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挖掘《囚绿记》的主题(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贵州省都匀二中 蔡亚梅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必修2中关于《囚绿记》的主题是这样表述的:“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青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露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及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但由于作者写法上含蓄蕴籍,加之文章从开头至第七段写的是“寻绿”“赏绿”的内容,细腻地描写了作者对绿藤的感情,如“喜悦而满足”“欢喜”“喜悦”“怀念”“快活”“留意”“急不暇择”“视同至宝”“面壁成欢”等,故而很容易将绿藤的象征意义理解为“自由、新幸福、美好、生命力”等。
由于对绿藤象征意义的错误理解,那么对作者“囚绿”的原因自然就会理解为“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循着这样的理解思路,结合本文“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这个、植物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仍囚系住它” “我仍旧不放飞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引出文章所谓的更为深刻的含义:“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然后把“放绿”的行为理解为“放手才是爱”。
显然这样就误读了《囚绿记》,不能深刻地理解陆蠡创作此文的良苦用心,当然也就挖掘不到这篇散文所蕴含的伟大意义。
怎样才能引领学生去挖掘到该文的正确主题呢?我认为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绿藤的象征意义,它不能独立于文本,而应该是与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处境密切相关的。作者写作此文的时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作者同许多进步作家一起躲进上海租界里继续从事抗日文学活动。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沦为孤岛,而租界则沦为“孤岛中的孤岛”。作者自然联想到曾经被囚禁的绿条,觉得自己的命运与绿条有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永不屈服。绿藤的坚贞不屈令作者敬佩不已,感慨万千:一根稚嫩的绿藤尚且不屈服于人类以爱的名义来囚禁它,那么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怎么会屈服于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呢?再联系当时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情景,绿藤的象征意义应主要指作者和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而且从第十三段中“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可以体会到作者会绿藤的崇高的敬意,同样也表达了作者想要像绿藤一样通过抗争获得自由的希望。
文章最后一段“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绿藤永不屈服的精神令作者怀念,给作者鼓舞。“有一天,得重和他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一个“得”字,表达了作者对抗战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心。作者忧的不是绿藤,而是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作者牵挂的不是绿友,而是千千万万像北平人民一样痛苦呻吟的中国人民!
只有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内涵,才能不辜负作家陆蠡在国难当头时创作《囚绿记》的炽热情怀!
xinglong
【如何挖掘《囚绿记》的主题(高一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囚绿记》教学反思09-28
囚绿记教学反思07-11
《囚绿记》教学反思09-05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课件)09-06
囚绿记说课稿09-11
《囚绿记》经典教案08-17
《囚绿记》教案01-01
《囚绿记》说课稿10-10
囚绿记教学反思13篇09-22
囚绿记教学反思12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