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的春天--一起走进快乐的起步作文(教师随笔)
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对作文教学很感兴趣。后来遵照学校的安排转入一年级的教学。像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一样,就想按部就班地依照课本的内容和课标的要求,从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的教学入手,给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从没想过要在低年级起步作文这一教学领域有所探索,因为在这以前我觉得让一年级的孩子动笔作文是件不可能的事。想到至少要跟我钟爱的“作文教学”分别两年,心里还或多或少地掠过一丝遗憾。没想到我和孩子们的一次不经意的举动为我的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续上了我与“作文教学”的缘,真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
那是汉语拼音快要学完的时候。
一天,一个孩子跑过来,略带神秘地告诉我:“老师,昨天可真是个自行车倒霉日。”我很好奇,追问道:“很有意思,说来听听。”原来是他和小伙伴去骑车,一会儿车链条掉了,一会儿脚蹬子坏了,所以他们一致认为这一天是自行车倒霉日。多天真的想法,多富有童趣的语言。我灵机一动,何不把他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大家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过的汉语拼音,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随即我找来一张大白纸,把他说的话采用日记的格式,工工整整的用拼音写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特意用彩笔加大字体,还在空白处配了一幅自行车的插图,增强了可视性和趣味性。这纸一上墙,就吸引了一群孩子,他们津津有味地读着,笑得前仰后合。
从那以后,我利用课间或其他活动时间和孩子们交谈,我们围坐在一起毫不拘束地叙说着各自有趣的经历。这种自然生发出的口语交际环境,为师生间的交流营造出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无形中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那时,我每天倾听着童言趣语,感觉自己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小孩子的世界中,空前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配着我手中五彩的笔,把孩子们说的话书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我常常即兴配画,比如,写到“铅笔”就画上一支彩色铅笔,写到“太阳”就直接画一个“太阳”表示……一段话写完后,还根据整体内容配上一幅插图。说--写--画,我想方设法把孩子们那些鲜活的语言变成一幅幅活的“画”。我把这些凝聚着我和孩子们心血的作品贴在墙上,每日一换。图文并茂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很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口味,他们读得兴趣盎然,我也写得趣味十足。
(二)
一天,一个女孩子兴奋地举着一张纸给我看:“老师,看,我自己写的!”我眼前一亮,这分明是在模仿我的做法。她用不很工整的汉语拼音加上五颜六色的插图向我们讲述了她早上和同学一起去上学,因为只顾着跟同学说话了,不小心撞上了路边的大树的事。寥寥数语,表达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是什么?敏感的我一下子想到了一个词--作文。对,这就是作文!
教学是需要机智的,教学也是需要灵感的,感谢孩子们 ,他们永远是我灵感的源泉。真的,孩子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给了我一个“作文教学的春天”!
我很欣赏地把这个孩子的“作品”贴在墙上后,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写的其实就是作文,我很想知道她此举的用意,便问道:“你为什么要写这些?”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心里话呀。”孩子自然的回答胜过千言说教,孩子真纯的话语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写作文就是说心里话。作文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简单的快乐,这就是快乐的作文。
我开始从新审视自己前一阶段的做法。
其实,最初让学生给我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就是在锻炼他们说的能力,为动笔写作做好了铺垫,这是迈向作文之路的第一级阶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把学生讲述的内容用拼音写下来的做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用文字(拼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学生铺设了迈向作文之路的第二级阶梯--由说到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极具模仿力的孩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我庆幸,此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踏上作文之路了。
那时虽然已是深秋,可我的心里却洒满了春天的阳光,我已迎来了春天第一朵盛开的迎春花,那第二朵,第三朵……离我还远吗?
(三)
作文是什么?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我准备搁置一段时间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汲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作文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际的活动。从……虽然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每天把自己的见闻讲给我听,就是在进行口头作文,现在这个孩子动笔写作,就是书面作文。可我面对的毕竟是一群刚刚离开幼儿园,只迈入小学大门才几个月的孩子,从一个6、7岁孩子的角度讲,作文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现在就盲目地把“作文”的概念灌输给他们,他们一定会觉得十分抽象,无法理解。本着“亲近作文,淡化作文概念”的思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准备把他们写的话定义为“故事”,把孩子们自觉的写作行为称为“写故事”。因为,从孩子一出生起“故事”就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用“故事”代替“作文”就有了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减少了因使用“作文”的概念引起的理解与认知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说身边的事就像讲故事一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写身边的事就像写故事一样,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终于,作文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故事”成为这一阶段“作文”的代名词。
于是,我告诉学生:“你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其实就是在讲故事,这些写在大白纸上的都是同学们给老师讲的故事。现在,我正式宣布:凡是给我讲过故事的小朋友都是‘故事大王’了!”
