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诗歌选读》教学建议(苏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现代诗歌选读,是为修满必修课10个学分的学生开设的选修课。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都与必修课不同,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与必修课不同,为此,提几点仅供参考的教学建议。
一、制定适合教材和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于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代诗歌选读”,是高中语文“诗歌和散文”选修系列的课程。根据“课程标准”对这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可归纳出“现代诗歌选读”这门修课的教学要求:
1.培养鉴赏现代诗歌浓厚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中外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现代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4.尝试进行现代诗歌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以上四点,归根结底体现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个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
选修“现代诗歌选读”这门课的学生,一般不是为了未来学习,一个高二的学生还不至于把现代诗歌这么狭窄的专业作为自己的未来学业,即便是读研,选择现代诗歌作为学业方向的也相当少;更不是为了就业的需要,有什么地方需要学习现代诗歌的专门人才呢?据此,可以断定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完全是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既然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完全是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兴趣,那么他们读的现代诗歌作品要比同龄人多得多。虽然高中阶段五个必修课模块的教材中,现代诗歌的内容很少,初中阶段学过的现代诗也并不多,但是五册读本里,选了较多的现代诗;对现代诗有兴趣的学生,现代诗歌作品的阅读也不仅陷于课本。事实上,顾城、北岛、海子、食指等诗人在中学生中很有影响。因此,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就得远高于必修课,否则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考虑到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阅读背景,开设这门选修课的教师,就不能就诗歌讲诗歌,只是对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讲解和分析。而应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设计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有阶段性和系统性。必修课上教学现代诗,侧重的是读懂和欣赏,课上即使介绍一些现代诗的理论知识,也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选修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必需整体设计。每一个专题,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各专题的目标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目标的系统性。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有渐进性和序列性。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设计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诗歌,一般来说来首先看到的是诗歌描写了什么,这是表。这时对诗歌形成的印象是整体的,对作品的认识是粗浅的,模糊的。再经过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方能体会到诗歌表达的是什么,这是里。这时对诗歌的理解是相对深入的、清晰的。目标设计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有丰富性和时代性。诗人的风格是多样的,审美趣味是丰富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读者自身学识、阅历、趣味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首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不尽相同,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尊重不同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适应时代特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认真研究教材,合理使用教参
教材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达成目标的媒介。对教材要作宏观研究,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特点:
1.主体部分按专题分类,覆盖面广,各专题相对独立而又有关联。教材共有八个专题:梦幻与诗、人生况味、知性永驻、吟唱自然、苍茫大地、历史悠思、爱心永恒、诗人天职。读一读教材前的《致同学》,便能体会到编者的苦心经营:八个专题,涵盖了抒情、叙事、说理各种类型;兼顾中国外国、大陆港台各地诗人;从涉及的意象看,天上地下,历史现实,动物植物,自然人文无所不包。八个专题的顺序安排,力求合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情感发展的逻辑。第一个专题:梦幻与诗,让青年学子们,带着梦幻,带着诗意进入这门选修课,这是富有诗意的,与学生开始这门课的心理吻合;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直面人生,开始品味人生的各种滋味了,人生况味这一专题,引导学生由梦幻慢慢走向现实;……认真研读教材,努力发现、发掘看似互不关联各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要努力体现突出这种内在的联系。
2.但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每一个专题有五个部分组成:导语,简要的概括该专题作品的内容,特点和学习重点,是确定这一专题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诗歌选,选择了体现该专题思想情感的经典名篇,是该专题的教学内容;资料链接,配合理解该专题的诗歌链接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中摸索查阅资料的门径,琢磨研究问题的方法;品读与探讨,紧扣作品设计了4到5个探讨题,这些探讨题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设计而又各有侧重,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这些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和应用,设计了一些活动项目,是该专题的延伸,组织好这些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习惯。
教参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每个单元有五部分组成:教学目标,针对相关专题的内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对该专题的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作品简介,对作品作了简要的分析,有助于教师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参考答案,针对教材中“品读与探讨”的问题,提供的富有个性的答案,教师可以参考这些答案指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品读与探讨”题;参考资料,有的介绍作者,有的分析作者的诗歌艺术特点,有的是具体作品的赏析,为理解作品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
对教参的建议和提供的有关资料,要作科学合理的使用。诗歌意象的多义性和教法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参使用有灵活性。对教材所选诗歌要有个性化的解读。教材所选诗歌,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意蕴丰富可作多重解读,有的朦胧难解。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教学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因此,对每一首诗,要反复阅读甚至诵读,直至读出自己具有个性的理解,这时再看教参的有关资料,或者就上网查有关的分析文章,让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解互相碰撞、补充、融合。如果过分依赖教参和别人的分析,便会束缚自己的思想,限制自己的想像,因而对作品的理解缺乏个性,这样教学中难免捉襟见肘。
教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建议,是基于编者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的,这些建议只供教学中参考,不是不可变更的金科玉律,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就不同,所以教师对“教参”的建议既要参考,又不唯教参是从。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材体现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教学时就要充分贯彻这一理念。根据诗歌特点、教学目标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
