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孟子美学思想 作品赏析
孔子那样的集前代之大成者,并且作出了划时代的创造,成为百代的楷模,具有化育天下的力量。“神”则是最高层次的“美”,“神”是“圣而不可知”的意思,是说这种人格美仿佛是浑然天成一般,没有刻意的痕迹便达到了“圣”的境界,“善”、“信”的道德原则已完全融入个体中。
“大”、“圣”、“神”都是以“美”为基础,它们不仅是充实了“善”、“信”而且具有了光辉,能够照耀他人,化育天下,使天下人都达到较高的人格层次,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便达到了孔子追求的“里仁为美”的社会。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朱熹注曰:“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5]就是认为美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有仁厚之俗,应该是一个和睦的大同世界,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这一社会理想,而且还做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将这种和睦的社会建构在人格美的基础上,使这一理想有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我对孟子所理解的“美”进行了评价分析。概括起来,“美”主要涉及到事物之美、自然之美、人格之美、社会之美等,孟子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地指出了个体的人格同事物、自然一样都具有审美性质,可作为审美的对象,给人带来一定的审美感受。孟子还将人格美划分为六个层次,道出了人格化育天下,建构和谐社会的力量,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力量,使得我国形成了圣人的文化传统,而非西方国家的神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对“诗”的探讨
“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必须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从而与人们一定的审美感受相联系。而较直接、较纯粹又非常普遍的美的感性形式便是各类艺术作品。那么,艺术品是什么?艺术品是指那一件件的雕塑、绘画、电影、音乐、舞蹈、戏剧以及文学等等。[5]
《孟子》一书中出现的艺术品主要是“诗”,涉及多达三十九处,其中大多都是引用《诗》来论证、说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如,《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来论证人性是本善的;《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孟子公孙丑上》)用来阐述他的“以德服人”的观点;《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孟子告子上》)来说明人应该以仁义之德为尊贵等等。此种引用在《孟子》中还有许多,在此不多做举例。
就诗的本质而言,孟子还是认为诗同史一样是历史的记载。《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意思是说《诗》没有了,孔子便写了《春秋》这表明了孟子认为《诗》与《春秋》都是记载齐桓、晋文之事的史书,有此可见孟子并未区分诗与史这两种文体,强调《诗》承载历史文化和褒贬善恶的社会功能,而忽略了《诗》作为艺术品的文学性。过分强调了《诗》的社会性,违背了《诗》的创作规律,这必然会导致对《诗》的误读,如《万章章句上》中:“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诗见于《小雅北山》本来的意思是,遍天下没有一块不是天子的土地;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人不是天子的臣民,如果是原诗的这种解释就违背了社会父父子子的伦常,所以孟子解释说:咸立蒙对他所引得诗的理解不正确。那诗的意思并不是说普天之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天子的臣子,而是诗人在哀叹每一个为人臣子的人都应该为王事尽力,而自己却独独比别人多劳,以致不得事养父母。这显然违背了该句诗的初衷,破坏了诗句所固有的审美感受。又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在这段话中,三次引用了《诗》,而且全部都对诗重新做了社会意义的观照,“哿矣富人,哀此茕独”见于《小雅正月》,本意是感叹富人安处而自己孤独,到这里则成了文王发施仁政的根据。“乃积乃仓”七句,见于《大雅公刘》本意是言公刘举族迁徙前的准备,到这里则成了圣主爱财的证明。“古公亶父”六句,见于《大雅帛系》篇,本意言古公亶父准备迁往周原,携夫人一同勘察地形,到这里则成了明君好色的证明。显然孟子根本不是解诗,而是为了说明“王道”之易,表示王道太容易,只要你愿意,并努力去做,就能够实现王道政治。这一处引《诗》暴露了孟子以诗为史的观点,表明了孟子还未明确地意识到《诗》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审美性质。
除了引《诗》来论证外,《孟子》中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孟子提出的两种解诗方法,一是“以意逆志”,一是“知人论世”。孟子曰:“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了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愿意,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此中的“文”在《离娄》篇中也出现了“节文斯二者是也”这里的“文”显然不是指文章而是修饰的意思,“不以文害辞”就是要理解修饰,不要仅仅从字面上去解诗,这就区分了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不以辞害志”就是要求解读诗歌要抓住凝冻在诗中的作者之志,而这个“志”就是作者寄托于诗歌形式中的审美经验,“意”是指读者主观方面的想象、情感等,“以意逆志”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把握诗人寄托于作品中的审美体验。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诗的审美性质,是一个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之举。此外,孟子还以“知人论世”的原则来解读诗,孟子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就是说读古人的诗,应该“论其世”,“知其人”。“论其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这表明孟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史学”的眼光来解读《诗》,而另一方面“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经历和遭遇,这又说明了孟子不再单纯地把《诗》看做是古代的一种历史文献,而是认为《诗》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现。“知人论世”的解诗方法表明了孟子对《诗》作为艺术作品的理解还很模糊,不够明确。这两种解诗的方法都反映了孟子已经朦胧地认识到诗与史的区别,但孟子的这些解诗的理论并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去,《孟子》一书中更多的地方仍是对《诗》的断章取义。
言和辞与诗相近,且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这句话道出了言与辞是内心的表现,也是美的感性形式,不仅如此,还道出了言辞与内心的矛盾,“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意思是说言语不能表达的,不要求之于心,这是不对的,可见言语的局限,不能完全地表现人内心的感受。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民焉”(《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说尧君给人的崇高感是无法形容的,这也说明了言辞与内心感受的矛盾。但同音乐和《诗》一样,孟子同样过分强调其社会功用性,如《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此句可见,孟子所谓的善言必须蕴含一定的意义,没有所指再具有文学性的语言都不能称之为善言。
总起看来,孟子对于诗作为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有了些无意识的了解,特别是他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解诗方法,抓住了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但是,孟子并没有将这种无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在意识层面上诗同史一样是承载历史的工具,没有社会功用的诗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孟子》一书中有许多对《诗》的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的理解。可知他忽略了诗的文学意义,没有摆脱传统的“说诗”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完全把诗作为艺术作品来欣赏的,应该说是到了魏晋才有,孟子在战国时代就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已经是很可贵的了。
丁一
【浅谈孟子美学思想 作品赏析】相关文章:
《巴东三峡》作品赏析08-30
鳌园(陈祥书) 作品赏析07-29
鲁彦《听潮》原文作品赏析07-12
春草散章读书笔记 作品赏析08-31
浅谈文学作品中情景教学的运用(网友来稿)10-16
刘湛秋《雨的四季》作品赏析07-15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鉴赏(作品赏析)08-20
《孟子两章》教案07-29
龚自珍与作品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