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4-10-25 00:33:0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赤壁赋》(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赤壁赋》(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再识苏轼;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背诵全文;

4、 艺术借鉴:

①、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③、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5、 人文素养:理解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

教学重点

1、 积累;

2、 背诵;

3、 景、情、议的完美结合。

教学难点

景、情、议的完美结合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再识苏轼;

2、 翻译全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赋

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文体。其形式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铺陈夸饰,辞藻华美,并以讽颂为其目的。

祝尧论辞赋有四体: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古赋祖骚宗汉、以情为本,俳赋务于对偶、协韵,律赋严于声律,文赋的特征在于议论。

三、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米:米芾。蔡:蔡襄)。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初读感知

1、正音正字(以文注为主);

2、听范读(多媒体);

3、练读。

五、翻译

详见幻灯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背诵全文。

教学程序

一、积累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1、于

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介词,从;比。

孟德之困于周郎。      介词,被。

2、而

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并列,不译。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连词,表转折,却。

客喜而笑。                  连词,表修饰,地。

3、然  

下列句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B  ) 

A、其声呜呜然。    B、何为其然也。   C、苏子愀然。   D、凌万顷之茫然。 

4、之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舞幽壑之潜蛟      ②、惟江上之清风       ③、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不知东方之既白。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今义: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古义:明月停留。

2、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今义:虽然

古义:即使

(三)、古字通假

1、举酒属客。         “属”通“嘱”,指劝客饮酒。

2、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凌。

3、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对方饮酒。

(四)、词类活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D   )

A、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舞幽壑之潜蛟。

C、泣孤舟之嫠妇。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C )

A、西望夏口    B、东望武昌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乌鹊南飞

(五)、特殊句式

1、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4、何为其然也?                   倒装句之宾语前置句

5、而今安在哉?                   倒装句之宾语前置句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倒装句之状语后置句

(六)积累富有生命力的词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冯虚御风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    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二、背诵全文

背诵指导如下:

第一段指导要点:

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2、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3、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第二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2、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第三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

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3、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第四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3、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第五段指导要点:

韵脚及句法前面已有说明。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三、课堂小结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1、 艺术借鉴:

①、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③、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2、人文素养:理解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

教学程序

一、人文素养:理解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

认真诵读,在诵读中体悟下列问题:

(一)、第一段:

全班齐读后回答:

1、 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景顺序是怎样的?给这幅画命名。

2、 此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

1、 画面特点是澄澈、幽美。写景顺序是从上到下,由远及近。故可命名为月下泛舟图。

2、 情怀:飘逸、旷达、兴奋、乐观。

(二)、第二段:

两人分一主一客诵读后,回答问题:

1、 这段可分为怎样的两层,归纳层意。

2、 从主的歌咏《离骚》诗句中,可知他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客的箫声有何特点?

--明确:

1、 两层,主乐客悲。

2、 从“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可知,作者此时虽被贬黄州,但仍不辍追求,

只是充满求而未果的的迷茫。

    3、客的箫声具有哀怨、思慕、啜泣、倾诉的特点,这暗示了作者的心境由乐转悲了。

(三)、第三段:

分角色朗读后,回答问题:

客人之悲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明确: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四)、第四段:

找一个朗读水平最高的学生朗读该段后,回答问题,最后再全班齐读。

1、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2、 面对客的悲,苏子是如何开导他的呢?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

1、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 

2、苏子的开导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从客观事物相对不变的角度去看待宇宙人生;二是从物各有主,非我莫取角度,说明眼前的清风明月正是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我们所有,应该尽情享受才是。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一是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要拘泥于一面来看;二是人要善于从自然中获取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寄情山水不也是很好的人生享受吗?所以这一番开导正体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五)、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1、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2、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六)、全文

1、作者的月夜之游,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组织全文有什么好处?

2、综观全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3、据此,全文可分成怎样的三部分?归纳大意。

4、从下面两首词中可看出作者被贬黄州后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结合背景,归纳主旨,并说说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明确:

1、据说,东坡泛舟赤壁只有一乐师相随,所以主客问答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实为一体,分别代表了作者内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心态,客之言即苏子之言。在对话中,我们看到,最终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悲观的一面。

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①、展示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层层展开和深层揭示。

②、使全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2、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乐--悲--乐,这正是全文的线索。

3、结构:

第一部分(1):夜游之乐;

第二部分(2-3):乐极悲来;

第三部分(4-5):因悲生悟。

4、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首词作于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课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首词写于被贬两年之后,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5、

背景:

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主旨:

全文借泛舟赤壁,主客问答,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但主旋律是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感悟:

正因为苏轼的这一番人生感悟,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才使苏轼后来在遭遇再度的贬谪时能,愈挫愈奋,巍然屹立。所以从苏轼的人生不幸中,我们的感悟应该是--笑对人生!

二、艺术借鉴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三、拓展

阅读《后赤壁赋》,写点简评。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四、总结全文

五、教学反思

 

鲁发福

【《赤壁赋》(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我为什么而活着》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03

守财奴(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7-29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来生嫁给苏轼(人教版高二必修)07-10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高中必修《滕王阁序》复习教案设计05-09

《边城》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精选11篇)10-09