诵读法。节奏明快,抒情性强的诗,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诵读法,可以分三个步进行: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整体感知作品思想情感;展示诵读,请个别学生在课上诵读,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评价,提出诵读修改建议,再请学生诵读,如此反复,推敲怎样把握诗歌的节奏,表达诗歌的情感;表演诵读,经过讨论、修改、反复练习之后,请学生朗诵表演,激起心灵共鸣,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讨论法。意蕴丰富,理解多元的诗,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疑问,在课上鼓励学生把这些疑问提出来,供师生在课上讨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依据诗歌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互相补充。讨论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可能产生的异端思想。在讨论中适时进行鉴赏方法的指导,理论知识的讲解。
合作探究法。朦胧难懂的诗,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法。教材中有不少诗,朦胧难懂,教学这类诗的时候切忌强不知以为知,或者查阅一些分析鉴赏文章,然后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对于这类诗,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诵读、体会、研究。课上要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讨论、争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样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的理解。
四、创立科学的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依据这一理念和方向。现代诗歌选读这门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评价,侧重的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来考查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举办诗歌朗诵会,可以指定诗歌朗诵,也可自选诗歌朗诵,以考查学生的对诗歌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共鸣的程度;鼓励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以考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写诗歌鉴赏文章,考查学生发现诗歌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的能力,对诗歌独到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能力,运用适当的鉴赏方法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
自主合作的专题研究。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自选研究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考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参与态度;考查学生研究质疑的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诗歌创作竞赛,展开诗歌创作竞赛活动,这既可考查学生观察生活、提炼主题的能力,又可考查学生捕捉形象、发挥想像、组合意象、营造意境的能力,还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五、教师与课程要同步发展
“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发展提出的要求。开设现代诗歌选读选修课的教师,要读点诗歌理论著作,以提高自身的诗歌理论修养,为此推荐三本著作:
《诗论》朱光潜著,现在书店中易见到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版本。豪不夸张地说后来治诗歌理论者无不受这本著作的影响。全书共十三章,最后一章《陶渊明》是对个别作家的批评和研究,其余各章研究了诗的起源,诗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之间的关系,诗的境界,诗的表现,中国诗的节奏,中国诗的历史等。
朱先生是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在研究诗歌的时候,注重诗歌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比较,其中《诗与散文》、《诗与乐--节奏》、《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三章,在比较中揭示诗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联系与区别,从根本上厘清了原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观点。
朱先生是治文艺心理学的,研究问题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在研究诗歌的节奏时,他说:“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人体中各种器官的机能如呼吸、循环等等都是一起一伏地川流不息,自成节奏。这种生理的节奏又引起心理的节奏,就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吸气时营养骤增,脉搏跳动时筋肉紧张,精力与注意力也随之提起;呼气时营养暂息、脉搏停伏时筋肉弛懈,精力与注意力亦随之下降。我们知觉外物时需要精力与注意力的饱满凝聚,所以常不知不觉地希求自然界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相应和。”(93页)从这一角度分析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使人豁然开朗。
朱先生以“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来治诗学。读朱先生的书能从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受益。
《流沙河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流沙河是诗人,具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担任过多年编辑,开设“流沙河信箱”和诗歌爱好者讨论与诗歌有关的各种问题。流沙河写诗,也研究诗歌理论;他写现代诗,又有很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这就注定《流沙河诗话》与一般的诗话不同。朱光潜先生说:“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但是它的短处在于零乱琐碎,不成系统,有时偏重主观,有时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诗论抗战版序》)而《流沙河诗话》无朱先生所说“诗话”之短而有其长。全书六部分,各部分之间系统性虽不明显,但各部分自成系统,尤其是“十二象”和“十二谈”两部分,有严密的系统性。十二象,分析诗歌的形象、意象、形象特征、形象的创作方法。十二谈,从选题、结胎、起头、结尾等十二个方面较系统地谈诗歌创作。另外“悬壶说诗”,结合实例讲解诗歌的修改,对学习诗歌创作的人大有启发。
作者分析问题善于由繁而简,化繁为简。《诗经》中的“兴”是什么,自汉以来,聚讼纷纭,作者把《诗经》中毛公标明“兴也”的诗作了全面统计分析,然后概括出兴的特征有三:一、总是出现于一篇诗的起头。二、这个起头总是象,而不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之词。三、这个起头的象后面总有征。象在前面呼,征在后面应;前后联成一组象征。
《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七章,依次为:诗的形象、诗的感情、诗的节奏、诗言志、诗的理趣、诗的意境、诗的构思。这本书的特点是:
通俗易懂,论述的诗歌基本知识,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应备和必备的;分析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总结的规律形成的理论既适用于古代诗,又适用于现代诗。
概念界定清晰,在各章节中,总是首先界定本章节所要讨论的概念,然后再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分析。诗歌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节奏、意象、意境等,都是在给予明确的定义后再加以分析论证。
分类具体明确,定义明确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分类则是明确概念的外延,反映概念的范围。在分析论证了一个概念的内涵之后,往往接着运用分类的方法,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使读者从本质和范围两个方面认识所讨论的概念。
结构组织严密,全书七章,各章之间结构严密;每章各节之间也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全书无论是章与章之间还是节与节之间,结构安排都遵循诗歌自身的规律。
上述著作,分析证论,举例丰富,有古代诗现代诗,大陆诗港台诗,《诗论》和《流沙河诗话》还举了相当数量的外国诗;且三本著作,反映了不同时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刘威
【《现代诗歌选读》教学建议(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9-01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6-16
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09-08
高一化学必修教学反思08-28
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05-19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10-27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