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咏怀古迹》(其三)拓展阅读(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案教学设计)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一、从学习目的角度导入:
为了继续提高同学们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积累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知识积淀,请大家根据上节课归纳的鉴赏这类诗歌的基本鉴赏规律,拓展阅读《咏怀古迹》其余四首诗歌。
二、朗读《咏怀古迹》五首中的另外四首,然后根据注释品读诗歌含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①。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②。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③。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④。
[注释]
①支离:流离。东北风尘际:安史之乱中诗人由东北避地西南。西南天地间:指诗人入蜀后居无定所,飘泊于西南成都、夔州一带。
②五溪:在今湘黔交界处。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共云山:言自己与溪人共处。
③羯胡:指安禄山。词客:诗人自指。且未还:飘泊异地,尚未还乡。
④庾信:梁朝诗人。梁元帝派他出使北周,正逢江陵被陷,梁朝灭亡,庾信就被迫长期留在北朝。庾常怀乡关之思,不忘江南,有《哀江南赋》、《咏怀》传世。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伤乱哀时,兼咏庾信。“支离”、“飘泊”写出诗人一生的不幸,从“淹日月”到“且未还”写诗人思乡之情,最后作者以庾信自比,庾信滞留北魏,作者则漂泊西南,同样不能返回家园,同样有故国之思,同病相怜,不能不感慨万千。全诗笔调悲凉深沉,凄婉动人,堪称隽永佳作。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①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②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③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④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赏析】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
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①。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②。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③。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④。
[注释]
①宗臣:人们所宗尚的贤臣。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②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立,割据天下。纡筹策:纡曲周密地运筹策划。云霄一羽毛:高空飞翔的大鸟。
③伯仲之间:指不相上下。伊:伊尹,辅佐商汤。吕:吕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伊吕二人俱是开国贤臣。萧曹:指汉相萧何、曹参。
④运移:国运转移。祚(zuò):国统,皇位。
[赏析]
杜甫一生写过不少咏怀诸葛亮的诗篇,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本诗主题极为鲜明,字字句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推崇备致、无限崇敬之情,真挚动人。其中如“垂宇宙”、“纡筹策”、“失萧曹”等用字,洗炼明快,活现了诸葛亮的高大形象和卓越才华。本诗气象浩大,气势恢宏,一韵到底,音韵和谐。
三、学以致用:高考模拟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王宝杰
【《咏怀古迹》其三拓展阅读(高一必修三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01
高一必修三《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06-20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31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