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古文教学方法 (苏教版)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教师在讲解古文时通常采用先疏通文意,之后再讲解内容进而总结中心或者写法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我不敢妄加评论,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待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值得商榷的。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从未间断过对文言文的教学研究,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紧紧围绕三个字即:读、背、赏。
所谓“读”,就是在教师未讲课文时学生先自读。如果学生对课文读都读不通顺,那无论你讲的天花乱坠,学生终究还是原来的学生,而你呢,白白的浪费了自己与学生大量的宝贵的时间,因此,读熟课文应是讲解文言文的重要前提。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一个组长,在要讲文言文之前的前一周我就先教各组的小组长读古文,之后,各小组长利用课余时间教读其他组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会了解文意,那么,在教师讲解时自然会心领神会。当然,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督促,我校每天中午都要求学生午读十分钟,而且要派专人检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积累阅读量。聚沙成塔,学生们诵读的效果应当说是很不错的。如果必要的话,还应采取小组竞争的机制,比一比那个小组的同学课文读的最有感染力,读的声情并茂的小组要进行表扬并加分。。采取这些方法后,学生诵读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也浓厚了。学生们熟读了文本,有的同学甚至都能背诵下来,这就为后来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听课的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所谓“背”,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认为,背诵古文是我们掌握古文精髓的基础。在没有背熟的基础上,老师大讲特讲,文章的段落、中心、思想感情等,似乎有一种糊弄学生的感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老师的灌输,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与情感的的发展。背诵古文对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把背诵作为教学的一招,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如果让学生自己首先背熟,再让学生去自己说出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我想古文或许会产生全新的视听,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或许会大大提高。 诚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改如何去背诵,否则,不但不会有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的心理。记得我在教学生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时,我这样指导学生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成的,只要把握住这个“三”,背诵时就能避免漏句。再如学生背诵《桃花源记》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进行背诵,即:渔人逢桃林--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离开桃花源--渔人再寻桃花源。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背诵就容易多了。当然,古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学生背诵的兴趣不是很浓,这就要采取聚少成多的方法,切忌不要让学生一次性就把文章都背下来, 可以把全文分成几个部分,计划在几天内背诵下来,如果提前背下来的可以给组内加分,分数多的就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奖游学”的活动了。这样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背诵课文。
有人不主张先让学生背诵再讲课文,他们认为学生还没有理解就背诵,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学生在不断的熟读背诵中自然会努力理解文章的内容,看文下的注解、看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挖掘出来了,长此以往,学生会受益匪浅,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赏”就是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思想、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应重视学习古人的思维方式方法,并悟其语言的逻辑力量等。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要读懂课文并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决不是优美的文字与华丽的辞藻;决不是巧妙的结构与精美的修辞。我想,应该是文章所承载的一种精神与思想,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吧!.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社会,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其实这种理想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吗?不就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吗?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诗人就已经描绘出来了。我在讲这节课时把陶渊明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拉近了文本与现实的距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都纷纷踊跃发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如,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历来为许多人所歌颂。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讲这篇文章时,在学生了解文意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的洞庭湖之景有何特点?2、借助景色描写抒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情怀?3、“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启示意义。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论证。其实,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精神和思想。如果学生能透彻理解这三个问题,那么文章的精髓也就领悟了。所以,我认为赏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作者思想、精神的理解与体会上。让同学们通过文章的背诵与反复的吟咏,对字词的掌握、语句的推敲、结构的分析都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来加深对作者思想与感情的理解与深入,进而理解作者的那种精神,可传之后世而永远闪光的人性的东西。
语文教学是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而语言和思维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所以,通过学习文言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除了须落实常用的文言词句,把握文章内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外,还应重视学习古人的思维方式方法,学习并须悟其讽谏及游说语言的逻辑力量。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之所以讽谏能成功,除了有一位善于纳谏的明君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邹忌有较高明的讽谏艺术,究其实质是运用了类比推理,以讽喻、暗示的方式,委婉的劝说齐威王,使齐王认识到受蒙蔽的严重性,进而激发了齐王改革弊政的决心。就本文来说,其推理过程如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一推理的结论是可靠的,确实如此。下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情况可作印证。
邹忌并未单刀直入,而是委婉而讽,向齐王提意见,先讲自己与徐公比美及感悟,用类比推理的方式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也正因为运用了这种推理方式,使讽谏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在教学中穿插类比推理,并予以点拨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至少可以学到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到“为什么语言具有力量,是因为其逻辑性强”这个道理。在讲解这一课时我把这个内容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学习古文还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古代文化中吸取精华,充分展示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以其崇高的文学艺术魅力来吸引中学生走入古典文学作品的神圣殿堂。古人有言,“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八个字形象地反映了古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前两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文体是《我成长中的烦恼》,同学们有的写上初三了,学的知识多了,我的成绩不如以前了;还有的写身为班级干部,要处理班级的一些事,处理不好老师要埋怨,有时还得最同学;还有的同学写最近与自己要好的朋友闹矛盾了,很是闹心.这些烦恼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思想家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跟随古圣先贤来诠释我们心灵的困惑。”从现实生活入手导课,学生顿时觉得和这篇古文的距离拉近了。在讲解课文是我也是仅仅抓住这篇文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兴趣较浓。如在分析第一段时,在学生找到六位圣贤共同点之后,我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再举几个经过磨难之后成才的例子。文章的第三段主要写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我觉得这里有话可讲,所以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困于心,衡于虑”的理解,要求学生要采取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课文分析完后我又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收获谈谈应该如何面对成长中存在的一些烦恼。这种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文素质,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古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怎样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王丽弘
【浅析古文教学方法 ()】相关文章:
《古文》教学反思01-09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08-24
古文的自我介绍12-01
古文自我介绍12-09
劝学古文教案02-02
对古文作文且慢说不06-18
结婚祝福语古文11-24
古文《守株待兔》教学反思优秀01-21
古文自我介绍15篇12-27
语文教学方法总结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