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型:讲读课 课时:3课时 时间:2007.11.12
班级: 姓名:
[导学目标]
1、了解关于《左传》的文学文化常识及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品位其语言特点。
2、坚持“读读背背”,积累语言材料,增加感性知识。
3、导学本文,让同学们切实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重点难点]
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预习自测]
1、文学常识填空
(1)先秦历史散文对社会生活做了广泛而具体的叙述,写人记事生动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比较有名的是 体的《左传》, 体的《 》和《 》。
(2)《左传》又称 , ,相传是鲁国史官 所做,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多年间各国的 , , , 和 方面的事件。<<春秋三传>>指 , , 。
2、积累文言字词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秦军氾南(音 义 ) 佚之狐(音 义 )
夜缒而出(音 义 ) 共其乏困(音 义 )
阙秦以利晋(音 义 ) 杞子逢孙(音 义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矣 ②秦伯说 ③失其所与,不知 。
(3)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字并解释。
①晋军函陵( ) ②既东封郑( )③烛之武退秦师( )
④越国以鄙远 ( ) ⑤ 与郑人盟( ) ⑥且贰于楚也( )
3、“读读背背”课文
第二课时 品读感知
[师生共同探究]
1、有节奏,注意停顿朗读课文,请学生讲述秦晋围郑的故事。
2、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说说烛之武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组口译课文句段,分析课文层次,概括段意。(完成合作与探究7小题)
[课后自测]
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若不绝秦,将焉取之
D、因人之力而避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与郑人盟( )B、且贰于楚也( )C、是寡人之过也( )D、焉用亡郑以陪邻( )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4、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今义 )
②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 今义 )
③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 今义 )
5、“焉用亡郑以陪邻”注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怎么能因为要灭掉郑国而让邻国也伴随着一起灭亡?
②怎么能因为要灭掉郑国就要去增加邻国的土地?
③哪里用得着让邻国伴随晋国一起灭亡?
④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增加晋国的土地呢?
第三课时 阅读与鉴赏
[思维拓展]
1、点题识义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是一篇记述外交辞令的散文,郑国被秦晋两大国围困,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赴秦,利用矛盾,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王退兵,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2、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理清叙事条理。
①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篇幅虽短,但 ,结构 ,时间交代 , 矛盾展示 ,收尾也 。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的牢骚,郑文公的自责,产生了波折和戏剧性,秦单方退兵,晋文公怒,秦晋关系紧张,晋文公以理平息了这场风波,如此 ,曲折有致,紧扣人的心弦, 作品感染力。
3、善于辞令,说理透辟,本文中心是说退秦师,烛之武抓住扩张土地,趋利避害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层层紧逼,句句入理,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 ,其语言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4、本文由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安排文章结构条理的。
[导学后记]
刘涛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稿(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09-28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8-07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9-1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2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6-1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9-29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9-19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02-1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精选10篇)06-1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