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课题:25、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1、掌握“逐走、河、道、折、绝、倾”等词语的含义、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了解神话的有关知识。
3、深刻领悟故事蕴涵的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积累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逐走( ) 河,渭( ) 水潦( ) 颛顼( )
二、介绍神话的相关知识
三、介绍《山海经》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诵读、译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交流
三、经典神话我诵读
1、采用范读、自主读、合作读方式练习朗读,力求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小组合作探究,译读课文,借助所学知识,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生展示翻译成果。
课堂练习:自我检测
1、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__________》,这两篇短文都是____________,都体现了古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夸父与月逐走______ (2)入日_________
(3)饮于河,渭_____ (4)北饮大__________
2、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请你推测“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
工战败后怎样的心里?
(3)张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共工怒不可遏时的情态、丰富人物形象。
(4)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多角度评价人物)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如何理解文中结尾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找共性
齐诵两篇短文,讨论: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三、拓展迁移:
类似的神话你还知道哪些?请至少列举三个故事。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五、课堂作业: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神话,人们借这个奇妙的神话来比喻不自量力
B、如今,人们常用“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 (5)昔者,共工与颛顼__________
(6)怒而触不周之山________ (7)天柱折,地维绝_______
(8)天倾西北______ (9)故水潦尘埃归矣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1)弃其杖,化为邓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至,道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怒而触不周之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柱折,地维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___________________
(6)地不满东南,故水潦主动乱归焉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导学要点:理解课文,感悟神话精髓。
一、朗读课文,探究神话精髓。
1、学习《夸父逐日》
(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有人认为,“夸父逐日”,最后却“道渴而死”,他并没
有为人类做出什么伟大贡献,他的举动是盲目的,他的牺牲
也是毫无意义的,你对此怎么看?
(3)课堂自我检测
《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__ 。
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C、夸父是一个敢于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神奇人物
D、神话《夸父逐日》反映了古代人们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阅读《夸父逐日》,完成以下习题。
(1)请找出文中最富有神话色彩的两个情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夸父“道渴而死”后,其杖“化为树林”这一细节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夸父逐日丧命,你认为值得吗?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完成以下习题。
(1)文中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是如何解释的(用原文回答)?你如何看待这种解释?
(2)你从共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肖云
【《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 学案设计(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02-21
《一面》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10-08
浅谈学案设计07-13
《滁州西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05-17
情商与怒09-17
比喻的种类及其作用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10-22
女兵墓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