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说课稿 (鲁人版高一必修三)
一、说教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在立意上不同凡响。
二、说教学目标
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语言简洁而潇洒。《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掌握文言句式,熟练而准确地翻译句子,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据此我将该课的知识目标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对生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我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 “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讨论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互提出难句质疑;
3、归纳法,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共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四步学习法贯穿其中
1、 导入
由王羲之的书法导入或由王羲之的逸闻趣事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特点。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不可能读百遍,这篇文章我采用四步诵读的方法,力求每一步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皆有收获。一读,读准字音。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
3、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交流梳理积累的文言词语及句式,教师巡视点拨重点语句。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
4、三读文本,读出情感,提出“我的发现”
反复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直入文本,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我的问题”,如(1)文中写景最美的地方(2)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3)我的疑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旧模式。
5、展示讨论成果
(1)赏析清新优美的写景句,体会语言特点
(2)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讨论作者欢乐与痛苦的原因。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潜能,各抒己见,概括出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 情感变化,体会“死生亦大”的沉痛感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点拨,补充提升学生的展示成果。
6、四读文本,探究、发现
文本中作者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是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变化。
7、拓展、延伸
出示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念奴娇》中的名句,他们虽然有“对酒当歌”“人生如梦”的悲叹,但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受都很深刻而又凝重,他们用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奔流,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所以历史上许多悲叹人生有限世事虚无的人往往富有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的价值,而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小结:王羲之虽然已经远去,但是他的书法他的兰亭却永远散发着魅力,我们又该留下怎样的脚印呢?
8、布置作业
搜集王羲之的有关资料及书法作品, 背诵全文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以讲解为主,淡化了诵读,学生在教师精心讲析之后,也能获得许多知识,只是我觉得这种获得有些被动,这种方式存在一点舍本逐末的尴尬。所以这节课我改变了一般的文言文学习思路,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读,按文言文“四步学习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让学生讨论交流,读的过程有收获,交流之后能提高。缺憾:因时间关系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背诵完成的不好。
附 板书设计
结构线索 情感线索 记会 乐
感叹 痛
明意 悲
玛丽
【《兰亭集序》说课稿 (鲁人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荷塘风起》教学设计、评点及教学后记(鲁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9
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鼓乐铿锵》说课稿09-02
鲁教版《水分子运动》说课稿09-08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9-26
兰亭集序说课稿08-31
《兰亭集序》说课稿01-29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05-31
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必修)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