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依然稳居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篇首。
以往的教参中多建议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文中第二段,即学习本段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层次恰当的选用修辞生动的描摹景物的方法。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本次也不例外。
对于文章主题,近几年的版本课后思考题列出有三种理解: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以往的教学中,我一贯坚持前两种说法,而且认为文章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对比关系,毋庸置疑。但这一次我静下心一读,竟然全盘推翻了根植于大脑深层多年的顽固的看法。
这哪里是对比啊?哪里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啊?
一,先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在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受到顽固守旧分子的排挤,四周的空气和北京一样污浊。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鲁迅曾屡屡谈及创作本文时“所处的社会状态”。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说,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还说:“后五篇(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与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与芜杂的文章”。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艳丽与单纯,来安慰“夕拾”(即现时,此时)“离奇与芜杂”的思绪。
二,看文章内容。作者当然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但也并不厌恶三味书屋的生活。
虽然三味书屋是当时最严厉的私塾,但给作者留下的仍然是愉快的回忆。寿镜吾老先生方正博学质朴,教鲁迅先生读书,习字,对课,从三言到无言很快到七言。他那把责罚学生的戒尺、罚跪都不常用,最多不过瞪几眼大声的说。可见先生是位可亲可敬的人。而且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络,多年后寿镜吾先生回忆起鲁迅先生还夸他是所有学生中最聪明的,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
在三味书屋读书之余可以到后园“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在先生读书得意忘形的时候学生们“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 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上课也可以做感兴趣的事情,哪里看得见“枯燥”?文中引用的人声鼎沸的朗读“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恐怕更多是一种写实,其意不在于抨击和批判。或许先生会在不经意间以融入文字的方式路出讥刺的锋芒,如美女蛇那中“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一句。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时候,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形。忧国忧世嬉笑怒骂深刻揭露时弊是先生文章的主调,但也不必把先生的每篇文章都套上套子。如果鲁迅先生在世,会怎么答复那些牵强的解读呢?
三,如果说那样的教育严重束缚儿童的身心健康的话,那么今天的教育改如何评价呢?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又有何处不是应试教育呢?学生们在社会家长老师的重压下学的沉重学的无奈学的厌烦。要我说那时的学生比现在的孩子们幸福多了。
所以,前后两部分一脉相承,百草园展现了作者孩童时代在亲近自然中获得的无拘无束的本真的欢乐,三味书屋侧重于表现与他人交往中获取知识自由成长的快乐。“乐在其中”。
韩玉芳
【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0-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说课稿10-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02-2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05-2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07-0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06-1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集合]12-21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09-0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