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新课标与课程实践的框架错位及整合(网友来稿)
山东滕州育才中学 朱振成
摘要:语文新课标与课程实践中存在明显的理论错位,总体表现在管理上、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上。在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施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如设立“课程解析”和“课程指导”;促成师生课堂角色转换;开展多重评价方式等,弥补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将大大加强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价值,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 课标 课程实践 错位 整合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正驶入快车道,此次改革有明确的课程理念,有对课程总体架构的思考,而不是以往的“满足于分科主义的枝枝叶叶的学科层面,甚至停留于教科书的所谓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在于寻求新的“课程范式”,旨在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课程改革体现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执行。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课程掀起了巨大的改革风暴,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巨大的理念冲击,乃至带动整个课程体系改革。
然而,笔者在课程实践中发现语文新课标与课程实践间有明显的错位,俟待整合接轨,本文以宏观的视角指出其粗略的错位轮廓:纵向上,存在管理上的错位;横向上,存在具体实施的错位;评价上,存在指向性的错位,并试图提出建设性的整合措施。
一管理上的错位及整合
1、 错位及其体现
历史因素与新课标实施的错位
数千年来,中央集权思想一直把教育作为集权统治的附庸,不但教育机构成为统治者“化成天下”的下属机构,教育内容、形式、理念竟达到高度的统一。这种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地控制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维护了封建的专制统治,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教育自身的独立发展,特别是学校的发展。
2、 新课标“强调民主管理,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和管理”。这对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缓解历史因素与新课程要求,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
从差异性因素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我们知道,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性。2001年,全国人均GDP为900多美元,但上海、广州等地区已经超过了4500美元,而最落后的贵州省只有不到300美元,相差15北之多。
3、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必须看清教育发展的物资差异性,建立更加符合当地经济水平的教育管理体制,将更有力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实现为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要求。
层次性因素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是一次从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是由中央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站在全球的发展的高度,本着“促进每一位孩子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而制定的。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宏观性等特征,是从理念的宏观角度来指导课程改革,指明教育发展方向的。
我国的教育管理是由中央、省、市、县,多级管理机构组成的管理系统,也是一个层次明晰的管理体制。如果,新课标仅局限于中央--县(或具体学校)的对话,那么,省、市级教育管理机构无疑将成为实施新课标的无形障碍。调动省市级教育管理机构加入、宣传、指导、落实新课标将是新课标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二)整合及其构想
针对新课标要求与课程管理上的错位,笔者建议,整合课程管理资源,语文课程在纵向上设立“课标解析”与“课标指导”,以实现从新课标到课程教学实践的过渡,以此实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最优化落实。
1、“课标解析”
“课标解析”是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执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行政体系中,省级行政管理体系已经确立。各省教育管理部门都有较强的实力对本省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容易组织专家、科研人员进行课程设置研究、教科书编写、实施课程评价等。
“课标解析”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本省经济、文化、人口结构等实际,在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本着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上,制订课程计划、编写省级教材,组织课程评价,指导各地课程改革和发展等。
“课标解析”的设立,解决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因素与新课标的错位,沟通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理念和实施状况的信息传达和交流,实现了教育行政管理权的省级下放,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2、“课标指导”
“课标指导”主要由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执行。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连接省和具体县市的中介,它对本地教育状况更加熟悉且有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能够在辖区内组织教育资源的优化、进行区域性课程试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课程指导”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本市实际,在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根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课程解析”,设立课程指导体系:包括教学指导和学习指导。教学指导是对课程的具体阐释和对教材的教学指导;学习指导主要是以练习的形式和课外阅读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辅导学生学习,开拓学生知识面。
“课程指导”是新课标能否成功落实的关键,也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它上承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向下面对的是具体的课程实践。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重复地试验、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时代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而不断改进的系统“工程”。
3、意义
构建“课标解析”和“课程指导”旨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于突破地域差异和新课标“一刀切”的理论错位,在于发挥省、市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实现新课标制订到落实的顺利过渡
“课标解析”和“课标指导”不是简单地设立一个行政下属机构,也不是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指导性文件”,而是一种管理系统的理论描述,或是一种管理框架,其具体实施仍需系统的规划和论证。
构建“课标解析”和“课标指导”在于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中各级管理部门又各有侧重:国家课程管理主要是制订课程标准,总体上对地方课程予以指导;省级课程管理主要是构建符合本地教育发展状况的课程计划、教科书、教育评价等;市级管理则重在落实“课程解析”。从而在课程管理上达到流畅、活力、优化的体系。
二、实施上的错位及整合
(一)错位及其体现
1、教师水平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队伍很庞杂”,“有许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近三十年过去了,这一局面虽有改观,但仍不容乐观。一份对100位语文教师读书现状进行调查的报告指出:能写出《白鹿原》作者的没有1人,能写出《文化苦旅》作者的也只有12人,约占11%;能写出舒婷和雷抒雁这两位诗人代表作的更少,分别为6%和2%;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少了,能写出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的只有1人---------
以上数据可能有失客观,但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语文新课程同时要求:教师要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即语文教师专业工作。语文新课标与语文教师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的水平错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教师水平,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2、学生角色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必须实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角色转换。
然而,传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往往感到角色转换的困难。由于历史传承的积淀,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和被动地位,他们习惯于师授生受的传统模式,习惯于信息的单项交流。学习过程中是接受式教育,即静教育,终结果、轻过程。新课标适时提出人本意识支撑下的个性化教育,但中国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和谐发展。
【语文新课标与课程实践的框架错位及整合(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浅谈语文新课程与师生发展(网友来稿)06-13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金钥匙(网友来稿)09-20
试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网友来稿)07-10
审思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性特征的再度定位(网友来稿)09-25
语文的生命之创造语文(网友来稿)06-19
语文学习歌(网友来稿)09-19
语文晨读材料三(网友来稿)08-27
鞠躬(网友来稿)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