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4-06-21 16:42: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杜甫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

2、理解诗作大意及层次安排。

3、理解诗作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评述诗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 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鉴赏重点诗句。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杜甫(712-770)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诗史”“诗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生平: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 写作背景: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研读诗作:

一、如果把前三行作为一层;后面再作为一层。两层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1、送行场面。

      2、役夫诉说

二、反复读送行的诗句,1、说说送行场景在情感上的特点?

明确:生离死别。

  2、辚辚萧萧的听觉形象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一种人马杂沓之感,表明征夫之多。  3、“弓箭各在腰”的视觉形象表明有何作用?

表明他们即将奔赴战场,自然能催动送行之行的哭号。

官兵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一方面,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而同时,他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也是杜甫个性的一大特征。后代有人说杜甫是“村夫子”,杜甫诗中也自称“乾坤一腐儒”(《江汉》),都是就这一种执着态度而言。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很多人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相信和实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4、送别的场面中诗人突出地描写了什么细节,有什么作用?表达什么感情?

突出了“走相送”“拦道哭”这些动作细节。“走”字表明他们闻讯赶来,扶老携幼,追奔呼号,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这是生离死别,所以见面就牵衣而哭,顿足而呼,拦在道上,不让亲人离开,他们呼天抢地、撕裂人心的哭声直冲云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诗人用这样一些细节真切地表达了人们彻心入骨的绝望悲怆和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强烈怨愤,也表达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的愤怒批判。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三、分析研读役夫的诉说诗句:

1、“过者”“行人”是谁?叙述总纲是什么?

“我”与战士   “点行频” “诗眼” 承上启下

2、“点行频”包含哪些内容?表现什么?

“或从十五北防河……归来头白还戌边。 ”

叙述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

3、鉴赏“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使人心酸。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成年)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4、鉴赏本诗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是因为皇帝用武力扩张领土的野心没有停止。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

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怨愤)    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包含哪些意思?  

有以下几层意思:(1)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2)认识到战争是苦难的根源(指控)。(3)把战争的责任加到最高统治者身上(诗人的勇气)。

5、理解诗句: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解析:A、“行人”问“长者”主要陈述什么内容?

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缺乏劳动力,使得生产凋敝。

B、战争给人民造成了哪些危害?

(1)超期服役情况严重。(2)死于边庭者极多。(3)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

6、解析诗句: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A、写什么内容?

叙述“关西卒”之苦,“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

B、“敢申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

 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 

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写什么?

人民无法维持生计,官府与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士兵家庭的困难(无奈)。官府的狠毒。

7、理解诗句: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A、人们的心理有何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表达什么感情?

重男轻女--重女轻男

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悲痛欲绝、怨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这样描绘古战场的悲惨的景象,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发人深思。 

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理由是什么? 

   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首诗首尾均为场面描写,警策不在此。处在诗篇中间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才是警策,前一句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一句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这正好概括了本诗的主题;而且这句诗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武皇,给统治者以警戒,显示了诗人巨大的勇气,所以说这一句是本诗警策。 

课文总结

    这首诗通过以亲人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引入行人问答,由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基本结构: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

    贯穿全文的主要感情是:怨愤

教后反思 出征场面     生离死别  人民怨愤

“行人”答问   频繁征兵 超期服役 战争危害 民生凋敝兵民愿望  战场惨象

--前后照应  层层递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讨《旅夜书怀》和《咏怀古迹》的情感内容。

2、理解诗作《旅夜书怀》中前两联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3、鉴赏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炼句炼意之妙。

教学重点 两首诗作的情感内容。

教学难点 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和名句的妙处。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杜诗情感特点“沉郁”引入《旅夜书怀》的学习。

二、学生看诗题中“旅”字而介绍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

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

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

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三、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星 、平野、月、 江流

思考: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草:细-孤弱。风:微-轻风却不断。岸:阔。樯:危

夜:冷。舟:独。---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色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

星:垂。平野:阔。月:明朗。江流:汹涌澎湃。---三两星盏衬托着无边荒凉的平野。明朗星空之下江水汹涌,奔流不息。

结论:两联写出作者的孤单与渺小,展现了诗人漂泊的命运。

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琯、郑虔、高适、严武等在向年里想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四、通过“书怀”悟实情。

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 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

过誉之词.