在一片欢呼声之后,我对第一个动笔写作的学生说:“你更了不起!不但会讲故事,还会写故事,写得很精彩。你现在已经是‘故事大王’了,还想不想获得更高的称号?”她连连点头,其他孩子也迫不及待想听个究竟。我拿出一个漂亮的小本子送到她手里,并告诉她:“就在这个本子上记录下你精彩的故事吧,如果你写完这一本,老师就封你为‘超级故事大王’。”一见那小本子,一听说只要动笔写完一本故事能当上“超级故事大王”,孩子们喜不自禁,纷纷动笔,自然地进入了积极的写作状态 。
(一)
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对作文教学很感兴趣。后来遵照学校的安排转入一年级的教学。像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一样,就想按部就班地依照课本的内容和课标的要求,从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的教学入手,给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从没想过要在低年级起步作文这一教学领域有所探索,因为在这以前我觉得让一年级的孩子动笔作文是件不可能的事。想到至少要跟我钟爱的“作文教学”分别两年,心里还或多或少地掠过一丝遗憾。没想到我和孩子们的一次不经意的举动为我的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续上了我与“作文教学”的缘,真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
那是汉语拼音快要学完的时候。
一天,一个孩子跑过来,略带神秘地告诉我:“老师,昨天可真是个自行车倒霉日。”我很好奇,追问道:“很有意思,说来听听。”原来是他和小伙伴去骑车,一会儿车链条掉了,一会儿脚蹬子坏了,所以他们一致认为这一天是自行车倒霉日。多天真的想法,多富有童趣的语言。我灵机一动,何不把他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大家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过的汉语拼音,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随即我找来一张大白纸,把他说的话采用日记的格式,工工整整的用拼音写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特意用彩笔加大字体,还在空白处配了一幅自行车的插图,增强了可视性和趣味性。这纸一上墙,就吸引了一群孩子,他们津津有味地读着,笑得前仰后合。
从那以后,我利用课间或其他活动时间和孩子们交谈,我们围坐在一起毫不拘束地叙说着各自有趣的经历。这种自然生发出的口语交际环境,为师生间的交流营造出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无形中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那时,我每天倾听着童言趣语,感觉自己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小孩子的世界中,空前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配着我手中五彩的笔,把孩子们说的话书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我常常即兴配画,比如,写到“铅笔”就画上一支彩色铅笔,写到“太阳”就直接画一个“太阳”表示……一段话写完后,还根据整体内容配上一幅插图。说--写--画,我想方设法把孩子们那些鲜活的语言变成一幅幅活的“画”。我把这些凝聚着我和孩子们心血的作品贴在墙上,每日一换。图文并茂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很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口味,他们读得兴趣盎然,我也写得趣味十足。
(二)
一天,一个女孩子兴奋地举着一张纸给我看:“老师,看,我自己写的!”我眼前一亮,这分明是在模仿我的做法。她用不很工整的汉语拼音加上五颜六色的插图向我们讲述了她早上和同学一起去上学,因为只顾着跟同学说话了,不小心撞上了路边的大树的事。寥寥数语,表达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是什么?敏感的我一下子想到了一个词--作文。对,这就是作文!
教学是需要机智的,教学也是需要灵感的,感谢孩子们 ,他们永远是我灵感的源泉。真的,孩子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给了我一个“作文教学的春天”!
我很欣赏地把这个孩子的“作品”贴在墙上后,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写的其实就是作文,我很想知道她此举的用意,便问道:“你为什么要写这些?”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心里话呀。”孩子自然的回答胜过千言说教,孩子真纯的话语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写作文就是说心里话。作文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简单的快乐,这就是快乐的作文。
我开始从新审视自己前一阶段的做法。
其实,最初让学生给我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就是在锻炼他们说的能力,为动笔写作做好了铺垫,这是迈向作文之路的第一级阶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把学生讲述的内容用拼音写下来的做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用文字(拼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学生铺设了迈向作文之路的第二级阶梯--由说到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极具模仿力的孩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我庆幸,此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踏上作文之路了。
那时虽然已是深秋,可我的心里却洒满了春天的阳光,我已迎来了春天第一朵盛开的迎春花,那第二朵,第三朵……离我还远吗?
(三)
作文是什么?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我准备搁置一段时间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汲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作文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际的活动。从……虽然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每天把自己的见闻讲给我听,就是在进行口头作文,现在这个孩子动笔写作,就是书面作文。可我面对的毕竟是一群刚刚离开幼儿园,只迈入小学大门才几个月的孩子,从一个6、7岁孩子的角度讲,作文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现在就盲目地把“作文”的概念灌输给他们,他们一定会觉得十分抽象,无法理解。本着“亲近作文,淡化作文概念”的思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准备把他们写的话定义为“故事”,把孩子们自觉的写作行为称为“写故事”。因为,从孩子一出生起“故事”就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用“故事”代替“作文”就有了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减少了因使用“作文”的概念引起的理解与认知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说身边的事就像讲故事一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写身边的事就像写故事一样,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终于,作文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故事”成为这一阶段“作文”的代名词。
于是,我告诉学生:“你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其实就是在讲故事,这些写在大白纸上的都是同学们给老师讲的故事。现在,我正式宣布:凡是给我讲过故事的小朋友都是‘故事大王’了!”
在一片欢呼声之后,我对第一个动笔写作的学生说:“你更了不起!不但会讲故事,还会写故事,写得很精彩。你现在已经是‘故事大王’了,还想不想获得更高的称号?”她连连点头,其他孩子也迫不及待想听个究竟。我拿出一个漂亮的小本子送到她手里,并告诉她:“就在这个本子上记录下你精彩的故事吧,如果你写完这一本,老师就封你为‘超级故事大王’。”一见那小本子,一听说只要动笔写完一本故事能当上“超级故事大王”,孩子们喜不自禁,纷纷动笔,自然地进入了积极的写作状态 。
追忆
【语文教学的春天--一起走进快乐的起步作文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走进春天初中作文11-15
走进春天写景作文11-16
走进春天的初三作文02-06
走进春天初中作文(合集)10-07
中班走进孩子教育随笔10-29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10-18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09-15
走进孩子内心教育随笔09-28
教育随笔:真正走进孩子世界09-06
语文《找春天》教学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