情表达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爱,好吗?”我的话调动起学生演唱的积极性,下面的歌曲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效果也还不错。平时我反复提醒学生轻声演唱歌曲,而今天我让学生自己想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学们自觉地轻声唱歌,歌声很美、很感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校园里随处都可以听到这样动听的歌声。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材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适合时事,被学生所关注、所喜爱的优秀音乐作品我们都可以拿来所用,这样才能让音乐和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刘友葆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八年级)】相关文章: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10-16

教学反思案例05-25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05-21

让世界充满爱叙事作文11-28

让世界充满爱话题作文12-15

《爬天都峰》教学案例及反思09-26

《心里的世界》教学反思05-10

彩色世界教学反思09-15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6-16

圆的世界教学反思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