思考: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

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效果: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艺术手法:

天地----沙鸥    直抒胸臆    比的手法

2延伸: 诗人好以鸥鸟自况:A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分析: 这是作者英锋俊采的象征。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分析:这是古人笔下的隐士

教后反思 的伴侣。

B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分析:写燕鸥有一种忘记不疑,乐情适性的意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客至》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的方法

2、体会诗作平实语言所展现的真情。

3、对比与《宾至》的不同。

教学重点 平实语言所含的真情

教学难点 两首诗之间的异同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一个诗人的作品风格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杜甫除了沉郁顿挫外还有清新明快的风格。如今天要学的《客至》一诗。它是一首表现友情的诗作,我们所学过的展现友情的诗句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学生读诗作,介绍写作背景。

看注解:有个小注:喜崔明府相过。学生翻译并结合题目,读诗,看诗写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明确:可以依次将四联对应为四个过程:

盼客----客至----待客----邀邻

三、分析诗作:

首联:1、这两句写景,展现了景中的人怎样的心理特点?

揭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注意皆春水和但见这些字眼。

明确:作者在这样明丽的环境之中,感受到的是闲适和孤寂。由此可以感受远客到来时诗人的欣悦之情。

(这里可以联系上一节课提及的鸥鸟的取意作一适当的拓展)

颔联:诗人听闻客至,有哪些行动?说明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不曾扫说明现在开始忙碌迎客。早早地打开园门等候客人到来。充分表现了诗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颈联:诗人是如何待客的?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

1、简单菜肴,隔年陈酒。说明杜甫生活贫困,但又倾其所有来待客,又能说明他们关系亲密。

尾联:诗人邀请邻翁,说明诗人怎样的心情以及此时的形象。

明确:友人到来,兴

奋之情;真诚待客的真率特点。

四:诗作的特点:不作丝毫夸张,不见一字雕饰,平白如话的语言,便写出了真率淳美的人情。

五:读诗提示:

学生读诗作《宾至》,说说在待客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自由讨论研究。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作《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主要内容

2、欣赏诗中昭君的形象

3、研讨诗作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怀。

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首联意境的感悟。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写作背景:《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落夔州时有计划的、精心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五首诗分写夔州至江陵沿江五处古迹,各首写作手法不同,但借古迹以抒发己怀的主旨则是一致的。这首写昭君村的诗有别于另外四首的特点是:通过对王昭君一生不幸遭遇的歌咏,感叹时事,其借古伤今之情尤为深沉。

二.学生读诗作。并看注解7,明确作者怀古所涉的对象。

明确两个方面:昭君出塞的故事。

青冢,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20里处

三、研讨诗作:

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总说: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四、深入研讨:

1、分析首联: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 “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昭君虽死但故国之思犹在。--表现了对其不幸的同情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

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这里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 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2、赏析颔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3、分析颈联: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珮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4、分析尾联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五、从诗意解说之中,看诗中昭君的形象有哪些要点。

“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这需要何等勇气和毅力!--赞扬了她的美好品格。

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昭君的不幸是如何造成的呢?

“画图省识春风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委婉回答,“环佩空归月夜魂”既说明了皇帝的昏庸,又表现了昭君对故土的思念。

昭君怨什么?:1、皇上2、无法回到故土的日思夜想--对故土最深沉的爱

本诗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

昭君一生的悲剧就是诗人的写照,故在此诗中杜甫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昭君的形象特点关键词是:美丽、孤独、思乡、幽怨。

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悲昭君以自悲也”的写作主旨。参考教参55页。

教后反思

【杜甫诗(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杜甫传》的评价与赏析人教版高二必修06-19

《我为什么而活着》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03

守财奴(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7-29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来生嫁给苏轼(人教版高二必修)07-10

诗两首教案设计09-01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人教版高二选修)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