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设计1(九年级必修)

时间:2024-08-24 16:05: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设计1(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语文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课题:邹忌讽秦王纳谏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  月  日

主备人:高占军 学生姓名 督查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诵读,体会作者的观点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情感目标 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地位。

导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知识

储备 战国的资料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兼并战争也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环节与时间预设

导入2  范读3   自读10  对子组听读10   展读15检查背诵5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者介绍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教师范读或听录音,体会作者的观点。

1. 听出朗读中的停顿、重音。

2. 听出朗读中的节奏、语调、语速。

1、学生自读有感情地朗读本文。纠正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2、对子组听读,学生分组自读(可互读,一人读一人听)

3、各组展示读,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师生评价

4、再次朗读,体会词所表达的感情并背诵课文。

高占军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设计1(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6-16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8-0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12-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7-0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美学意蕴04-2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4-21

[推荐]《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0-14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10-26

精选《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四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